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合唱教学的关键点分析

2017-01-30

北方音乐 2017年7期
关键词:单音音程音准

徐 瑶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江苏 苏州 215300)

小学合唱教学的关键点分析

徐 瑶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江苏 苏州 2153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不断总结、改进、提高教学方法,才能使合唱教学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心的目的,才能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合唱艺术的快乐与魅力。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单音;声部

合唱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表演形式,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演出节目。小学生一般在三年级开始接触合唱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合唱部分的内容也会相应的增加,难度也会加大。合唱时要做到节奏整齐﹑音准到位﹑各声部和谐统一,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与歌唱技巧,而这些是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合唱训练才能获得的。为了在合唱教学中落实课标要求,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音准识谱是合唱的基础

(一)单音的音准练习

音准是歌唱的灵魂。对于二声部合唱来说,音准更是唱好歌曲的必备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对音准的概念较为薄弱,因此,合唱基础教学需从音准开始,循序渐进地打好基础。

在音准训练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设计常规性音阶练习来帮助学生感知音高。笔者在课堂上采用12345﹑23456﹑34567﹑4567i的形式,通过五个一组的音阶上下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7个音的发音及其在钢琴中的音高。在唱准单音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唱准音阶,同时重视练耳。此外,还可以通过弹奏单音或简单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辨别唱名,进行听记练习;通过听音识谱﹑视唱来提高辨别音高的能力。

(二)合唱的音准把握

合唱的音准问题较为复杂,尤其是大多数学生较难准确掌握副旋律的音准和音程。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以利用钢琴来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

低年级的歌曲较短,是很好的识谱素材。对于低年级同学,他们年纪较小,可以在歌曲旋律基本熟悉后,按小节,对应着课件上的音名,进行音名知识及视唱的单音练习。高年级的视唱旋律相对较难,需要放慢速度循序渐进,先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常规练习,接着三四五度音程的练习,帮助学生把握音准。然后,再划分小组,感受二声部和声的效果,体会和声的和谐之美,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中逐步掌握合唱的音准和音程。

(三)音准教学的课堂实践

在音准教学中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考考你的耳朵灵不灵(听力练习)。操作方法:在钢琴上弹奏两个音程,要求同学们仔细辨别,模唱出高音﹑低音。(2)音程找朋友。操作办法:弹一个音,告诉学生,然后请学生模唱出上方的四或五度音程。这种方式可能会有些难度,需要在提示下完成。然后再把同学们分组进行模唱,其中也常附带节奏的练习,训练同学们对音准﹑节奏的反应情况。(3)变化演唱形式——“卡农”模唱。操作办法:唱熟一条简单旋律后,分组,两组间隔一拍先后进入。

上述练习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同学们的抗干扰能力,为二声部合唱练习做准备。

二、声部协调是合唱的关键

(一)巧妙利用钢琴弹奏

对于二声部旋律,在“合”的时候声部间往往会出现“冲突”的现象,即两声部旋律“走音”,唱着唱着就变成单声部了。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学唱前,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双声部的区别。然后,在钢琴上用双音弹奏的方法,把双声部同时表达出来,并提示同学们能否听出是两个音一齐在弹奏,以此来加强他们对双音的把握。在正式学唱时,依然使用双音弹奏,采用逐个声部延长单独练习的方式来突出所学声部。单个声部训练熟练后,再和学生配合进行双声部练习,让学生唱高声部,老师唱低声部,然后交换角色加以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演唱,对于低声部,老师要在演唱时多给一些提示,增加低声部的力量,通过调控,保证两声部和谐进行。

(二)科学把握重点环节

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将重点﹑难点环节单独提出,并对其进行强化练习。注意学生的吐字﹑咬字﹑发声等情况,如有问题要在合声部之前将其解决。和声练习时,一定要在一个声部唱准的基础上再加入另一个声部,在科学把握每个声部音准﹑节奏的同时,注意各个声部间速度﹑力量﹑强弱的一致,力求做到和谐﹑流畅,以此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和声的美感和合唱的丰富表现力。

(三)正确运用指挥手势

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指挥手法有:(1)双手各有侧重指挥法。右手管主节拍﹑主旋律,左手管起伏强弱或副旋律。(2)大小拍指挥法。划拍不是固定的,针对歌曲的节律,用大小拍转换,有一些拍出现不易把握的短音时,用小拍加以提示。(3)歌曲强弱处理指挥法。音的高低可以通过指挥手势的大小﹑上下方向体现。如拍子由小化大代表着唱的歌曲可以是由弱到强,到高音处手势提示在上。

三、情感投入是合唱的生命

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想要展现合唱的艺术魅力,除了具备合唱的一些基本要素,还必须有情感投入。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有可能让合唱真正地成为一门艺术。

(一)领会歌曲的内涵

以歌曲《红蜻蜓》为例。这是一首日本歌曲,深切地表现了创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与眷恋。在教唱歌曲前,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所要抒发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首歌曲的内涵,为“触景生情”做铺垫。

(二)抒发歌曲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歌曲演唱时的情感投入与表达,避免演唱过程中力度对比的生硬﹑突兀。指挥手势方面,除了可以通过控制手势大小来提醒学生不同声部的高低﹑强弱,采用手势连拍的方式提醒学生长音处,还可以通过准确的手势表达来引导学生准确地控制好吸气的点,使之与旋律的起伏紧密结合,通过脸部表情提示歌曲的意境,做到声情并茂,以此增强合唱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语

合唱艺术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就曾说过:合唱是“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无论他或她也许多么有才能,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都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不断总结﹑改进﹑提高教学方法,才能使合唱教学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心的目的,才能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合唱艺术的快乐与魅力。

G622

A

猜你喜欢

单音音程音准
中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研究
卫星通信物理层非直扩链路的单音干扰影响解析
秦文琛唢呐协奏曲《唤凤》“单音”技法再探究
单音及部分频带干扰下DSSS系统性能分析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视唱练耳听力训练的方法
音乐游戏玩起来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