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百农2 0 7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1赵彬
赵 彬
(河南省沈丘县种子技术服务站,沈丘 466300)
小麦品种百农2 0 7高产栽培技术
赵 彬
(河南省沈丘县种子技术服务站,沈丘 466300)
百农207是河南科技学院欧行奇教授主持培育的高产、稳产、大穗、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3010。结合高产户种植经验,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百农207;高产栽培技术
百农207是河南科技学院欧行奇教授主持培育以周16为母本、百农6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大穗、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3010,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该品种在沈丘县大面积种植多年,表现抗病性强、产量高,深受种植户欢迎,结合试验、示范和群众高产典型户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产量650kg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早熟。幼苗半匍匐,长势旺,叶宽大,叶深绿色。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中等。早春发育较快,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倒春寒能力较强。中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好。株高76cm左右,株型松紧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层较整齐,旗叶宽长、上冲。穗纺锤形,短芒,白壳,白粒,子粒半角质,饱满度好。每667m2穗数40.2万~47.3万穗,穗粒数35.6~47.4粒,千粒重41.7~47g[1-2],是一个很有推广前景的小麦新品种。
2 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国家黄淮片小麦区试预备试验,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2010-2011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584.1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9%;2011-2012年续试,平均产510.3kg,比周麦18增产5.3%。201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502.8kg,比周麦18增产7.0%[1-2]。2012-2013年在沈丘种植20hm2,2013年春在其他小麦品种遭受不同程度倒春寒危害大幅减产的情况下,百农207无冻害,表现抗寒性较好,取得大丰收,特别是邢庄乡王新亮的责任田种植的百农207每667m2产量达670kg。
2013-2014年为纹枯病、赤霉病发生较重的年份,百农207表现抗病,在沈丘县各示范种植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收成。邢庄乡孙庄村李丰来种植0.17hm2,每667m2产量达760kg;赵德营镇赵庄村赵有强种植0.23hm2,产量达744kg。2016年沈丘县小麦赤霉病普遍发病较重,百农207每667m2依然取得650kg的大丰收。百农207自推广以来,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普遍好评。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精细整地,施足底耙 要求深耕细耙,耕深22~25cm,耕后细耙,做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然后打畦,利于浇水。如用旋耕机旋地,耕深应在15cm以上。每667m2产650kg以上的高产地块,施含量45%的小麦三元素复合肥65~75kg,作底肥深施。
3.2 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百农207的适宜播期为10月8-25日,每667m2基本苗12万~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种子最好采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为确保一播全苗,应做到足墒播种,播种深度应控制在4~5cm为宜,行距20cm。有条件的可采用宽播幅播种。
3.3 加强水肥管理 小麦进入越冬期后,对整地质量差、秸秆还田和墒情不足的麦田要进行冬灌,保苗安全越冬。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夜冻日消时进行。在小麦分蘖两极分化结束时,为减少小穗退化,增加粒重,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5~7.5kg。小麦开花灌浆期要保证水分供应,以利提高粒重[3]。
3.4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重于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1)11月上中旬进行化学除草,防治野燕麦、节节麦、早熟禾、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每667m2用6.9%骠马乳油60~70mL,兑水30~45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婆婆纳、猫儿眼等阔叶杂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g,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mL,兑水30~45kg进行均匀喷雾。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药,严防药害发生。(2)春季2月中下旬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g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g,兑水30kg,叶面喷雾。对小麦白粉病、锈病、麦蚜进行防治。(3)5月上中旬用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g加2.5%药剂乳油50mL加磷酸二氢钾150g,兑水40kg进行均匀喷雾。对小麦赤霉病、叶锈病、叶枯病、麦蚜等害虫进行防治,预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4 适时收获
百农207抗病性强,成熟落黄好,待穗中部子粒呈现本品种色泽,及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1] 单文芳.采用技术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2015(4):113-115
[2] 张东升,王璐,刘清瑞.小麦百农207特征特性及高产攻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43,45
[3] 郭智萍,孙希增,李秀民,等.小麦品种浚2016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3(5):78-79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