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7-02-01荥阳市气象局王玉岗
荥阳市气象局 王玉岗
河南省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荥阳市气象局 王玉岗
优质小麦品质的形成与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技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保证优质小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准确把握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对加快河南省优质小麦发展,促进小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现状
(一)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1.不断研究调整优质小麦品质区划。河南省是最早开展小麦品质区划研究的省份,1986—1988年,河南根据品质分析结果,并结合各地生态条件,将全省划分为7个小麦品质生态区:豫西北平原适宜区、丘陵强筋麦适宜区、豫东北平原潮土强筋麦次适宜区、豫西丘陵山地中筋麦适宜区、豫东潮土中筋麦适宜区、沿黄砂质土中筋、弱筋麦适宜区、豫中南砂姜黑土、黄棕壤中筋麦适宜区、豫南稻茬弱筋麦适宜区。2001年,河南省提出新的小麦品质区划意见,将全省划分为3个小麦品质生态区:豫北、豫西强筋麦区、豫中、豫东、豫南中筋强筋麦区、豫南沿淮弱筋中筋麦区。2016年,为加快优质小麦发展,围绕强筋弱筋小麦将全省分为3个生态区:豫北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豫中东强筋小麦次适宜生态区、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适宜生态区。
2.选育并推广应用一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和国际小麦市场竞争,我国相继颁布了强筋小麦品质指标(GB/T17892-1999)和弱筋小麦品质指标(GB/T17893-1999),同时对各种专用小麦粉(如面包、面条等)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 河南省依据优质专用小麦定性、定量标准,加快优质新品种选育,全省相继国审、省审和引进应用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郑麦366、新麦26、郑麦7698、怀川916、丰德存5号等,推广应用扬麦15、扬麦20等弱筋小麦品种。新麦26、郑麦366、扬麦15等品种优质特性突出、性状稳定,得到企业和农户广泛认可。
3.不断创新优化优质小麦标准化技术规程。2003年,河南省在国内率先制定发布了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DB41/T 315-2003)、优质强筋小麦平衡施肥技术规程(DB41/T 316-2003)、优质强筋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DB41/T 317-2003),形成了以“三优一供”为核心的优质小麦丰产高效标准化技术体系。近年来,育种专家在总结经验、吸取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先后于2015年、2016年制定了强筋小麦生产技术 规 程(DB 41/T 1082-2015)、中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DB 41/T 1083-2015)、弱筋小麦生产技术规 程(DB 41/T1084-2015)、 豫南弱筋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1/T1361-2016),这是河南省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依据。
(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条件更为有利,标准化技术推广难度降低
1.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快进度,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自2012年以来,全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各地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4月底,建设高标准粮田372.2万hm2,完成规划面积的87.7%。一大批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增加,河南省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0%,其中63%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新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和主动,加之土地成方连片,种植区域集中,便于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为标准化、专业化大生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优质小麦发展试点县工作进展顺利,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扩大发展提供了经验。自2016年麦播以来,河南省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总体思路,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方式,选择滑县、永城市等8个试点县建立示范基地15.33万hm2,开展优质专用小麦发展试点示范,农民在专家指导下开展标准化种植,试点县基本实现订单全覆盖,对加快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三)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河南省整合资源建成千余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镇站,打破了农技推广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实现了县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延伸、范围扩大、功能拓展、方式转变,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伴随着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发展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和区域站联合科研院校及涉农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新模式,形成 “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多种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和企业物化服务模式,技术指导服务水平和效果不断提升,保证了标准化技术推广的效果。
(四)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关键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开展节本增效、高产增效、优质增效新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重点推广应用保优节本关键实用技术,带动了包括优质专用小麦在内的全省小麦生产的稳步发展。一是推广标准化、规范化耕种技术。按照“七分种、三分管”的要求,大力推广深耕深松、耙压配套、种子包衣、配方施肥、适期适量足墒播种等关键实用技术,为小麦节水、节肥、减少田间管理用工打下基础。二是推广氮肥后移与叶面喷肥技术。在高产、超高产和优质强筋小麦田块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三是推广化学调控技术。对易倒伏、易受冻害影响的优质小麦品种,在起身期喷施化控剂,抑制旺长,控旺转壮。四是推广合理灌水技术。优质强筋小麦生育后期控水,优质弱筋小麦保证生育后期水分供应和及时排水防渍。五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六是推广适时收获技术。在蜡热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确保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二、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品种选育、规程研究与制定、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与限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质多抗品种相对不足
近年来,虽然河南省选育筛选出优质强筋、弱筋品种20多个,但部分小麦品种受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年际间气候变化等原因,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相对较差,不能保证达到加工企业的要求,优质优价难以实现。同时,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部分品种抗倒伏、抗倒春寒能力较差,高感赤霉病、纹枯病等,加之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严重影响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品质和效益。
(二)分区域分品种配套标准化技术缺乏
目前,河南省颁布的优质专用小麦技术规程大多没有划分区域和品种,导致技术措施与本地生产实际脱节,良种良法不配套,不能有效解决主要矛盾,也会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如豫东地区晚霜冻害频发、豫南、豫中南地区赤霉病较重、豫西干旱等区域性生产问题,都是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限制因素,同时不同品种在抗寒性、抗倒伏能力、抗病虫害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若按照统一技术规程进行管理,优质小麦生产主要问题便不能得到较好解决,最终影响品质和产量。
(三)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力度不够
近年来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加快发展,但优质小麦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力度仍然不够,技术示范田较少,导致农户和相关从业人员对品种、对技术了解不全面、不精准,在技术落实中走样变形,最终技术效果却离标准相差甚远,品质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四)产销衔接不到位,影响种粮效益
除试点县外,多数地区优质专用小麦仍以分散种植为主,产业集中度不高,一、二、三产业衔接不够紧密,完整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加之配套技术落实不到位,存在混种、混收、混运等,严重影响品质和价格,出现优种不优质、优质不高效的现象。
三、对策
(一)加大选育推广优质抗逆品种的支持力度
要着眼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粮食竞争力的需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按照河南省市场和加工企业对小麦品质的需求,紧密结合全省灾害发生规律,综合运用常规育种、品质育种和分子育种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加强优质抗逆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力度,培育出主要品质指标稳定,产量与普通小麦相当、抗逆减灾能力强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二)加大不同品种不同区域标准化技术研究与集成支持力度
支持各地农技部门大力开展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建立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的主导品种,依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结合品种特征特性,将先进技术与与成熟经验有机结合,对制约优质小麦品质提升的瓶颈因素进行重点突破,分品种制定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技术规程,实现品质产量同步提高、节本增效的多重目标。
(三)强化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
一是突出专家指导。要保障专家技术指导经费,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环节,分区域、分层次组织专家深入示范县、项目区,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二是突出主体培训。以提高标准化水平和技术到位率为重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面对面、常态化、全过程培训,使其全面准确掌握技术、提高技术应用精准水平。对农机、农药机械化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保证技术应用效果。
(四)稳步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
整合项目资源、技术资源,在总结2017年小麦供给侧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对生产基地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给予补贴,不断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将优质专用小麦纳入区域收入保险,并将保险费增加部分纳入财政补贴,从而降低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的生产风险,确保稳定收益。在生产基地逐步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健康的市场体系、健全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