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探析

2017-01-31马亚琼

北方音乐 2017年20期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同音奏鸣曲

马亚琼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探析

马亚琼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第六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体现了作者对于二十世纪钢琴音乐观念与演奏技法的成功探索。本文对其中富于“普氏”风格的演奏技法语汇做了梳理,并给出了诠释性的建议。

普罗科菲耶夫;托卡塔;大和弦

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创作领域广泛,几乎涵盖了音乐体裁的所有领域。就钢琴音乐的创作而言,身为钢琴家与作曲家于一身的普罗科菲耶夫,在20世纪钢琴音乐的创作史与演奏史上,都写了重要的篇章。

一、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创作

钢琴音乐的创作贯穿于作曲家的一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曲家都留下了丰富的钢琴音乐文献,涵盖了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各种钢琴体裁,如钢琴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小品集等。许多作品诸如《第五钢琴协奏曲》、三首《“战争”奏鸣曲》、诸多钢琴小品集等早已成为20世纪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文献,被演奏家频繁搬上音乐舞台,常演不衰。这些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钢琴作品,均留下了作曲家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的音乐创作观念与钢琴音响美学观念指导下的实践痕迹。通过分析这些钢琴作品的文本与演奏,可以让我们管窥到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发展轨迹。

历史学家对于普罗科菲耶夫的历史评价显然不是统一的,甚至还表现出相互对立的观点。有的人称他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有的则认为他不能归属于某一流派,具有“超流派”的特点。有人认为他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有的却认为他的早期与中晚期是走了一条先激进后折回的路线。的确,很难用一个明确的结论来总结作曲家一生的创作,这样显然是太过笼统。而通过对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钢琴作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可以让我们从音响上直观地感受到这种风格变迁的历史脉动。

无论历史学家如何评价普罗科菲耶夫的风格,那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重要的是,大家对于他在20世纪钢琴史上所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是认可的,其中的原因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普罗科菲耶夫成熟时期的钢琴作品,还是较好地权衡了现代观念、现代作曲技法与古典形式之间的平衡关系,既写出了属于20世纪的现代钢琴声响,又顾及到了作品的可听性。其二,他对于钢琴演奏观念上的创新,使他成为真正开创出现代钢琴演奏风格的开路先锋。他让钢琴真正变成了有槌的乐器(与印象主义的风格相反),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追求干、硬、金属声般而又富有弹性和活力的颗粒性声音。而这些做法,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作曲家们的钢琴音乐创作。

二、《第六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诠释

(一)快速远距离大跳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多处运用了远距离大跳这一手法来表现谐谑、诙谐、讽刺的风格,要想精确无误地演奏这些跨度很大的音符,就需要演奏者具备高度的肌肉灵敏性和控制能力,以及肩、臂、腕、手指的等各部位的高度协调。

例如《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248—251小节),需要左手用极快的速度从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位置,要想做到快速而准确,是很不容易的。练习时,可以先在一个八度以内进行训练,然后再逐渐放宽,关键要找到两个连接点的准确位置,然后反复练习,形成条件反射。练习时还要注意,两点之间要以适当的弧线运行,不可完全直线,也不可动作过大。

(二)托卡塔式的同音反复

普罗科菲耶夫的许多快速的乐章中几乎都具有托卡塔特征。“‘托卡塔’一词来自意大利文toccata,原意是“接触”。意为手指很快地触及着键盘,这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技术性很强,自由奔放的键盘乐曲,有时还有赋格式的模仿复调段落。”在其战争奏鸣曲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这种快速律动的段落。《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展开部,普罗科菲耶夫将托卡塔的动力性节奏与同音反复手法结合在一起,持续的重复低音循环往复,听起来像是在打鼓,为发展部增加了更多的气势。普罗科菲耶夫还将同音反复这一手法扩大到了同和弦反复和同八度反复,增大了演奏难度,并且使听觉上更具震撼力。

这种具有动力性的同音反复还起到连接各主题材料的作用,或者可以看作各主题展开发展的背景音型,使得音乐充满动力和机械感。所以,我们要弹奏得短促,并保持速度的绝对稳定,声音要集中,有弹性,干净利落。单音同音反复的指法根据节奏组合决定,同和弦反复和同八度反复则是固定指法。要想使同和弦反复和同八度反复达到同音反复一样的快速敏捷,必须借助手腕的辅助,既放松同时又有弹性,既要做到清晰有颗粒感又不能紧张僵硬。演奏这些同音反复时,要有主次强弱之分,将标有重音记号的音着重演奏,其余则要稍稍弱化,使这种托卡塔式的同音反复更具有动力性。

(三)大和弦

《第六钢琴奏鸣曲》里出现的大和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旋律音在最下方,连贯性的大和弦,如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的连接部(第24—30小节),此处是左手八度与右手大和弦的交替弹奏,旋律由两手的一指奏出,且音量为P,演奏时两手要默契配合,保持手指良好的独立性,既要突出中声部旋律,又要避免因用力过大发出刺耳生硬的声音。

另一种是旋律音在上方,跳跃性的大和弦。如第二乐章呈示部主题的变奏部分(第36—43;50—57;134—138小节),这些段落的和声色彩鲜明,充满戏谑的趣味且速度较快。在快速的运行中,每个和弦的移位都应有所准备,体会每个音触键的深浅变化,做到下键准确无误。同时又必须突出五指的旋律音,弹出跳跃集中的音质。

练习时,遵循先分后合,先慢后快的原则。按照每个和弦音所承担的音量不同,先把和弦里的每一个音拆开来逐一练习,获得好的音质,然后再合在一起。先慢练,然后加快速度,以达到整齐、均衡、立体化的和弦音响。

还有一点值得提到的是,左手伴奏部分为快速的下行分解和弦,速度极快,且音域超过两个八度,弹奏时容易出现含糊不清、漏音错音等现象。练习时首先应在PP的力度范围内跑动,然后将手臂和手腕放松,跨度大的两音之间可用半跳音的方式进行连接,巧妙地借助惯性,力求轻盈而准确。

(四)托卡塔式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

托卡塔几乎成了最具普罗科菲耶夫特征的标题,他将新颖的和声语汇与将钢琴视为打击乐器的演奏手法,融合于托卡塔风格之中,形成了普氏钢琴作品最鲜明的特征。

这首奏鸣曲的第四乐章,整个乐章几乎是以炫技性音型为特色的托卡塔式的跑动贯穿始终。如第四乐章(237—289小节)以及(370—398小节),是两个典型的具有托卡塔式节奏的乐段。无穷动式的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夹杂着双手交替,不规则重音,双手叠置,变化音的无序出现,如火山喷发般急速的飞腾,一泻千里,给人无法喘息之感。这是极富动力性的乐段,也是整首作品中最难弹的乐段之一,要想在快速跑动中弹出晶亮集中的音色,均匀清晰的音粒,激进活跃的节奏,达到准确无误,一气呵成,是很不容易的。演奏这种快速的音流,首先要以敏感的指尖有弹性地快速触键,手指干净利落,重视力量在指尖的传递。动作幅度不要过大,手腕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并柔顺地随着手位的变化而跟进。由于这些段落的音型排列迂回多变,手指不断来回于黑白键,所以练习时,应注重慢练,掌握乐段发展的模进规律,针对易弹错、不顺手的地方反复练习。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把握好音响的层次感。这两个乐段,谱面上的力度标记随着情绪的层层递进而逐渐增强,从p-mp-mf-f,演奏时力度要合理安排,一步步推进,将力量慢慢释放(同时还要突出重音记号所标注的音符),要有一股完整的内力,一股贯通始终的“气”,达到内外结合,融会贯通之境界。

通常来说,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中,每个难点都会是两三个,甚至更多技术的集合,形成综合的技术构架,而并非某一个单纯的技术点,这也许就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不容易驾驭的原因之一吧,演奏他的作品需要钢铁般的手指,全面的技术,以及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

[1][俄]普罗科菲耶夫,徐月初,孙幼兰.默者如歌——普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J624.1

A

猜你喜欢

普罗科菲耶夫同音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春天的奏鸣曲
《同音》二字格探析
饥饿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表现探究
祭献奏鸣曲(组诗)
巧妙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