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合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01-30陈妍
陈 妍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古筝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了浓郁的古典艺术气息,我们作为现代的古筝学习者特别是古筝教育者,应该深入掌握传统文化并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它传承下去,使其发展得更加欣欣向荣。自20世纪40年古筝教学代进入高校以来,基本只局限于一对一的独奏教学形式,但古筝教学不单要培养学生的独奏能力,也应重视重奏、合奏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1]。近年来,古筝合奏开始在各院校中兴起,学校及师生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古筝合奏,但古筝合奏暂没形成系统有效的教学模式,仍未作为基础课程纳入专业教学体系中。目前古筝合奏教学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古筝合奏教学现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数量受限
目前各高校古筝专业配备的教师数量远远少于学生需求数量,由于缺乏师资力量,老师一节课时间要同时指导4-5人独奏同一首作品,古筝小组授课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这与细致化的教学及理想的教学进度成为矛盾[2]。即使目前很多学者对古筝小组授课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但若仍局限于流水线式独奏教学,仍是会出现内容针对性不强、技术练习强度不够、教学效率不高等缺点[3]。另外,有些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仍未意识到重奏合奏教学的重要性,使得重奏合奏教学缺乏实践演练;且有部分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发生演练失误,只注重理论教学环节,导致学生无法更深入了解相关的重奏及合奏知识,导致学生技术水平受到限制,最终影响学生整体演奏及音乐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专业受限
古筝具有音色优美,且简单易学等特点,近年部分高校逐渐扩招古筝专业学生,随着古筝生源不断增长出现授课压力,使得部分高校逐渐取消了古筝重奏、合奏等课程,只开展古筝独奏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深入了解重奏与合奏等部分,而影响学生自身专业水平的发挥。另外,古筝“一对一”的传统教学使学生缺少群体合作意识,而合奏中群体意识及团队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4]。
(三)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平台少
古筝合奏是近年来才引起各院校的重视,才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其相关的教学体系仍不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仍发现学生在古筝演奏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以调整自身教学方案,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另外,古筝合奏要求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以群体演奏的方式把作品的情感抒发出来,但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不同,群体演奏时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古筝大范围快速转调的不便,导致多员合奏难以统一[5]。对此,对于古筝合奏教学要求学生多练习,多合作训练,多实践以促进团队之间的配合。但目前对于古筝专业的学生而言,缺少实践平台,古筝合奏的训练及实践机会还是极少的。
(四)学生重形式,轻意蕴感受
古筝属于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中国古筝艺术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且其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能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感。对于古筝类艺术教育,应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艺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善巧兼备的“艺术心”,让学生具有“心为主,技为从”的理念[6]。而现代的古筝教育导致学生一味追求训练的技巧,而忽视作品的文化意蕴。技巧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技巧没有意蕴感受,则弹奏出来的乐曲像平淡无奇的白开水,只有掌握乐曲意境、不断揣摩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弹奏出有味道的乐曲。另外,很多学生在古筝演奏中过多注重舞台肢体动作,而忽视作品的意境感受;适当的肢体动作可以帮助演奏者表达内心情感及乐曲情绪,但过于夸张则适得其反[7]。包括目前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过多注重学生的肢体表现,把肢体动作独立开设课程授教,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使得一些优良音乐作品在只有花哨的肢体表演中早已流失。
二、古筝合奏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古筝合奏教学问题,除了增加教师数量,提高大家对该专业的认识及重视外,还可以从丰富教学手段、创新训练环节等促进古筝合奏教学的发展,具体如下。
(一)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古筝合奏教学仍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教师只关注课本模式教学,为了提高古筝合奏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丰富自身教学手段。例如,以活动的方式给予学生古筝重奏与合奏表演平台,如举办“古筝文化风采大赛”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学校晚会表演,参加学校组织的户外义演等等,促使学生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合奏表演技巧,从而提升自身整体技术水平[8]。另外,在合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表演乐章的创作背景进行梳理,以便学生对演奏的曲目有更深的认识,方便学生表达出个人所体会到的情感,以达到最佳的表演状态。
(二)创新训练曲目
为了达到良好的古筝合奏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训练曲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古筝合奏基础及技巧的掌握。如可改编民歌制成古筝合奏作品,例如改编《弥渡山歌》,可帮助学生掌握古筝和声间配合能力及纵横向关系,并加深学生对配器、和声、复调的理解及运用[9]。另外,可选择各种类型传统的古筝合奏曲目,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例如传统流派《汉江韵》等古筝合奏作品,可使学生掌握传统古筝流派的演奏技术与风格,同时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促使学生细致区分风格按音及功能按音。选择《高山流水》等声乐形式配合的古筝合奏作品,可使学生学习古筝与声乐表演结合形式[10];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乐曲,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语言的把握能力。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新的古筝合奏作品,在创编作品的过程,可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极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现代多媒体的出现,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背景下,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功能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合奏弹奏姿势学习时,可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给学生播放“女子十二坊”古筝演奏片段,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多元化坐姿方式;在讲解合奏应用技巧知识时,可引用著名演奏家曹蒙蒙“阮族音乐会”片段作为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作品的表现手法及合奏应用技巧,最终将其应用于自身作品表演中,以丰富自身表演内涵及提高自身表演状态[11]。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很多相关的资源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学习,让学生对古筝合奏有更直观立体的认识及理解,以提升学生演奏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四)完善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
在古筝专业教学中,完善教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完善合奏教学的管理体系,统一教师的教学手段及行为规范,提高学校及师生对古筝合奏的重视程度,强化学生的合奏演奏能力,从而提升其演奏水平。其次注重健全自身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对的教学成效进行评估,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再者,要求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合奏能力,并及时总结学生在古筝合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问题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学者及考级对象,应实施不同的教育理念,如业余学者进行大众教育,专业生实施精英教育[12]。一般对于业余学者,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及音乐表现力,并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及曲目即可。而对于专业生,要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筝曲及掌握专业演奏方法,包括掌握现代筝曲的演奏技巧,以及各种传统流派的韵味、风格、演奏特点,同时掌握所学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调式、和声织体及旋律发展等作曲技巧。专业生要求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并能知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音乐形象等。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要细化考级内容,走出“大一统”的格局,实施双轨和多轨考级制度。
(五)构建实践平台
古筝合奏教学除了加强理论教学之外,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毕竟古筝合奏是一门演奏表现的艺术,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提供学生良好的实践平台。比如,某艺术院校可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艺表演晚会方式,给学生提供古筝合奏表演机会。或通过加强学院与社会文化部门的合作,为学生赢得更多古筝演奏机遇。甚至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义演,以搭建演出舞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很多实践演出的平台。在各个实践演练过程中,可更有动力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调动学生对重奏、合奏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及高品质表演状态,以提升自身整体专业水平。
(六)加强学生合奏基础训练,培养合奏中音乐情感的表达
群筝合奏要求各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相对统一,包括触弦位置、密度、发音频率、律动统一,并对音乐想象力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弹奏基础及默契的团队合作,故需加强学生的合奏基础训练,包括多声部长音演奏(拇指摇)、点状音、复杂节奏对位、衔接等训练。另外,音乐是一项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演奏任一作品都是抒发一种感情,而古筝合奏,是整个团队一起对情感的表达和诠释[13]。而大部分学生多是具有古筝独奏经验,在演奏中往往会过多地注重自身的表达(包括肢体动作及技术表达),而忽略整体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因此,古筝合奏训练还需加强学生对作品表现力、情感把握,及对整体团队的合作表达,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在群体演奏某种情感时,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缩小差异,争取统一,可以要求合奏中的每个成员透彻理解作品内容,熟读掌握总谱,按统一的解读标准理解作品内容,并通过不断的排练,以统一表现手法,更好地、更准确地诠释每一部合奏作品。
三、结语
古筝合奏已成为了古筝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古筝合奏教学是传统教学的拓展及延伸,已成为传统教学的必然补充形式,对古筝专业教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古筝合奏近年来才开始在各院校中兴起,当前部分院校在重奏与合奏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师生不重视、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平台少等问题。因此,古筝合奏教学需要有一套较完善的课程教材储备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同时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着重强调实施合奏教学计划的重要性,从丰富教学手段、创新训练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完善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构建实践平台等途径,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合奏应用技巧及表演状态,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以提升自身整体专业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1]朱丹.当前高校古筝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3,12(6):222-223.
[2]陆媛媛.论高师古筝教学的缺失及其路径选择[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7):85-88,96.
[3]李敬.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古筝教学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青年文学家,2013,31(17):133-133,135.
[4]雷敏.谈古筝合奏的排练艺术[J].飞天,2012,21(2):101-102.
[5]王晶晶.重奏合奏在古筝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5,14(18):49-50.
[6]张双.高校古筝教学中古筝演奏与赏析的心理境因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7,8(9):148-149.
[7]宋佳音.略论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3,16(8):216.
[8]周春蕾.关于古筝专业重奏、合奏教学的几点建议[J].北方音乐,2014,4(9):169-169.
[9]郭琛.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13):229.
[10]姚宁馨.对古筝合奏课实施方案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9(4):190-191.
[11]闫怡君.高校古筝教学创新及有效性提高策略[J].戏剧之家,2015,42(4):182-182.
[12]张蓉蓉.试论高校古筝教学创新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8):188-189.
[13]葛雪婷.试论古筝合奏课在高师古筝专业教学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2014,14(20):113-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