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区冬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2017-02-01驻马店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刘泳

河南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幼穗黄淮霜冻

驻马店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 刘泳

黄淮区冬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驻马店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 刘泳

小麦是黄淮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我国小麦区生态布局区划,黄淮区属于小麦优势产业带,因此,这一区域的小麦生产好坏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春季气温回升快,降雨量逐渐增多,小麦生长发育加快,同时又是小麦分蘖、孕穗(经济产量要素)的关键期,因此,搞好田间小麦的管理,对于小麦的增产丰收尤为关键。

一、因苗制宜,科学肥水

(一)未浇越冬水的麦田

在土壤解冻后,未浇越冬水的麦田要抓紧时间进行灌溉,趁浇水每667m2埋施碳铵20~30kg或尿素5~10kg,补充营养,促进小麦早发根,早分蘖,促弱转壮,提高年前分蘖成穗率。浇水应掌握先浇沙地,后浇淤地;先浇壮苗,后浇弱苗。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好天气浇,强寒潮来临不浇。

(二)已浇越冬水的麦田

已浇越冬水的麦田应在平均气温稳定到了3℃以上,表层土壤化冻后,及时中耕除划,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促苗早发稳长。并在返青后期增量灌水60m3/667m2,施尿素10kg/667m2,促使小麦稳健生长。

二、 抓住时机,防治病害

2月中下旬小麦返青后,每667m2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g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75g对水 50~75kg,对茎基部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3月上中旬发生地下害虫的田块,在受害处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800倍液灌根防治,防治面积应适当扩大。对于小麦全蚀病,可每667m2用20%粉锈宁乳油100g,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50~80kg,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顺垄喷施。防治麦蚜,每667m2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6g对水50~60kg喷雾。防治麦蜘蛛,每667m2可用40%氧化乐果25mL或20%三氯杀螨醇50mL,对水30~40kg喷雾防治,可兼治灰飞虱,预防丛矮病。

三、合理化控,增壮防倒

在小麦起身期,适时化控,可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同时提高小麦抗寒能力。方法是在3月上旬每667m2用15%多效唑30g,对水25~30kg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时一定注意不漏喷、不重喷。

四、适时赶早,科学化除

早春气温逐渐回升,降水增多,会导致麦田杂草偏重发生,因此防除杂草要抓住一个“早”字。草害严重地块,每667m2可用金盖阔1.8g对水30kg均匀喷雾,也可用麦喜、苯磺隆、麦佳等叶面喷雾治除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也可用骠马等除草剂进行叶面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为防止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施药时间一定要掌握在3月5日前。

五、多措并施,预防冻害

小麦拔节后,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而早春又易发生倒春寒或低温冻害,小麦常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所以应积极关注天气变化,留意晚霜预报。在寒流来临前及时灌水,以增加近地层空气中水汽,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小麦早春受冻后,应立即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同时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分蘖数。对生长偏旺麦田进行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多效唑等化控药剂,可防止旺长,有效预防冻害。

(一)预防技术

1.预防技术应与预警信号有机衔接,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方能事半功倍,提高防效。根据长期预测指标,小麦旺长提前拔节,用镇压推迟幼穗分化阶段法预防霜冻。镇压可控制小麦旺长,推迟幼穗分化阶段。无论冬春季节都可使用,用具可用井管,油桶装水、打地滚、脚踩等。但要注意地湿时忌镇压。

2.根据短期预测法预测,有霜冻时应采取连片覆盖或熏烟法防霜冻。覆盖取塑料薄膜、秸秆、杂草、草木灰等材料覆盖在作物上方,待霜冻过后及时清理。熏烟时在燃物上加入无烟、毒的化学药剂,如红磷、硫磺、奈等可强化烟雾,加大防效,有效防止地温散失,使地表温度升高 1~2℃。

(二)浇水技术

根据小麦霜冻中期预测指标,预测有霜冻,冻前立即浇水。小麦受霜冻危害后,如果土壤缺墒,应立即浇水,缺肥田,还要根据缺肥情况,结合浇水,适当补肥。

(三)割棵技术

小麦霜冻后割棵指的是对受害率在60%以上,幼穗冻死而叶片正常生长的麦田进行霜割棵。因为幼穗受冻后,叶片和茎秆并未停止生长,与再生新蘖争营养、争光照,不利于新蘖的生长发育。割去受冻植株,再生新蘖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和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再生蘖多成穗、成大穗,但要注意,离地面15cm剪割,以不过分危害未受冻的小蘖为宜。割后立即施肥浇水。连茎叶冻死或冻害率在80%以上的则不能采取割棵技术。

(四)喷施叶面肥

此法适用于预防和灾后补救。进入谷雨后,在小麦田喷洒叶面肥的配方是:3.0%KH2PO4+复合肥+糖。每667m2用量为50kg,重复3次,间隔10d,以调节植物体内的C/N,补充营养元素,增加泡液浓度,提高抗性。

(五)选用抗冻品种

易发生霜冻的地区要选用和搭配种植拔节晚的耐冻品种。拔节较早的品种易受冻害,拔节晚的品种抗寒力强,晚霜来临时冻害轻。

猜你喜欢

幼穗黄淮霜冻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水利诚信单位风采展示(驻马店市黄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农作物防御霜冻六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仰望星空》黄淮自律体新诗英译研究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