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第一龙”的艺术形象
2017-02-01张耀东
张耀东 王 焱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河南 濮阳 457000)
浅谈“中华第一龙”的艺术形象
张耀东 王 焱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河南 濮阳 457000)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龙;中华民族;艺术形象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自豪地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可以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赋于中国文化最为鲜明的民族特色。那么龙文化起源于何时?它的主要内涵、艺术形象是什么?现从中国龙文化起源时期,最为辉煌的篇章——“中华第一龙”谈起,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从其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什么?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龙文物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解释。
1987年,濮阳市为解决化工工业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在濮阳县城西南修建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施工中发现这一遗址,共有三组蚌壳图案组成,按子午线方向一字型排开。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碳14科学测定,结果距今6460±135年。
一、完美的蚌塑组合,65世纪前天文图初显
第一组是一座土坑竖穴墓。南北长4.1米,东西宽3.1米,编号为M45。1987年8月17日发现,墓主人是一位老年男性,年龄在52——54岁之间,身长1.84米,头南足北,周围是三具人殉。特别奇怪的是,在墓主骨架两侧用蚌壳摆塑的图形,东侧是一条精心摆塑的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西侧是一只虎图案,长1.39米,高0.63米。龙虎头均朝北,而腿则均向外。墓主脚下,有一个用蚌壳摆塑而成的三角形,与三角形连在一起的是两根人腿骨。
龙虎处在墓主的两侧,呈现奔走飞腾的状态,整体上与墓主人平行,而首尾方向却与墓主人方向完全相反。如果墓主人坐立起来,正好一手摸龙头,一手摸虎头。龙虎在人的心目中是最神圣的动物神,而墓主人却能驾驭龙虎,而且龙虎的摆塑规格都次于墓主人,这应当是远古艺术大师巧妙构思,想要表达墓主人高贵身份的一种艺术效果,而绝非偶然和巧合。
龙昂首前伸,前爪爬,后爪蹬,似腾飞,又似在天空中遨游;其艺术构图和文化内涵已经具备了发展到后来中国传统文化龙的大部分要素和创意。与明清时期相比,时间虽然跨越了60多个世纪,除细节刻画有些微小差别外,不仅形象而且神似。是迄今为止发现距今最久、最大、最逼真的龙形象,堪称为秦汉后“龙”的鼻祖。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教授,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蚌塑龙后激动地说:“我总算为故宫的龙找到了祖先,这不仅是中华第一龙,也是世界第一龙”。虎张口露齿,虎头微低,圜目圆睁,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安闲而行,山中之王睥睨一切的神态清晰可见。北京大学考古系老教授邹衡先生在考古工地挥笔题词“华夏文明渊有自,龙虎俱在铁证如山”。
天文学专家在分析了第一组所在墓葬的所有迹象后,则认为M45和古代天象有关。首先从墓型上看,墓穴平面图上(南)圆下(北)方,该平面图与被称为中国算学之首的《周髀算经》中所载的盖天说理论惊人地吻合。其次墓主脚下的蚌塑三角与两根腿骨合摆的图案,经专家鉴定,正是当年北斗所处的方位。而墓主人两侧的龙虎图案,正是后世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象”中青龙、白虎的原始形态。M45除去龙虎蚌塑布列的图象外,还有3具人殉,这种情况在同一时期的墓葬中还是第一次见到。经专家鉴定,人殉的年龄12-16岁,2男1女,且头部有刀砍的痕迹,属非正常死亡。3具人殉没有被集中摆放在墓穴北部比较空旷的地带,而是分别置于东、西、北三面,东、西两具人殉位于东、西墓壁两处凸起的类似壁龛的地带,北面的人殉在北壁方龛内也是特意斜置,形成一个角度。研究表明,墓穴的形状代表了二分(春分和秋分)日和冬至日太阳的运行轨道,而东、西两具人殉的头部恰好分别位于二分日日出与日落的位置,而北面一具人殉的头部正好指向濮阳冬至日太阳初升的方位,且相当准确。《尚书·尧典》记载:古人当时已有一个很完整的观念,认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由四位天文官分别掌管,即所谓的“分至四神”。如此说来,那么该墓中的3个孩子就是分别象征司掌春分、秋分和冬至的神了。因此,天文学家认为M45是中国最早的一幅天文图。
二、神秘的蚌塑组合,印证了两个古老的传说
第二组位于M45正南二十米处。图案由蚌塑龙、虎、鹿三种动物组成。龙头朝南,龙背向北,虎头朝北,面朝西,背朝东,龙虎互为蝉联,结合成一体。鹿卧于虎背之上,咬着虎的耳朵,象一只站立着的高腿长颈鹿,如同休眠。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教授认为,这是远古时期宗教活动的遗址,蚌壳摆塑的龙、虎、鹿是墓主人能够随时召唤使用“三跷”的艺术形象,即墓主人上天入地的座骑脚力。从而印证了“乘龙日行千里,乘虎日行八百,乘鹿日行六百”的古老传说。
第三组是一幅升天的图景,位于第二组正南25米处,摆塑着一只奔虎和人骑龙图案。虎头朝西,背朝南,仰首跷尾,四足微曲,鬓毛高耸,呈奔跑和腾飞状。龙头向东,背向北,长颈昂首,舒身高足,尾巴向下弯曲,两条腿前后岔开,作腾飞状,龙身上骑一人,两条腿自然下垂,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腾飞的龙在人的驾驭下遨游于太空,龙回首顾盼,面对主人,似乎在聆听着主人的指令。周围散存许多蚌壳,似天空中云朵,这就为龙虎腾飞造成腾云驾雾的景象。整个画面为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世界——“乘龙升天”。中国最古老的传说——黄帝“乘龙升天”在该墓葬中得到了印证。
三、巧妙的蚌塑组合,塑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
龙虎相配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美学传统,体现了至大至刚,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西水坡龙虎图案正是这一美学传统的最早源头。远古艺术大师根据龙虎身上不同部位的特点和艺术形象,而选择不同种类、形状和大小的蚌壳进行摆塑,有矛蚌、蛛蚌、帆蚌、楔蚌等十多种蚌壳,根据其部位特点,有些需进行加工打磨,有些则直接利用蚌壳正反颠倒所显示的不同艺术效果,用俯、仰、相互叠压等多种方法,在摆塑过程中灵活运用,巧妙布置,使塑造的几组图案细致入微,惟妙惟肖,视之如生龙活虎。如矛蚌尖锐锋利可用作摆塑龙爪,而虎则多选用浑圆的蛛蚌,两只虎耳选用冠蚌,虎眉用两个小矛蚌。摆砌眼睛的蚌壳多仰放,凹陷的蚌壳更能凸显眼睛的艺术形象。为增加立体感,摆塑龙身虎躯时,中部稍高,两端略低,由两端依次叠压向中间摆砌。龙和虎的爪均为四趾,但所用的蚌壳不同,方法也有区别,虎爪均用椭圆形的小蚌壳摆砌。而龙爪均用长条形的小蚌壳摆塑,有些还用2-3个蚌壳重叠摆放,即显锋利又可显现爪的趾节。再看下山虎前低后高,毛发前倾,为凸现这一特征,将虎后身的蚌壳多俯着摆砌,前身蚌壳多仰着摆放,从而更加形象地展现出前、后身毛发多少和稠密。虎尾下垂,毛发必然集中于尾尖,把尾部加粗,蚌壳仰放以表现其毛发。龙身鳞甲构成更加别致,纵然其躯弯曲,其摆塑方法却完全一样,将蚌壳仰俯参差,有些相互叠压摆砌而成。尤其是把蚌壳仰放摆塑的半扇面龙尾,利用蚌壳内侧的光泽,感觉龙好像在空中腾飞或在水中遨游。
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艺术大师曾用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材质上绘制了无数艺术作品,也曾用骨、石头、玉石等原料雕塑出来了稀世之作品。但西水坡的龙虎图案却是用蚌壳这一固体为媒介,摆放在一起而塑造出来的艺术品。它的发现不仅表明当时的人已经懂得将同一类的东西摆放在一起,使单一的东西复合化,从而塑造出一种图形,而且没有纯自然主义的描绘,而是去追求传统美学的意境。艺术家为了表现内在的神,特别在动态上下功夫。前爪着地,后爪抬起,老虎下山时的头低身高,四肢交替这些情状,被艺术家抓住并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充分显示出远古艺术大师极高的美学思维、娴熟的摆塑技艺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高度评价西水坡蚌图是中原地区最早的“艺术神器”。中国历史博物馆孙其刚先生说:“濮阳蚌塑图案的发现,意义确实很大,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就象法国的拉斯柯克斯洞穴、西班牙的阿尔塔洞穴发现的动物图形彩画一样是永恒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充分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早在6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栩栩如生的龙形象,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华夏文明的纽带。西水坡蚌塑图案这一艺术魂宝的发现,不仅给我国美术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写下了新的篇章。
[1]孙德萱,史国强.中华第一龙[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2]南海森.濮阳西水坡[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3]王焱.西水坡蚌塑遗迹艺术浅析[J].东京文学,2011(1).
[4]李文颖.历史从这里起步——濮阳文博考古论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J05
A
张耀东(1978-),男,汉族,河南省濮阳县人,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王焱(1972-),女,汉族,河南省滑县人,汉语言本科,研究方向:文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