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017-01-31杨清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民主

摘 要: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和政治文化,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之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伴随着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探索,民主政治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历史和国情的特殊性让中国的民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民主 民主政治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关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具体路径,李景治、熊光清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大致有三种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固守苏联式传统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二是完全抛弃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向西方自由式民主模式转轨;三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他们认为,前两种选择因为不适应历史发展需要和中国国情实际而不适宜,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求解民主政治的中国化,形成更广泛的社会政治认同

中国民主政治只能建立在本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基础上,于是,求解“民主政治”的“中国化”就成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民主政治中国化”的探索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科学的规律和有益经验,如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发展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民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中国的民主政治道路才能顺利推进。

(二)实现执政党的民主自觉和社会民主力量的结合,形成更强大的民主政治推动力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仅靠执政党的政治力量推动仍是不够的,因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还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只有实现执政党的民主自觉和社会民主力量的结合,才能形成更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民主政治推动力。民主过程的标准包括“有效的参与、选票的平等、充分知情权、对议程的最终控制、成年人的公民权”[1];或者是“有效的参与、选票的平等、对议程的最终控制、有见识的理解力、包容性。”[2]

当代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出了巨大的社会民主力量,如因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推行而带来的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能力的提高、因公民社会的兴起而涌现的各种民间公益组织和维权组织、因思想解放而带来的整个社会民主思想的活跃、因网络参政而导致的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等等。

这些力量和执政党的民主自觉结合后,至少会从三个层面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首先,二者的结合可以加大执政党的民主导向功能,因为执政党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和民主方向的引导者,执政党的民主自觉和社会民主力量相结合会提升民众对执政党的信任,从而为执政党施展这一功能提供了更深厚的民众基础;其次,二者的结合可以实现相互纠偏功能,既能纠正执政党在推进民主过程中因其固有的政治强制力所带来的某些偏差,又能纠正社会力量在推进民主过程中因其固有的盲目性和激进性所带来的非理性民主诉求;再次,二者的结合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挤压既得利益群体的生存空间,迫使既得利益者转变或放弃对民主的原有反对立场,从而减少民主政治发展的阻力。

(三)推动民主政治实践制度化,在增量突破中实现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

从长远和宏观上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具体到一些现实的微观的政治领域,因起制约作用的政治生态要素的存在,民主政治发展的阻力还是很大的,破除民主政治发展阻力的最有效途径是推动民主政治实践的制度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3]

当由积极要素作用下的民主政治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时,一定要及时把这些有益的政治实践用制度规范下来,邓小平同志曾强调“为保障人民民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而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5]。“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6]当民主的“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质的突破,更高层次的民主就产生了,而制度的再次跟进又给更高层次的民主提供着新的发展平台。中国民主政治就在不断制度化的过程中稳步发展、适时突破、逐步完善。

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政治治理形式中,广为应用和公认是最先进的政治实践形式。现实经验和历史表明,要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7]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风华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2]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

[3]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21(01).

[4]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244页.

[5]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2.

[6]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89页.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杨清(1993—),女,土家族,重庆市秀山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研究。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民主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法治政府生态问题探析
再说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