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经的按摩治疗

2017-02-01李华锋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治则血海选穴

●李华锋

全科护理

痛经的按摩治疗

●李华锋

妇女在围月经期,小腹疼痛剧烈,腰部酸软感,对工作及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者,称为痛经。

痛经;按摩治疗

(病因病理)本病发病主要基于人体气血失调,无以濡养,不荣则痛,血瘀阻络,不通则痛。通常情况下,可将本病分成虚证以及实证,实证病机是指气血瘀滞,外感寒湿,瘀阻于络,致使不通则痛;虚证病机是指肝肾不足,气血两亏,经脉不荣则痛。

气滞血瘀证:病因为情志失常,肝气瘀滞,疏泄不利,气机不畅,致使血行无帅,运行无力,停滞胞中,引发痛经。

寒湿凝滞证:久居之地,多阴重湿,或经期涉水,外感寒邪袭体,或饮食无节,过于生冷,致使寒湿内中女子胞,经血受寒凝滞,运行不畅,发于痛经。

气血两亏证:素体气血亏虚,或重症久病之后,无以充填血海,或阳气不足,素体亏虚,无力运行血液,引发痛经。

肝肾不足证:素体禀赋不足,或房事过劳,肝肾受累,冲任不足,致使经行之后,血海乏源,胞脉无以濡养,故痛。

(辩证论治)痛经以小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时间多在经行当时,或月经前后。因此,痛经重在辨“痛”,以痛为中心点,结合临床表现,可在传统医学理论支持下对痛经者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气滞血瘀型

主证月经期前,或行经当时,小腹疼痛剧烈,部分伴发肿胀感,拒按;月经量过少,行而不畅,经血颜色紫黯,多夹杂血块,胸胁处及乳房出现不同程度胀痛,舌象正常,或紫色斑点,脉沉弦。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助肝气疏泄。

选穴肝俞、三交俞、血海、三阴交、太冲、天枢。

寒湿凝滞型

主证月经期前,及行经当时,小腹疼痛,冷感喜暖,月经量过少,夹杂血块,白带量多,舌紫质黯,诊脉呈沉紧脉,或可见沉迟脉。

治则温经通络,散寒理气,活血化瘀。

选穴脾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八髎、环跳、中极。

气血虚弱型

主证月经期前,后月经期之间,小腹隐痛,伴发空坠感,喜按,月经量过少,经血色过淡,血质过稀,面白无色,头部晕眩,时感心悸,浑身乏力,舌色淡,苔薄,脉诊呈细弱状。

治则健脾益心、补气养血。

选穴心俞、隔俞、肝俞、脾俞、次髎、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肝肾亏损型

主证经血色淡,经量过少,经后小腹疼痛,腰酸胀不适,头部晕眩,耳鸣如蝉如潮,舌色淡,苔薄,脉象沉细。

治则调补肝肾、固本培元。

选穴肝俞、脾俞、肾俞、次髎、中脘、关元、气海。

(治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身体一侧,双手呈重叠状,抵于腰骶部按揉,注意拿捏力度,拇指反复揉拨腰部肌肉,点按膈俞、肝俞、三交俞、肾俞、命门、八髎等穴;肘拨膈俞至腰骶部膀胱经路线,横擦腰骶部,透热为度;患者仰卧位、按压天枢、中脘、中极;双掌摩搓气海、关元;双拇指来回揉按脐下冲任脉巡行路线、掌根揉擦腹部两侧,掌颤小腹,点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并随症加减。

(疗程)经前1周开始治疗,1日1次,7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即可。

(预防)保持心情舒畅、腰腹部保暖、经常锻炼身体、房事要有节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博康医院)

[1].卢丹红,高海兰.规范化管理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8):1170-1172.

[2].杨若雅,汪莎,曾玉珊等.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387-389.

[3].陈燕,苏园园,龙丽珊.孕期开展盆底相关健康教育对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180-4182.

猜你喜欢

治则血海选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气至病所”验案三则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手机“血海”:中小品牌末路将至?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