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给药新制剂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2017-02-01董伟昌
●董伟昌
结肠给药新制剂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董伟昌
结肠给药是近年来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走向广泛应用推广的道路,众所周知,自西药在国内盛行以来,市面上逐渐出现了许多种类繁多的药物。虽然其中的大部分药物能够通过人体口服或者静脉注射后被人体所吸收,但是对于一些胃肠道难以吸收的药物分子,如果能够根据结肠部位的吸收环境针对性的通过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此类药物制剂,一方面能够依据药物变化的状态确定给药的剂量,另一方面药剂带来的强度影响和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对于胃肠部位要小得多。本文将主要针对结肠给药新制剂技术的整个系统分类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及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应用推广进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此作出简洁的详细表述。
结肠给药;pH依赖;压力控制;制剂技术
结肠给药制剂技术在近年来的医疗事业上,主要针对结肠局部疾病的治疗,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结肠部位给药能够延长药物在人体全身流动的时间,减小速度,降低人体的敏感性,间接的也就促进了这些难以吸收药物的吸收几率,减少对胃肠道的环境破坏。古往今来,中医与西医的发展在人类的医学史上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简单碾碎的草药、口服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定向的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黏膜给药,紧接着一系列的靶向定位给药治疗方法,这些医学上的成就都是人类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创造的。而在现代医学上,一些结肠部位的疾病,难以通过药物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1],因此,定位给药系统以高效、长效且低度的优势迅速在国内外发展起来,这种药物制剂技术与普通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这项技术是目前在国内技术中的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最具有发展前途、科研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的技术,因此,根据结肠部位的生理结构特点,将此系统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四种:pH依赖型给药系统、时间依赖型给药系统、压力控制型给药系统以及酶解型给药系统。
1 pH依赖型给药系统
pH依赖型给药系统,顾名思义,是与人体中的pH值有关,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胃肠道中的pH的不同,采用pH依赖型的可溶性特殊材料作为材料包衣,即作为载体,再通过将药物制剂装入此载体胶囊中,因药物制剂在胃肠道内不会被释放出来,当制剂到达末端回肠时,因pH值逐渐的升高,给了包衣材料能够溶解的机会,同时将药物释放,也就完成了结肠给药的工作[2]。在总结国内外专家的各种成就后,笔者了解到CPVA-g-PSSS、鞣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包衣片、Eudragit FS 30 D以及载药微球的释药行为均具有强烈的pH值依赖性,这些都能够在酸性环境下不溶解,当随着pH的逐渐升高,包衣材料将药物制剂定位性的释放到特定的结肠部位,而且还能够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这满足了结肠局部疾病治疗上的要求。
2 时间依赖型给药系统
正常人体口服药物后,依次经胃、小肠到达结肠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6 h。时间依赖型给药系统就是基于此生理特点设计的,主要通过难溶性材料包衣或制成骨架片,使药物在胃和小肠中不释放,到达结肠后开始释放,以达到缓释定位的目的。时间依赖型给药系统大多采用聚合物薄膜包衣的方法来延缓芯片药物的释药时间[3]。时间依赖型给药系统主要是根据药物制剂在人体内释放的时间而设计,因此,包衣材料的选择是有依据的,低酯果胶栓塞片的胶囊、大黄素定位微丸、地锦草结肠靶向给药微丸、含氟尿嘧啶的定位给药片和吲哚美辛定位给药片等都能在相对的时间内达到结肠定位给药的目的,效果也相对稳定,在胃肠道内也基本不释放药物制剂,也就给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压力控制型给药系统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当胃肠道蠕动时,就会给胃肠道释放出压力,而胃肠为了缓冲压力来源,则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液,与此同时,结肠部位的水分被重吸收,肠道的蠕动产生的压力会将药物制剂直接压碎破裂,这就是压力控制型给药系统的设计原理。明胶胶囊的内表面涂上水不溶性的乙基纤维素层,将药物用聚乙二醇溶解后注入胶囊。根据国内外专家所做实验表明:Ent-PCDCs、Eudragit S100和甘草皂苷压力控制型给药片等药物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药物结肠定位释放出来,并且其生物课利用度也显著性的提高。
4 酶解型给药系统
胃、小肠上段缺乏偶氮还原酶、多糖酶及糖苷酶。偶氮类聚合物和多糖高分子材料等不能被降解,可直接到达结肠。结肠细菌能产生大量的降解酶,当以高分子物质为载体制成的药物制剂通过结肠时便会使载体降解,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4]。在众多给药系统中,酶解型确实是比较特殊的给药系统,因其包衣材料能在胃肠道的环境下使得各种为载体的药物制剂在结肠出定位释放,比如结肠定位酶解型脉冲胶囊、pH-酶触型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氟尿嘧啶酶解型结肠定位微丸、酶解型结肠定位胶囊、酶解型结肠给药制剂以及阿苯达唑制剂。
5 结语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在结肠局部疾病、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口服给药及节律性发作疾病的治疗上具有其他制剂所无法比拟的疗效,引起了科研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是一个极具市场前景和临床意义的研究领域。但由于患者的消化道pH值、肠道菌丛数量、转运时间等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每种类型的结肠定位给药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对药物的疗效会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制剂分厂)
[1]门吉英,高保娇,么兰等.由CPVA-g-PSSS功能接枝微球构建pH依赖型5-ASA结肠定位释药体系[J].过程工程学报,2012,12(4):660-664.
[2]张纪兴,吴智南,陈小坚.基于ANN-PSO算法的pH依赖-时滞型地锦草结肠靶向给药微丸制备工艺优化[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1):99.
[3]单春燕,陈文,王园姬等.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