健全完善涉农项目之我见
——商城县涉农项目调研
2017-02-02商城县农业局程丽余本玉
商城县农业局 程丽 余本玉
健全完善涉农项目之我见
——商城县涉农项目调研
商城县农业局 程丽 余本玉
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投入,大批的涉农项目投入各地。商城县积极贯彻落实,将各项涉农项目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涉农项目支持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不高等。结合商城县实际情况,笔者从涉农项目基本情况、涉农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如何健全完善涉农项目的实施等方面,作以下阐述。
一、商城县涉农项目基本情况
涉农项目主要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资金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农业产业项目。商城县主要涉农项目包括:农业“四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小农水项目、退耕还林巩固后期成果项目、农田林网建设项目等。
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四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农业“四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2年开始,商城县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豫政〔2012〕26号)精神要求,结合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整合资金,聚拢政策,集中布局,逐步推进,强化管理,服务配套,规划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统筹推进水、电、路、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和平原村庄规划布局,集中打造1.87万hm2高标准永久性粮田。
二、涉农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惠农资金支持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不高
在多数地方,一些惠农资金,特别是农业“四项补贴”已经演变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呈“撒胡椒面”现象。一些农民即使不种粮或者不种地,也能得到补贴;而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却很难得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补贴支持,且补贴总量偏小、标准偏低,而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和农药价格却不断上涨,部分抵消了农业支持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二)涉农项目资金分散没有形成强大合力
据调查反映,现在商城县的农业项目有30多项,分布在发改委、农开扶贫办、农业局、水利局、国土局、财政局、农机局、移民办等多个部门,有些项目内容和活动是重复的,且各自为政,没有有效整合起来,农业补贴资金也是来源于不同渠道,补贴到不同对象,比较分散。虽然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要求整合全县所有涉农项目,集中布局,但因涉及面广、涉及部门众多,且跨委口,整合资金、整合项目协调难度很大,在目前情况下,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
(三)信阳市田间工程建设规划存在缺陷
在很多工程规划中,灌排设计存在缺陷,未能真正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信阳是河南省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不同于豫北小麦种植区,沟渠配套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工程规划是省里统一制定,排灌设计、林网建设等更适用豫北麦区,在我们豫南稻区的适用性很低。
(四)政策执行人员和工作经费不足
由于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过去都无专门人员,现在工作非常琐碎,普遍出现人员和经费不足问题。如用于实施良种补贴的工作经费不配套,只是简单地一补了事,会影响良种补贴项目的惠农效应。另外,由于县财政资金紧张,没有能力给各乡镇和农业部门补贴,而这些都属财政供养单位,没有多余的经费,造成工作积极性低,影响项目的实施,从而降低了项目的实效性。
三、健全完善涉农项目的几点意见
(一)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从数量和质量效益并重方面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及早下达补贴计划,及时补贴到位,确保补贴资金发挥效能。
(二)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形成合力
继续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为平台,整合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小农水等涉农项目,统筹安排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设一批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
(三)因地制宜,重视项目规划
在当前情况下,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土地整理等涉农项目规划建设要立足于全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顾全大局、统筹规划,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现象。特别是田间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必须切实考虑到商城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改良,区别于豫北麦区,将排灌设施建设合理,不仅仅是要能灌,更重要的是能排,杜绝出现田间积水难以排出的现象。
(四)适当配套工作经费
虽然农业部、财政部要求政策实施所需的工作经费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实际上经费缺乏状况严重。建议明确有关工作经费的配套比例,以及对各级的补助比例,保障正常工作开展经费所需,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项目更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