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顾颉刚与《古史辨》的编写

2017-01-29李彦钊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古史自序顾颉刚

李彦钊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浅谈顾颉刚与《古史辨》的编写

李彦钊*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顾颉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的大师,在古史研究、古文献研究、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等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顾颉刚以大胆疑古和编著《古史辨》而闻名。

顾颉刚;古史辨;编写;态度

笔者最早听闻顾颉刚先生是在大学课堂上,老师讲到他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对此感到很钦佩。长期以来,学界对他的疑古思想褒贬不一。顾颉刚认为研究古史应先破后立。虽以辨伪史为己任,其最终目的是辨伪求真。1923年顾颉刚写给友人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引起史学界众多学者就相关问题持久的考辨论议,以此为标志,引发了中国近代史学上著名的古史辨运动。学者们关于中国上古史的争论考辨文章,从1926年到1941年的15年间,被陆续编辑成书,编成了《古史辨》七册。其中一、二、三、五册为顾颉刚编著,四、六册由罗根泽编著,七册上中下三编由吕思勉、童书业编著,但也是受到前者的感召和鼓励。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这套论丛,并在顾颉刚建议下增加了历史地理内容的第八册。

在这套书的开始,是顾颉刚先生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一文,对于自己从小如何开始读书,对读书的认真态度,一直讲述到如何渐渐从前人的思考中受到启发,不断探索印证自己的观点。之后有顾颉刚先生所作自序,亦是他的一篇自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顾颉刚的“疑古”思想的发端和他严谨认真的治史治学态度。读过之后,笔者有几点感慨如下。

第一,历史是需要多读书,多思考的。每一部著作都离不开长久的思考与积累,有其深厚的渊源可寻。顾颉刚先生在文中提到自己“从小就喜欢乱翻书”,且家中各类书籍不少,“我祖父研究《说文》和金石,室中放着许多古文字学书。我的父亲为了应书院的月试,多作诗和律赋,室内多文学书。”他的叔父喜欢治近代史,也有不少史书,顾颉刚在上私塾时每天放学回来就偷偷看这些书,渐渐受到了各方面的启发。由此感到读书应该是多方面的,正因为是学习历史,更应全面。顾颉刚先生在随后的自序中提到他对于历史的最早认识,令人颇有亲切的认同感,是幼时祖父母所讲的故事传说等。“祖父所讲大都属于滑稽一方面,如‘诸福宝(苏州的徐文长)’之类;祖母所讲则大都属于神话一方面,如‘老虎外婆’之类。”他提到“祖父带我上街,或和我扫墓,看见了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必把它的历史讲给我听,回家后再按着看见的次序写成一个单子。因此,我的意识中发生了历史的意味,我得到了最低的历史的认识:知道凡是眼前所见的东西都是慢慢儿地积起来的,不是在古代已经有,也不是到了现在刚有。这是使我毕生受用的。”

文中提到当他感到家中藏书无法满足知识欲后,便去买书。在挑选书籍的过程中,又学会了看书籍目录,并对此产生了兴趣,知晓了如何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籍。甚至通过书目开始了对资料的归纳整理。通过编《清代著述考》,半年写成了二十册,将清代学者的学问方向及其作出的贡献大致摸了一个底,看清楚了近三百年来学术思想的演进。读过之后,感到顾颉刚先生对待学问是极认真细致的,这样的由兴趣发端进而认真的去做一些整理工作,对于我们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很有启发的。之后顾颉刚结识了胡适先生,两人通信交流,顾颉刚先生逐渐接触到了前人古人的批判思想,开始有了自己的一系列想法。现在看来,每个价值重大的发现或学说的提出,都是一步步得来,而且知识是环环相扣的。

第二,对历史的态度必须是严肃认真又负责的。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自序中一开始就提到“两年前,我在《努力周报》附刊的《读书杂志》里发表辨论古史的文字时,朴社同人就嘱我编辑成书,由社中出版。我当时答应了,但老没有动手。”这样的原因只是“只因里面有一篇主要的辨论文字没有做完,不能得到一个结束;我总想把它做完了才付印。可是我的生活实在太忙了,要想定心研究几个较大的题目,做成一篇篇幅较长的文字,绝不易找到时间,这是使我永远怅恨着的。”另外他讲读别人做的书籍时,最喜欢看他们带有传记性的序跋,因为看了可以了解这一部书和这一种主张的由来,从此可以判定它们在历史上占有的地位。可见看书先看序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件事。

他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老实说,我所以有这种主张之故,原是由于我的时势,我的个性,我的境遇的凑合而来。我的大胆的破坏,在报纸上的发表固然是近数年的事,但伏流是与生命俱来的,想象与假设的构造是一点一滴地积起来的。我若能把这个问题研究得好,也只算得没有辜负了我的个性和环境,没有什么了不得。若是弄得不好,不消说得是我的罪戾,或是社会给与我的损害了。”

用顾颉刚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对于自己的地位有了这种的了解,所以对于自己的见解(给一般人诧为新奇的)常以为是极平常的,势所必然的,他只顺着自然的引导,而自己无力于其间,“誉我和毁我的话都是废话而已。”但对于赞扬或诋毁的人,他也不嫌怪,因为他们只见到他的主张的断面,而不能深知道他的个性和环境。

在《世纪学人自述》中,也载有顾颉刚的一部分,是除《古史辨》自序后他的又一自传,从先生的自述中,可看出他是个性格有些矛盾的人,而矛盾的性格或许恰恰促成了他的学术生涯。他对于自己性格的分析是强烈的责任心、同情心以及知识欲,他在自述中写道他对于自己的认识是,要过的生活只有两种,“监禁式”即关在图书馆和研究室里,没有一点人事的纷扰,或者“充军式”即到各处地方去搜集资料,开辟学问的疆土。

第三,是对于学习、学问的态度。并不是浑浑噩噩无所谓的,而是认真思索,找定一个明确的方向。感触较深的一段是“我以前对于读书固极爱好,但这种兴味只是被动的,我只懂得陶醉在里边,想不到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我的意志驱遣着,把我的意志做它们的主宰。现在忽然有了这样一个觉悟,知道只要我认清了路头,自有我自己的建设,书籍是可备参考而不必作准绳的,我顿觉得旧时陶醉的东西都变成了我的腕下的材料。”最初也有普通的想法“当我初下‘学’的界说的时候,以为它是指导人生的。”而且“学了没有用,那么费了气力去学为的是什么!”,但是“但经过了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

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最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决是成功的根源。”这一段现在看来是讲出了顾颉刚能取得后来学术上成就的根源吧。怎样去作学问,看来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另外,在自序的后面,他提出了三点。主要是讲:第一,书的性质是讨论性质而不是定论的性质,而且里面也有错误,但是为了保存当时讨论的真相,所以不加改正保存下来了,希望后来看到的人能够切实批判,不轻信。第二,古史的研究现在刚才开头,要得到一个总结论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他的工作,在于辨证伪古史方面,并不是把古史作全盘的整理,更不是已把古史讨论出结果来。并且“希望大家对于我,能够知道我的学问的实际,不要作过度的责望。”第三,认为这本书序文与内容中都还尚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欢迎对这些问题同样怀有兴趣的人去探索解决。最后提到“总结一句话,我不愿意在一种学问主张草创的时候收得许多盲从的信徒,我只愿意因了这书的出版而得到许多忠实于自己的思想,敢用自力去进展的诤友。”一代大师对于治史治学的勤恳朴素、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谦虚慎重的态度跃然纸上。虽然学术界对于“疑古”与否展开了讨论,意见不一,但是新学说的提出毕竟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开辟了新的史学道路,对于以后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李彦钊(1990-),女,汉族,河南安阳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K

A

1006-0049-(2017)07-0094-02

猜你喜欢

古史自序顾颉刚
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是我的运气不好
关于“歌词文章”——《歌词写作纵横谈》自序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説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可以听,可以读,可以弹——舒泽池自序
古史体例编纂与士人国家观念探源
沉默的尊重
论顾颉刚易学研究的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