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例探析控制爆破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2017-02-01林昌健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年8期
关键词:下台阶炮眼边墙

林昌健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20)

0 引言

现代铁路隧道施工要求在不过多扰动隧道围岩、周边环境、地表建筑的基础上,完成开挖作业。基于此,控制爆破技术凭借着其高效、环保、安全、经济等优势得到广泛青睐,尤其是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应用推广,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加强相关技术分析对提升铁路隧道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控制爆破技术发展

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均面临着繁重的城市重建、改建任务,自此爆破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中。但是,传统的爆破技术具有炮眼利用率低、超/欠挖情况严重、大块率高、空气冲击波大、飞石粉尘过多等缺陷。因此,控制爆破成为业内一大研究重点,即在爆破施工时,通过科学的设计、施工、防护,实现对爆炸能释放的有效控制,在获得预期爆破效果的同时,将爆破范围、介质破碎程度、堆积形状、爆破危害等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950年,瑞典在大隧道均质坚硬岩石爆破试验中,得到了一个平整的开挖面,被称为Smooth Blasting,自此光面爆破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标志着控制爆破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光面爆破在铁路边坡开挖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后又进入铁路隧道施工领域,并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2 实例探析控制爆破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南角亭2号隧道紧邻既有云桂正线南角亭1号隧道,其中LDKO+147.46~210 m段线间距仅为18.73~24.2 m(净间距为5.33~15 m);根据勘测地质资料显示,本隧道最大埋深仅42 m,隧道进出口段埋深较浅,隧道所处地层及风化层较厚,且LDKO+220 m~LDKO+250 m段线路左侧约40 m地表有一处一层框架建筑,百色纪念公园环山路于本隧K0+318.5上方通过,环山路土基面标高为200.197 m,隧道在此处埋深为25.857 m,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安全,在进行爆破掘进时,应采用弱爆破或控制爆破,其中LDK0+155 m~LDK0+300 m段必须采用控制爆破,分别以地表建筑物、南角亭1号隧道为保护对象,允许爆破振动速率分别不超过2.5 cm/s,10 cm/s。

2.2 隧道掘进爆破方案

2.2.1 钻孔机械及爆破材料的选用

钻孔设备选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孔,本工程为山体内开挖,原则上采用2#岩石硝铵炸药,若洞内岩体含水量较多,则选用乳化防水炸药。为确保隧道爆破后的开挖轮廓,周边光爆采用小药卷进行,使周边轮廓保留爆破残留孔痕迹。

2.2.2 炮眼布置及爆破参数的选择

本工程为平巷掘进爆破,仅一个自由面,进尺直接限制了炮眼的深度,故采用平行直线掏糟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形式进行爆破施工。

(1)安全用药量。根据设计图要求,LDK0+155 m~LDK0+300 m段必须采用控制爆破,分别以地表建筑物、南角亭1号隧道为保护对象,允许爆破振动速率分别不超过2.5 cm/s,10 cm/s。以《爆破安全规程》为准,计算见公式(1)。

式中Q——安全用药量

V——爆破震动速度最大值

R——爆破中心与隧道边墙、地表建筑物的距离,m

k,α——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的系数

南角亭2号隧道紧邻既有云桂正线南角亭1号隧道,其中LDKO+155 m~+185 m段,爆破中心至南角亭1号隧道边墙的距离为14~20 m。Ⅴ级围岩最大齐爆炸药量9.47~53.95 kg。

LDKO+220 m~LDKO+250 m段线路左侧约40 m地表有一处一层框架建筑,此处隧道埋深为最大值42 m,爆破中心至建筑物距离为58 m,最大齐爆炸药量66.83 kg,因此本隧道最大齐爆炸药量以确保南角亭1号隧道的安全来控制。

(2)非电毫秒雷管的选用。本工程选用非电毫秒雷管,实际起爆间隔>50 ms,现场注意控制安全用药量。

(3)初步选择每循环进尺。南角亭2号隧道LDK0+155 m~+185 m段,爆破中心与既有南角亭1号隧道边墙距离为15~20 m,上、下台阶每循环掘进0.6 m;LDK0+185 m~+271 m段,爆破中心与既有南角亭1号隧道边墙距离为20~25 m,上、下台阶每循环掘进1.2 m。LDK0+271 m~+410 m段,爆破中心与既有南角亭1号隧道边墙相距>30 m,安全用药量(Ⅴ级围岩)最大允许93.21 kg,按微振爆破炮眼布置,每循环进尺3 m。

(4)微振爆破钻爆设计。Ⅴ级围岩上下台阶法开挖。LDK0+155 m~LDK185 m段爆破设计。上台阶光面爆破,楔形掏槽,周边眼不耦合装药。上台阶断面为95.03 m2。LDK0+155 m~LDK185 m段与既有南角亭1号隧道边墙间距15~20 m,进尺按0.6 m设计。

炮眼数量(个)N=((kS)(/ηr))×1.1=((1×95.03)(/0.75×0.78))×1.1=178.69,实际为180个。式中N为炮眼数量;k是单位炸药量,取1 kg/m3;S为开挖断面,单位m2。表1为 LDK0+155 m~LDK185 m段上台阶光爆参数。按爆破设计计算得到最大振速8.55 cm/s。

表1 LDK0+155 m~LDK185 m段上台阶光爆参数

下台阶光面爆破。进尺按照0.6 m设计,周边眼和辅助眼装药结构同上台阶。下台阶断面为65.69 m2。

炮眼数量(个)设计为N=123.5,实际为125个。表2为LDK0+155 m~LDK185 m段下台阶光爆参数表。按爆破设计计算得到最大振速8.6 cm/s。

表2 LDK0+155 m~LDK185 m段下台阶光爆参数表

LDK0+185 m~LDK241 m段爆破设计。该段与既有南角亭1号隧道边墙间距20~25 m,断面尺寸[2]b=6.4 m,光爆参数、炮眼布置及装药结构同LDK0+155 m~LDK185 m段,进尺按1.2 m设计。

LDK0+241 m~LDK410 m段爆破设计。该段与既有南角亭1号隧道边墙间距>30 m,进尺按3 m设计。此段中,LDK0+241 m~+271 m,LDK0+271 m~+310 m,LDK0+386 m~+410 m 段的光爆参数、炮眼布置及装药结构与LDK0+155 m~LDK185 m段类似,而LDK0+310 m~+386 m为单线段。

2.3 爆破施工要点

(1)隧道口山体表面清理与支护。爆破前,首先对开挖隧道口山体表皮进行清理,包括洞口的危石、松石、浮土等,在清理时,隧道口两侧山体要保证1∶1.25的坡度,洞口边仰坡按支护设计采用锚喷支护方法加固洞口边坡的稳定,并及时施作洞门及挡墙,保证人员出入安全。

(2)测量、放样。隧道开挖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本工程选用全站仪开展测量控制,在掌子面标明开挖轮廓、炮孔。

(3)钻孔。本工程选用直线掏槽,掏槽孔对孔误差不超过3cm;周边孔外插角 1°~2°,对孔误差(环向)≤2 cm,其他≤5 cm。完成钻孔工作后,做好检查工作。

(4)试验确定爆破参数。经过多次爆破试验,做好每次爆破记录,将所得出的最佳进尺和合理单耗,作为爆破的最终参数。在试验爆破前检测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5)装药、堵塞。检查、试验爆破器材、起爆网路;装药前,根据实际调整装药量,并在图纸上标明相关参数;按《爆破安全规程》、设计装药,确保雷管段号准确;按爆破设计进行炮孔堵塞,确保长度、质量达标。

(6)起爆系统及联网。本工程为非电微差爆破网路,起爆器起爆;爆破网路联网作业,由专门技术人员操作;联网完毕后,做好全面检查,确保无误。

(7)爆破后检查及处理。是否有危岩或洞口边坡塌坍现象,是否有有害气体或天然气泄漏,是否有盲炮如在施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盲炮等不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处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铁路隧道建设数量持续增加,不少工程均要使用控制爆破技术,有的是用以防护隧道附近或是地表的既有建筑,有的是用以两小间距隧道同时施工作业等。在工程实践中,必须严格根据施工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开挖方案、炸药量,配置优良爆破器材,严格按照规范开展爆破施工,并做好全程监控,确保爆破作业的顺利实施,为隧道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下台阶炮眼边墙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发展新阶段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河谷地形对面板混凝土堆石坝边墙施工期挤压形变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有趣的位置
单线铁路隧道仰拱、矮边墙快速施工技术
欢西油田下台阶沙三段油气水层识别研究
平行边墙出口窄缝挑坎消能特性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平稳“下台阶”
论公路隧道矿山法开挖施工基本作业
光面爆破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