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嵇康与《声无哀乐论》

2017-01-30袁逸桐

黄河之声 2017年24期
关键词:音声广陵散嵇康

袁逸桐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嵇康其人

嵇康(公元224-263年),字叔夜,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是三国时期魏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由于他的学识、才干与风度,呗曹魏皇室看中,做了曹操的重孙女婿,官拜中散大夫。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司马昭手下大将钟会,被司马昭杀害,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一生与音乐结着不可分割的友谊。古书记载他弹奏的《广陵散》“声调绝伦”,无疑是当时第一流的演奏家。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嵇康被押赴洛阳东市,他态度镇定自如,向哥哥要琴,在刑场弹奏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淮)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次都不舍得传授与他,而今我即将死去,《广陵散》要失传了。”

二、《声无哀乐论》的音乐思想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匠心独运,一反儒家传统思想的音乐论文。这篇文章,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的诘难和答辩,论述了一些根本性的音乐美学问题。文中的“秦客”是嵇康假设的一位儒家传统思想的代表人物;所谓“东野主人”,就是主张“声无哀乐论”的嵇康本人。这篇论文通过一问一答,进行了八个回合。因此全文也就自然分成了八个部分。

(一)《声无哀乐论》由嵇康所假设的“秦客”提出了全文反复辩论的中心问题:“声”(音乐)到底有无哀乐?能否表现人的哀乐之情?“秦客”认为音乐本身是有哀乐的。“主人”则逐一批驳了“秦客”用作论据的一些神秘传说,并将声音比喻为气味;声音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根据探求“自然之理”的原则,嵇康提出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和声无象”,“音声无偿”。即认为感情不能通过音乐来表达,音乐就是音乐,感情就是感情,并无关联。

2.“音声有自然之和”。即认为音乐并没有悲欢离合之情,而只有自然中大小、快慢、单复等本质的不同;但无论这些本质是怎么不一样,音乐都是和谐的;和谐是音乐的自然的道理,不会因为人主观情绪而改变。

3.声音是平和的。有多少喜就会有多少悲,所以乐与哀平等存在的。

4.“噪静者,声之功”。即认为人们产生的“噪静”情绪,是音乐的快慢缓急而引起的,而喜怒哀乐并不会使人们情绪产生波动。

(二)“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我认为《声无哀乐论》的主要观点为以下四点:

1.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2.同样的曲调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同样的感情也能用不同的曲调来表现。

3.音乐只能引起人们情绪的躁静,而不能使人产生感情。

4.人们欣赏音乐时的感情变化,不是来自音乐,而是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所产生的,音乐只是起到诱导作用。

(三)《声无哀乐论》不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而且涉及了音乐美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音乐的性质是谐和的。嵇康把音乐的美归结为一个“和”字。他说的“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以及“声音以平和为体”主要是强调音声的自然特征。

2.音乐只能引起人们情绪上的躁静感觉,不能使人产生感情。

3.否认音乐本身有哀乐,也否认音乐能使人产生哀乐,认为音乐是一种纯粹的声音艺术,不能反映人的思想感情,是音乐脱离政治,不再做礼教的附庸等等。

三、《声无哀乐论》的理论矛盾

在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表现的雄辩的风姿,其思想闪烁着新颖的火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的理论的矛盾以及常常玩弄着诡辩的手法。

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欢乐的音乐可以引起某个人的悲哀;而悲哀的音乐也可以引起某个人的欢乐,是可能的,但事实是:欢乐的音乐令人欢乐,悲哀的音乐令人悲哀,这是音乐与心志的普遍规律。嵇康说“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之论断,在于他将实物的特殊性认作普遍性,以特殊来概括一般,所以导致理论上的谬误。谬误有以下几点:

1.他一方面说“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另一方面却又说到“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这不以音乐来表现生活的哀乐之情了吗?

2.他曾明确说道“非汤武而薄周孔”,在努力挣脱儒家思想的禁锢,但是当他在讲到音乐本质的时候,却也认为音乐具有“和”的特性,而儒家音乐思想是以“大乐与天地同和”为依据的。

3.嵇康称老子、庄周为师,但老庄都是古代反对音乐的大学者,老子曾说“五音令人耳聋”,庄子曾说“塞师旷之耳”,而嵇康却对音乐艺术极端崇拜,他的《琴赋》简直把古琴音乐赞美的精彩绝伦,这不是违背了“祖师爷”的教导了吗?

四、《声无哀乐论》的评价

纵然《声无哀乐论》有多矛盾点,但依然是古今杰出的音乐论文之一。嵇康讨论了音乐与生活的关系,音乐与哀乐的关系,音乐与自然的关系,声与心的关系,音乐创作与演奏的关系,音乐与审美的关系,音乐与移风易俗的关系,郑声问题等等。他提出的很多有价值的音乐美学问题,千百年来,为学者们思考,研究和热烈讨论,这就说明其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音声广陵散嵇康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嵇康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考释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最具魅力
绝版的竹林之二 嵇康的广陵散
简论嵇康与《广陵散》
什么样的《广陵散》,什么样的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