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农业助力河南扶贫攻坚

2017-02-01黄淮学院张新民中国农业大学普书贞

河南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有机河南省

黄淮学院 张新民中国农业大学 普书贞

有机农业助力河南扶贫攻坚

黄淮学院 张新民中国农业大学 普书贞

有机农业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的地区多是偏远地区和山区。但是,偏远地区和山区一般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因为这些偏远地区和山区正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推动扶贫工作的一个理想抓手。

从河南省有机农业地区的分布情况看,一半以上属于贫困地区,而大多数贫困地区适合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远高于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提高有机农产品的竞争力。

分析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缺少产业劳动是一个共同特点,没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没有支撑,农民就业没有门路。而贫困地区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天然的动植物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偏远山区,发展其他产业没有优势,但适合发展有机农业,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带动经济发展,激发经济活力,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从事有机生产和务工获得稳定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有机农业扶贫作为产业扶贫,具有比较强的可复制性,能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是通过产业脱贫的有力抓手,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环境生物资源,并保护环境生态资源,实现生态发展,对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要把扶贫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实现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河南省贫困地区多处于偏远山区,受现代农业影响相对较小,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势,发扬传统农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发展有机农业,把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有机农业发展的潜力结合起来,形成有机农业发展的优势,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有机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农业注重物质能量的内部循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讲究天时地利,协调土地及光、热、水等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将传统农业改造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有机农业,河南省贫困地区具有其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

(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

河南省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缺少工业,生态环境保持良好,适宜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重视生产环境的生态品质,严格限制各种合成化学物质投入,贫困地区环境一般能够达到有机农业生产的环境要求。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受外来冲击和影响较小,具有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降低病虫草害发生的机率和防治成本。在许多贫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独特的有机农业种类。

(二)贫困地区具有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有机农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贫困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吸收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把贫困地区劳动力丰富的优势转化为有机农业发展的成本优势,是贫困地区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方面,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另一方面,推动有机农业产业发展。

(三)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在生产技术上具有兼容性

两者都注重精耕细作,顺应自然规律,因天时,顺地利,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一般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自然环境资源保持良好,传统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系统传承较好,具有自然生态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为实现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供了条件。河南省传统农业发达,尤其是贫困地区农业,依然传承着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普遍使用堆肥、沤肥等农家肥,这些技术有利于土壤改良,实现农业生产的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四)贫困地区发展低成本的优势,发展有机农业前景广阔

低成本优势是河南省有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河南省有机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外有机农产品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为河南省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空间。河南省贫困地区具有生态环境优势,有机农产品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获得消费市场的认可,有利于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五)贫困地区迎来了国家扶贫战略的政策支持

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动员一切力量支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资金、资源、技术向贫困地区扩散,为河南省贫困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政府、社会力量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获得发展的资源资金,结合贫困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优势,能够激发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发展有机农业既有利于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又可以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二、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劣势

(一)贫困农户资源有限

出于风险自我保护,贫困农户不愿意冒险接受新事物,对有风险的事没见到实效前,很难接受,有机农业前期投入较多,转化期长、效益低,这对于推广有机农业带来了困难。

(二)贫困农户一般文化程度较低

贫困农户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的少,缺少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对于有机农业生产培训接受慢,领悟慢,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培训或指导,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通过自身技术创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意识不强,合作组织不发达,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突出

有机农产品在贫困地区是没有消费市场的,必须走出去,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开拓市场,需要把贫困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引导他们去适应市场、发现市场、进入市场,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训教育时间。

三、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战略选择

发展有机农业是河南省贫困地区脱贫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途径,但如何整合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优势,克服观念、交通、市场等不利条件,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要把发展有机农业和科技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扶贫,培育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含量,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整合扶贫资金资源,形成投入合力,把有机农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使有机农业形成产业发展优势,形成自我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当地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产业需要市场化经营,推动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形成有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

(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和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有机农产品和消费市场的互动,适应市场变化,抓住市场机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规范有机农业发展,建立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标准体系。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有机农业生产效率。

(六)要把贫困地区有机农业发展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有机旅游业,推动有机和旅游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河南省精准扶贫重点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B321);2016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农户行为逻辑及激励机制”(项目编号:162400410364)。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有机河南省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