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研究述评
2017-01-29李翔飞
李翔飞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生命意义的研究述评
李翔飞*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对自身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模糊认识使现代人普遍遭受着“存在性挫折”,生命意义作为身心健康的保护性因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生命意义的概念出发,对生命意义的测量、生命意义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意义的研究展望。
生命意义;研究工具;实证研究;研究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在享受丰富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在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竞争的激烈,工作压力的剧增,欲望的无限膨胀……让我们时刻处于精神紧张、神经焦虑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助、失望、空虚与无聊。经济飞速前进的齿轮将我们推向了无家可归的状态——“我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模糊认知使现代人普遍遭受着“存在性挫折”,体验着“存在性空虚”,更甚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对生命意义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讨一直都是哲学、文学、宗教所关心的领域,直到1963年,存在主义心理学家Frankl在亲身经历二战纳粹集中营的基础上,将生命意义作为临床概念提出,同时创立了意义疗法,生命意义才开始进入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从此走上了实证研究的道路。
一、生命意义概念
目前,学者对生命意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包括单维度界定和多维度界定,现呈现如下:
(一)单维度界定
1.动机维度
Frankl强调生命意义的追求: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是人最主要的动力,生命向每个人都提出了独特的使命与责任,因此每个人都有着独特而具体的生命意义,寻求它可以赋予我们丰富的精神生活,赐予我们强大的内在力量,让我们有勇气面对生活带来的磨难与痛苦,保证我们的精神健康[1]。Crumbaugh认为生命意义是一种能赋予个体存在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
2.认知维度
Baumeister认为生命意义指的是理解生命意味着什么或者生命的含义是什么。Bering认为人类具有信息处理能力,这让人类不仅能够明白自己社会行为的含义,而且也会努力理解生命意味着什么,个体正是通过解释自己的经历创造生命意义。Yalom认为生命意义有宇宙的意义与世俗的意义之分。宇宙的意义是超越人现实之上的神的意志,它掌控着人类普遍命运的何去何从,涉及到信仰,宗教等方面。世俗的意义则是独特个人具体的人生目标与生命价值体现。
(二)多维度界定
Steger认为生命意义应该兼括动机维度和认知维度,即意义寻求与意义体验。意义的寻求在于积极地去寻找并不断深化对生命的含义与目标的理解;意义的体验在于个体能认识、领会自己生活的目标和使命。Wong和Reker等学者认为生命意义除了包含动机和认知维度之外,还应该包含情感维度,即个体在目标的追寻、建立和实现的过程中体验到的价值感,成就感与满足感。但已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意义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因此,情感维度受到了很大的争议[2]。
二、生命意义的研究工具
半个世纪以来,学者根据生命意义概念的不同界定,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一、生命意义感量表,主要测量个体对生活目的和生命意义的感知程度,有生活目的测验、生命态度剖面图修订量表、生命意义问卷(MLQ,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生命观指数量表(LRI,Life Regard Index)和统合感量表(SOC,Sense of Coherence Scale);二、生命意义源量表,主要测量个体生命意义的来源差异,量表有个人意义剖面图(PMP,The Personal Meaning Profile)、意义来源剖面图、生命意义源量表(SML,Source of Meaning in life Scale),此外,我国陈秀云、刘丽君、叶景阳、张秀文、王彦朴等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来源编制了生命意义问卷;三、生命意义感与生命意义源统合量表,综合测量二者的程度和差异,如生命意义源和生命意义感问卷[3]。
三、生命意义的实证研究
(一)生命意义与身体健康
生命意义是我们抵制健康风险行为的保护因子。TB Konkol?,YG Bachner研究发现: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吸烟者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低于不吸烟者[4];José H.Marco,Joaquín Garcia-Alandete等学者通过评估80位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残行为发生的频率高低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拥有低生命意义感的患者比高生命意义感的患者在为期一年的观察期间出现更多的非自杀性自残行为,说明生命意义感是预测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残行为发生的有效因子。Higgins,Turner,James等人研究表明:药物滥用的被试比无药物滥用的被试生命意义感分数显著偏低,因此在考虑药物治疗与一级预防中,对病人进行生命意义感的干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
生命意义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生命意义的缺失与高水平的神经质、知觉压力、消极情绪、抑郁、死亡焦虑、自杀观念、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方面相关,在带有轻度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冗思与心理困扰(抑郁、焦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创伤后成长与体验和寻求生命意义密切相关,因此,提升个体的生命意义感可有助于其创伤后成长。
四、研究展望
生命意义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之久,硕果累累,从开始的存在主义理论单一视角到后来的积极心理学与存在主义理论的整合,从相关研究到生命意义内在机制的研究,由调查法到实验法,从简单的定量研究到通过意义治疗解决实际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生命意义研究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117-125.
[2]程明明,樊富珉.生命意义心理学理论取向与测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04:431-437.
[3]张姝玥,许燕,杨浩铿.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56-1761.
[4]董泽松,祁慧.民族地区高校有留守经历学生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08:1179-1181.
李翔飞,女,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王文雅 樊俊杰
B
A
1006-0049-(2017)11-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