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斐多》篇谈生死与灵魂不朽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对立面苏格拉底肉体

刘 卓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00

从《斐多》篇谈生死与灵魂不朽

刘 卓*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00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篇描绘了苏格拉底就义当天,与其门徒就正义、生死、灵魂不朽等问题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苏格拉底以死明志、视死如归,付上自己生命的哲学实践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哲学观。本文从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灵魂不朽的谈论中进行分析,从而深刻认识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苏格拉底;死亡;灵魂不朽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篇描绘了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生死和灵魂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意义重大,因信念而选择死亡的哲学实践,历史上这是第一宗。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从《辩护》篇中我们可知其罪名是误导青年、颠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祗的存在。事实上,他有很多逃亡其他城邦的机会,或从此保持缄默销声匿迹,但他不肯背叛哲学信仰,坚持真理,审视人生,面对死亡保持了超然而无畏的生命尊严,以自我牺牲的哲学实践所开创的意识形态批判之事业,基于真理从而使自身成为了一个永远的实践。这对当时雅典人民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对后世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至今为止从未终结。其众说纷纭无外乎肉体与灵魂两个方面,亦如精神与物质。现代科学发展至今,死亡从生物学角度和哲学角度都具有不同的内涵。

一、苏格拉底的死亡

(一)死亡是什么

苏格拉底在《斐多》中指出,死亡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

人们一般都将死亡视为一种“可怖”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死亡是人生一“大恶”,因此有害怕的心理。苏格拉底没有像自然哲学家那样去认知死亡,他承认对死亡的“无知”,在这个基础上,进而达到对死亡的无所畏惧。

(二)死亡的无知

苏格拉底的认知基础是在“承认自己无知”的原则上,所以在对待死亡,他认为自己并不拥有关于死亡之后的真正的知识,而且也意识到他并没有这方面的认知。所以,“怕死”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表现,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否真的是一种最大的幸福,还是一种最大的恶。所以苏格拉底对死亡做出两种推测。其一,死亡或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其二,死亡或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

柏拉图对话录《申辩》篇说:如果人死时毫无知觉,而只是沉入深睡无梦的状态,那么死亡就是一种独特的旅行。如果一个人将他一生中沉睡无梦的夜晚抽取出来与死亡做对比,那种感知所带来的情形就如同死亡,而要比他一生已然度过的夜晚更加美满。如果死亡就如同无梦而宁静的沉睡一般,那死后的悠远岁月就如漫漫长夜而已。

另外,苏格拉底认为死亡或是一种转变,是灵魂迁移到另一处。人死之后灵魂都将会聚集在一个地方,而那个地方将会圣洁而又光明,世上不会有如此美好的地方,那么死亡或是一种幸福。苏格拉底将此认为是一种特别有趣的经历,所以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认知是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对于死亡的未知才敢于去死。

在苏格拉底看来无论死亡是湮灭,毫无知觉;还是死亡或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那么死亡就不足以让人们害怕,人们所理解的死亡,而感到恐惧和害怕来源于对死亡的自我意识。并且,在苏格拉底看来实践死亡就是哲学家们的追求,在一生的研究中实践观念上的死亡以求达到某种更好的心理状态,并由此获得具有德行的、幸福的、善的生活。诚然,苏格拉底正是以付上自己生命的哲学实践来追求哲学家的信仰。“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三)死亡的无畏

苏格拉底的一生都在实践着哲学的使命,而“哲学以探索生命为使命,但要理解生命,我们就必须进一步研究死亡”。就是以“由死观生”的理念来实现生命的超越。这是每一位爱智的哲学家们毕生的追求,对生命的探索和人生的审视,这种状态才能促使人们在研究哲学时变的纯粹和理性。

所以,苏格拉底面对死亡是“无畏的”,他的无畏以无知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他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伤害一个好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哲学的使命使他面临死刑的危险,他并无懊悔,也无恐惧,他面对死亡是自信的,因为只有死的行为才能体现苏格拉底的信念,才能证明真理。在这种信念之下,死亡便显得微不足道。正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哲学家们追求的不是肉体的享乐,而是灵魂的纯洁。哲学就是通过智慧,摆脱肉体的欲望,使灵魂绝对的纯洁。这种理性的状态,只有在不断的求索中才能实现,而死亡就是达到这种状态的最高实践。

二、苏格拉底的灵魂

(一)灵魂的存在

苏格拉底认为生和死是一组对立面,生死相存对立而生。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所以,生从死中来,而死又从生中去。在这之间,灵魂是存在的,并有着关于人的记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从它相反的那一面产生的,他认为“凡物皆从它的对立面而来”。例如:大是从小变成的,强是由弱产生的,慢也必然是从原来的快变成慢的,我们说醒来,必然是从睡中来。死也来源于生,生也是从死中来。所以生死相生能够推出灵魂是存在的。

而且苏格拉底还认为,任何对立的事物之间的产生如果没有连续对应的过程,即没有循环轮回,如果任何事物的产生是直接的走向对立的终点而没有返回,那么万物最后不可避免都将是死的,变化将不复存在,万物归于静止,只有运动变化的存在,才能相互转化。

苏格拉底在这里是依赖了一种经验感受来解释灵魂的存在。除此之外,苏格拉底还从灵魂的回忆考察了灵魂的存在。他证明人的知识本来就有,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回忆。《斐多》篇指出,人们在出生之前,灵魂就已经拥有了知识,只是在人出生的时候遗忘了,后来通过我们的感观对感性物体的作用又恢复了曾经拥有的知识。因此学习就是恢复我们自己的知识,知识不是由他人从外面传授给我们的,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

(二)灵魂的不朽

苏格拉底认为死亡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灵魂在生死相生、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不断运动变化,在这样永恒的自身运动中达到永恒不灭的状态。因此“灵魂是不朽的、不可灭的,我们的灵魂真的会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苏格拉底通过一切事物都存在其对立面来论证灵魂的不朽。首先,苏格拉底认为至善、至美等绝对的东西是存在的,那么大的本质就是大,不可能是小,大小不相容。具体的事物中相反相生,抽象的概念中正面决不能成为反面。相反的概念互相排斥不会并存。而对于灵魂与身体来说,要使身体活着,灵魂就要居住在身体,因为只有身体在承载灵魂的状态下,肉体才能产生人的意识、才能带来实质的生命。而生命的对立面是死亡,灵魂却又不同于生命是死亡的对立面,生的反面是死,生与死不相容,灵魂与死亡更不相容,所以灵魂是不朽的,也是不可灭的。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死去的只是他的可朽部分,但是他的不朽部分则是是永恒的,这不朽的部分便是灵魂。灵魂在不受伤害地摆脱肉体之后,将启程去天堂的幸福之国。苏格拉底坚信自己在死后将去美好之地,并且过着完满幸福的生活。

《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对于灵魂不朽的论证直到如今还是有很多疑惑,包括灵魂存在的真实性发展至今也存在很多不同看法。但是单从哲学角度谈论生死问题,苏格拉底之死证明他的本能是正确的,正是依靠其死亡方式,苏格拉底完成了独特的转型过程。苏格拉底以其独有的智慧超越了死亡,诠释了死亡。正是他通过死亡这一深刻的方式让后世的我们能够深入研究哲学,并且追求理性,追求真理。所以,普通人或许无法理解死亡的意义,苏格拉底也没能完美的论证灵魂的不朽,仍然无法让人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因为死后灵魂的居所仍然是未知,让人不免疑惑,它过的会不会比生时幸福快乐呢?这才是普通人所关心的,但苏格拉底说:“一个稍有头脑的人,绝不会把我所形容的都当真……因为灵魂既然不死,我想敢于有这么个信念并不错,也是有价值的,因为有这个胆量很值当。”

三、结语

到这里我们从《斐多》篇能感受到,他所认为的是死的应当,死的价值,死并不是终结,而是让我们正视死亡。他的哲学就好像一盏灯,引领人们走向追求智慧和追求善的生活的道路,这是他不同于阿那克萨哥拉的地方,也是他的朋友们最后还在为他的死亡感到悲痛之处,或许这也是他作为哲学家超越自身生命的意义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确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善良、最有智慧、最正直的人”,亦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之死所造就的正是其灵魂的不朽和精神的永存。虽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无法超越我们自身生命的价值,为信念赴死,但我们可以无限追求生的意义,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达到至善与最高的德性,享受幸福的人生。

[1]杨绛.斐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全四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美]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刘卓(1992-),男,汉族,宁夏银川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行政伦理学。

B

A

1006-0049-(2017)06-0121-02

猜你喜欢

对立面苏格拉底肉体
滴水藏海
苏格拉底的信仰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苏格拉底
生 活
恐惧的对立面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我是零
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老虎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