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中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探析
2017-02-01刘曦云
曹 路 刘曦云
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高校思政课中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探析
曹 路*刘曦云*
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内含的研究型实践教学在当前高校思政课锐意求新求变的新时期显得更加的重要。厘清研究型实践教学与广义实践教学的区别,探究研究型实践教学的特征并认清开展研究型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探索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实践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迫切需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型实践教学;可操作模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被誉为“高校第一课”。如何才能让高校思政课成为让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教育经历和教育资源,是当前形势下思政课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课题。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做为体现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教学形态而备受关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表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不同课程适用怎样的实践教学类型还存在认识的局限性,尤其未能明晰研究型实践教学和一般性实践教学的差别,导致实践教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研究型实践教学的内涵、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研究型实践教学与广义实践教学的区别及其主要特点
(一)厘清两种实践教学的内涵
反思近年来高校思政课进行的实践教学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稳定长期的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理念认识方面,依然会将“课堂外教学”简单等同于实践教学环节。事实上,实践教学应当是理论教学在内涵上的扩展和逻辑上的延伸,而不仅仅属于独立的教学方法的范畴,“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以实践形式表现出来的理论教学,且主要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来实施的。”[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容上有逻辑连贯性,在形式上相互呼应,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反映了理论教学的知识框架和基本立场,理论教学则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指导实践教学。因此,实践教学应当保持与理论教学在学理上的一贯性,以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为起点,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自觉梳理教材体系转化成知识体系,形成问题意识和问题系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层次,在整体上增强把握理论和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操作方式方面将研究型实践教学与“大实践”和体验式实践教学相混淆。由于过去将实践教学的内涵层次降低为教学途径和方法,所以往往在操作上就把参观、社会服务、志愿者等校外教育活动简单等同于实践环节本身,这样做既忽略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和目的,又难以将其与一般性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就是“大实践”之间展开区别,甚至还容易形成一种偏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形式上,没有注意其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实际上,在理论教学环节形成的以问题群构筑的体系在内涵上已经包含了学生应当关注的理论问题、历史问题、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生困惑,同时也包含了对方法论、价值观、政治立场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研究型活动,通过对现象和问题的观察、自主调研、分析等,不断提升并优化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理论运用能力。从这个层面上说,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以理论学习为依托,不应该拘泥于校外开展的形式,在课堂内,校园内借助学校软硬件资源诸如理论研究中心、社团、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都可以展开。
所以,理论学习和研究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逻辑起点,从理论掌握与理论研究出发再逐渐外拓到体验型实践和践履型实践,并对于其他类型的实践教学具有逻辑先在性。主体的认知能力在认知层次上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验证互相推进的迭代不断提升,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调研总结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思政课努力塑形的世界观、方法论领域,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终生受益”功能。
(二)研究型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起点和重点。首先,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思政课的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有了教学计划,但是大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与之不同,其重点在于让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内涵及其发展逻辑,并学会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分析现实问题。因此,直观体验的方式不能区别开高中与大学两个段位的思维能力要求,而对抽象的、整体的、结构性的理论体系的学习和掌握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更高求。研究型实践教学在内涵上延续了理论教学的逻辑,在形式上刺激了学生学习角色的转型,既可以消除学生对思政课的偏见、惰怠,还可以在更新的形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并且能自觉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次,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现了思政课的协同性和整体性。高校思政课四门课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内涵要求,并切合实际完成角色转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不断锤炼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与个人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以范畴的形式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精神主旨和辩证思维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则凸显中国历史和人民所做的三大选择,要求学生在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上自觉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四门课程的最终落脚点,着重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理论成果,并以铁的事实帮助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四门课程都以马克思主义
原理作为理论基石,分别从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结合现实进行阐释,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也遵循这一原则,以打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为主要目标,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相互影响,同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理论基础,也是坚定党领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政治基础,逻辑上四门课程由一根红线串联;在形式上,理论掌握必须依靠持续的研究型实践来深化,而研究性实践教学内在地作为体验性实践和践履性实践的基础,根据课程内容形成一个逐步深化的、从抽象到直观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
最后,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人文性。思政课与专业技术课程不同,并不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为目标,而是以思想性和理论性见长,从普遍的“人”的本质开始讨论人的价值实现,以及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建构,既不做脱离现实的纯粹“价值理性”诉求,也不做矮化狭隘化思政课教育的“工具理性”倾向,在宏大叙事的视野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素质提高,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手段与目的统一的“人的真实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2]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自主做出长期的理论学习和训练,培养抽象思辨的能力,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实现最终自由与解放的使命作为研究对象,在尊重人,实现人价值的一般维度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的角度引导学生建构更加完善成熟的世界观。
二、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意义
高校思政课,是当前我国各高校设置的公共必修课之一,虽然思政课强调理论教育,但近年来确实也发现了单纯的理论教学导致课堂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等不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广泛开展实践教学,特别是积极开展研究型的实践教学,用研究型实践教学的特色来吸引学生,进而与理论教学相互交互,二者相互促进,无疑是巩固思政课的教学成果的有力保障。通过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改革,可以进一步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的功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第一,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完成,培养并启发学生的政治觉悟。在新形势下,这个逻辑当基于非战争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政课教育的政治性应该从“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与资产阶级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转变为“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以及人们言行中的政治立场”[3],也就是将宏达叙事转化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品德,通过显性的和隐性的方式培养稳定的政治品格。这样的目标要求思政课教育必须开辟有效的教育情境,通过设置相关实践教学场景让学生个体参与政治生活来激活并塑造他们的政治觉悟,引导学生对当前的全球政治热点现象和理论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理论态度。
第二,以品德修养为基础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与价值体系,思政课教育在道德教化方面有着和其他课程不同的特殊性,因为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受教育者认同教育主体的思想体系及其所主张的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同时对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尺度达成理解、认同与共识,而价值观的稳定性源于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对理论模式的践行、反思和笃定,借助研究型实践中的理论反思模式,启发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集体意识,在个体自我与社会历史观的双重关照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系统。
第三,提升理论水平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思政课教育的内容覆盖多个学科并形成有机结构,通过研究型实践教学可以同时完成知识传递、人格完善、人性净化和境界提升等多个目标,尤其是在网络知识碎片化时代,以问题介入和理论反思的方式能整合相关知识构成完整体系,促进大学生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良好素养的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实现了人的本质,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活动在人获取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让目的与手段,真理与价值,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得到了双重统一,也正是基于此,科学的实践观才能被称之为新世界观[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紧扣理论学习,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促进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时效性的达成,持续努力发挥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功能[5]。
三、针对研究型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模式探索
研究型实践教学设置了一些与理论教学有差异的情境教学模式,并在强化教育对象主体功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对教育者综合素质、优化教育环境的要求。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增强,与之伴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也必须与人格完善同步养成,合理的实践模式可以消除学生对思政课的偏见与消极,激活其理论热情,并且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持之以恒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教育者不再只是不被质疑的灌输者和弱化的旁观者,研究型实践以理论学习和研究为支点,要求教学者本身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其主导作用必须贯穿在实践教学设计的所有环节中;最后,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化要求一个结构更合理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能够与思政课教育构成良性循环。本着这样一些考虑,思政课研究型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等方式的形式:
第一,理论型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化思考与研究,最后呈现为比较系统的观念形态和思想体系。首要的具体操作形式则是回到经典文本。研习经典文本是强化理论信心与理论水平最直接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回到一手资料,了解原汁原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自己头脑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地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从而提高理论素养,在知识性的层面上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时坚定政治信仰,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做到真懂真信。其次,扩大理论信息的辐射面,使理论学习不止停留在经典作家,而要在社会变迁、人格塑造等方面构成与时俱进的批判性的学习习惯,这也是中央多次提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
理论学习以自觉学习为主,导读为辅。重点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可以在课堂教授之外开辟研究型实践的课外情景教学,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整个思政课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物质观、辩证法、实践观以及历史观的完整理论体系都源自于经典文本,通过读书会、朗读接力、经典句读、理论沙龙、设计与主题关联的辩论、演讲、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优秀论文竞赛等多种形式,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掌握从教材深入到经典文献和思想体系,同时在今天自媒体扩张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有效的媒介传播途径,包括创建自媒体平台,线上互动交流,网络微课等,结合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情感取向和兴趣趋势,积极运用其现代化技术的传播和优势和学生的碎片学习时间,实现知识传递的传播高效和亲和,构筑教育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共生效应”。
第二,应用型研究。以对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和案例分析的研究为另一个实践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论,结合时代要求分析和思考历史与现实中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观察分析,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水平,不断深化和强化学生的政治立场与品格,借助实证过程完成知识教育与政治信仰教育的双重传播,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实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
应用型研究的操作环节重在理论的运用,因此首先由教师拟定调研的热点话题,话题域与思政课教学的学科构成相关,可以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生活、社会文化领域、生态价值等宏观问题,也可以微观领域诸如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等具象问题;再由学生组织调研小组,进一步确定调研题目,详细分工,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问卷设计,调研步骤设计,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和交流文本,用于最后的交流分享。
思政课还可以借助学生社团为载体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出任学生社团担任指导教师,按照既定的活动章程设计相关主题的研究活动,充分调动高校在各个方面的制度资源,在财力物力和制度支持方面获得教学效果的保证。
总之,在认识了研究型实践教学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和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索一些有效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当下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的有益尝试,在如今高校思政课理论和实践教学均积极求新探索的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
[1]高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2015.2.
[2]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5.
[3]房广顺,徐晓丽.推动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正向转化——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15.2.
[4]彭庆红,鲁春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2014.9.
[5]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曹路(1982-),女,汉族,云南曲靖人,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刘曦云(1979-),女,汉族,云南普洱人,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
G
A
1006-0049-(2017)23-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