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歌”现象探中小学合唱发展的瓶颈
2017-01-29朱加铭
朱加铭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江苏 南京 210031)
何谓“教歌”?本文中的“教歌”是指合唱排中教师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从音高到节奏,从歌词到发声,直到学生完全唱会唱练熟为止。由于歌是一句一句教出来的,所以,笔者称之为“教歌”。那么“教歌”有哪些特点呢?
其一,教歌的目的
往往是为了一个活动的需要临时集中学生进行集训,尽快地把歌学会以能够登台表演。
如某学校纪念“一二·九”进行的合唱比赛,这时就需要有人去“教歌”。
其二,教歌的对象
识谱、演唱的能力较低。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学生很难拿到谱子就开始视唱,因此,只得采取一句一句教的办法,把各声部的旋律都教会,最后进行合成。
其三,教歌的周期
教歌的周期是短暂的,很少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训练,往往一个活动结束,教歌也就结束了。
“教歌”是好是坏呢?
正是因为教歌的对象基础薄弱,练习的时间短,所以不可能先唱谱再唱词,因此,教歌是绕开“识谱”直接教唱词的。常常出现跑调跑音的现象。如果要求再高一点,特别是变化音稍多的多声部作品,由于难度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结果一定是不甚理想的。因此这种教歌的方式只能应用于简单的单声部歌曲教唱,对于复杂的合唱教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既然教歌有这么多的弊端或者不足,为什么还有很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排练合唱时还停留在教歌的层面呢?这需要从目前的中小学合唱生存和发展的状况谈起。
一、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合唱团,以笔者所在地区初中学段为例,应该说从上级领导以及政策层面是支持合唱的发展的,但是在学校具体训练的时候却由于学业重等原因很难保证时间。也就是说,合唱队刚刚进入一个好的状态就面临解散的尴尬局面。当面临地区举行合唱比赛时,只好匆忙上马,也许短期内会有一个提升,但是学生最终的音乐表现力很难有大的提升,另外,密集的加班加点也使学生苦不堪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音乐、对合唱的兴趣。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上的缺憾
照理说,初中学段的学生经过小学6年的音乐课教学进入初中应该能正常识谱了,但是现状堪忧。关于识谱在合唱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学院吴灵芬教授在2002年时给她的老师郑小英的信中写道:中国只有彻底学习五线谱,合唱才会有质的提高。前些年正好是教改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老师们不是在给学生打音乐基础,而是在“表演课”。目前,外界对这场改革颇有否定之意。我个人觉得,这次教改是否成功或者失败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教革我们收获了什么,我充分意识到之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过于注重形式上的丰富,过于关注学生的兴趣,严重忽视和淡化了音乐基础教学。我们的学生依然没有大范围学会读谱。正是由于读谱的缺失,导致了大部分中小学合唱团的排练仍然停留在“教歌”的层面。
三、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素养亟待提高
一个好的学生合唱团,他的指挥必定是优秀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合唱指挥必定是个好的音乐教师,但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却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合唱指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合唱指挥的专业性很强,而我国中小学音乐老师往往毕业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非正式的音乐学院),合唱只是大学时的一门选修课,并没有正式列入课程。可能毕业后这类学生教声乐、器乐或者乐理都是得心应手的,但是对于合唱指挥这一课程来说却是十分陌生。即使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很多一线教学的教学手段和经验,但合唱指挥却是一个集多个音乐要素为一体的工作,一个合格的合唱指挥至少应具备以下能力:一、较好的研读分析多声部乐谱的能力(五线谱)。二、必须要精通一门乐器,以钢琴为最佳。三、精通合唱团声音的训练(有别于独唱)。四、指挥动作:省、准、美。五、音乐作品二度创作能力,除了完成谱面上的表情记号,还需要有指挥自己的二度创作。六、较强的音乐驾驭能力和现场教学能力。合唱团人多,声部多,排练时指挥一定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七、精通和声,具备一定的合唱改编能力。八、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如果音乐教师没有经过全面深入的学习和较强的领导能力,是很难具备一个合格的合唱指挥的要求的,如此贸然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来,注定只会出现“教歌”的现象。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作为高雅音乐范畴的合唱显然是促使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在合唱团中除了学到音乐技巧,更能够学到“自己在合唱团中的地位”“懂得尊敬老师,懂得有礼有节地与其他同学人合作”,“在排练和表演中克服困难树立自己的信心”,“在多声部合唱中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只要“教歌”依然存在,合唱教学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教师们应在平时音乐教学中做好音乐基础普及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勤学苦练提高自身合唱指挥素养;争取家校各方支持保证合唱的训练时间,如此方能带领学生们走进合唱之门,以突破合唱训练中“教歌”这一瓶颈。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陈巧姑.童声合唱辅导与指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