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

2017-02-01周永刚

山西青年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程市场营销

周永刚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

周永刚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随着我国教育体改改革的深入进行,大多数高等院校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虽然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设置,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视适用型营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出现了无法适应工作需要的现象。本文主要是就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积极的参考。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将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市场营销领域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也加强了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案改革和创新的力度,同时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独具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是,高校在相关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的探索并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效率有效提升的目的。

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一)指导思想

首先,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设置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关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执行。教育部门制定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而这也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其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在市场营销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所以我国高校在制定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积极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才能确保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1]。此外,我国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还应该突出应用型的特点,将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作为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方向,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体现出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几方面。知识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必须牢牢的掌握专业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理论;而能力方面则要求学生在走上市场营销工作岗位后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营销策划、营销创新等各方面的专业操作能力;素质方面则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专业、文化以及身心等素质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另外,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同时加强营销设计策划、市场开拓等各方面的能力的加强,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营销人才所提出的要求。

二、优化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意义

(一)课程内容框架设计的优化

高等院校制定的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勘察体系,不仅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对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等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毕业后可以胜任市场营销工作岗位。所以,高等院校在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的课程之外,必须根据市场营销的特点将其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才能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稳步提升,从而为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另外,高校必须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发展的趋势,积极的与校外企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理论素养的全面提升。(2)加强学生专业骨干必修课学习的力度。学生针对专业骨干课程的学习主要涉及到市场营销、市场调查、预测、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消费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高等院校必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系统性的学习相关的专业骨干课程,才能在确保学生牢牢的掌握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知识框架。(3)专业选修课管理力度的加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市场营销骨干课程的知识的特点,选择有助于扩大市场营销知识的市场经营知识。比如,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高校可以开设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期货贸易、国际商法、金融学、商品学、企业产权交易等相关的课程以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选择。学生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不仅全面的了解了市场营销专业与选修课程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同时将选修课的理论知识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其市场营销专业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以及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将市场营销专业的选修课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供学生进行选择。而学生则根据要求在每一类限定选修课中,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这种限定选修课的方式虽然表面上看与市场营销专业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其不仅是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专业实践课的学习。高等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特点,通过模拟市场调查的方式为学生走进社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积累相关的经验。此外,高等院校除了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该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加大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力度,以达到扩宽基础教学内容的目的,为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内容打下良好的根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可以独立的完成市场营销的相关活动,进而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时安排和课程结构的优化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而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进行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合理的安排学习的时间,才能确保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紧密衔接,避免因为学习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出现学习混乱和不规律现象。因此高校在开展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教学时,还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必须在确保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压缩课堂学习的课时,为学生的自学以及个性化发展留下充足的时间。(2)专业基础教学必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进行。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设置市场营销策划、案例分析、产品推销等实用性课程进行学生市场营销实践的训练,以达到促进学生自身竞争力有效提升的目的。(3)选修课比重的适当增加。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以及满足学生课程学习自主性的要求,规定学生的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人文素质课程必须达到最低分的要求,才能在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不断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4)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课时的安排。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尽可能的增加学生案例分析、讨论以及模拟操作的实验学时,同时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要求,增加学生实习课程的学时,才能在进一步缩小课程教学与职业实践之间差距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其走上市场营销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5]。(5)高校必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在安排教学时间时,加强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力度,才能促进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教学模式的优化

(1)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将学生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的知识。同时学生在积极参与营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稳步提升[4]。(2)建构主义教学环境的营造。首先,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讲述市场营销故事、案例分析等不同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其次,协作下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和交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在学习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下促进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建,不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思想共享的目的,同时也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建构主义指导思想的树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与建构主义指导思想的紧密融合,所提倡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完成了认知结构的构建,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趋势

(1)高校在开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与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有将其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将相关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才能促进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2)高校必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市场营销活动能力培养的力度。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通过市场调查、预测等课程的设置促进学生市场营销活动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应将模拟与仿真训练与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的集合在一起,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最大限度的丰富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同时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高校发展目标的不同,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高校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专业的特点,增加特色课程的设置,才能满足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比如211工程院校主要进行的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其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就偏重于管理研究学、科研基本方法等研究类课程。(4)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加强信息技术创新的力度,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经济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培育了大量的新生产业,同时也形成了全新的产业组织形态、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方式。因此,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的进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以市场营销发展的趋势为基础,将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不断完善的同时,促进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紧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积极的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临近,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1]张淑云.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张晓慧,温斐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No.25812:46-50.10.13839/j.cnki.hae.2012.12.014.

[3]郑欣.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4]陈莲芳.高校课程设置试卷评析课的必要性及实施建议——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1,38820:100-101.

[5]齐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55302:146-148.10.13665/j.cnki.hzjjykj.2017.02.069.

*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项目研究成果。

F713.50-4;G

A

1006-0049-(2017)23-0016-02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程市场营销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发展的战略思考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