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革新者
——论影响德彪西音乐形成的外在因素
2017-01-29谢林纳
谢林纳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音乐的革新者
——论影响德彪西音乐形成的外在因素
谢林纳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在十九世纪通往二十世纪与现代音乐之间,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它比其它的艺术流派存在时间较短,就像一道彩虹划过,在西方音乐史上留下了炫彩的一笔,让人印象深刻。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最早被梅西安所发现,梅西安为德彪西的音乐成就在音乐界中的地位作了重新的定位。德彪西的作品无疑是独特的,他带给我们的东西就像出现在荧幕上叠印那样,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人欣赏音乐的角度也在不断变化,一些作品重新受到重视,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德彪西一步步创作了这些独具风格的作品呢?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音乐,我将从德彪西学习音乐的历程以及影响他创作风格形成的某些外在因素谈起。
印象主义;德彪西;音乐风格形成因素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形成历程
德彪西并非出生在音乐世家,他的父母是法国一个小镇上—圣日耳曼的一对平凡的农民,经营着自家陶瓷店的小生意。德彪西的父亲与19世纪下半叶的大多数人一样,他热爱轻歌剧。小德彪西,这位歌剧《佩雷亚斯与梅丽桑德》的未来作者,最初接触的音乐艺术就是歌剧《军中女郎》,这不得不感谢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之后德彪西一家移居法国,这时的德彪西开始真正踏上学习音乐的道路,在戛纳期间他开始接触钢琴,遇到了愿意资助他并教授他钢琴的莫泰夫人,无疑小德彪西的音乐天赋与才华是被老师认可的,之后他顺利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他专业艺术的生涯。德彪西是一位性格复杂,个性矛盾,喜爱标新立异的敏锐的艺术家。不管是在音乐创作上还是其它方面,他都是一个极难相处的人。他叛逆的性格,在音乐学院的十二年间并不好过,但是他在这里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无论是钢琴演奏还是作曲技巧都是在这些岁月中磨练成长,成为“朦胧的印象主义风格”之形成的一个重要铺垫。他的反叛思维无处不在,他喜欢探索各种新颖的乐思,特别是一些不符合传统的和声音响组合和音色效果,也对老师提出诸多尴尬的问题,自己却不以为意,因此也令一些老师对他产生反感。德彪西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大师,他当时为了谋生在做家庭教师,这种学习与工作的兼顾使得他可以游历各国,特别是在意大利和俄罗斯游历时对他音乐创作影响最大。
在俄罗斯兼职期间无疑是德彪西最愉快的时光,他所服务的俄国富孀梅克夫人非常赏识他,他们游历各国,让年轻的德彪西扩展了视野,并且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到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精髓。因此不少学者坚持认为,德彪西的两次俄国之旅,在德彪西形成自己音乐风格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对他影响最为深刻的应该是俄国“强力集团“中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他重视从民间吸取音乐养分,同时也不排斥对西欧传统技巧的继承和东方民族音乐因素的采用。这些思想对德彪西的音乐创作起到最初的启示作用,他看到了俄罗斯民族乐派创作手法中优秀的一面,也吸取了他们的教训,所以他之后选择了一条不相同的路。
二、多元艺术文化对德彪西的影响
(一)对浪漫派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从德彪西开始的,“印象派“一词最早在绘画领域出现,以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为代表,而“印象主义”这个词被沿用下来。“音乐中的印象派”在浪漫主义后期艺术家李斯特﹑肖邦等人的音乐创作中已有了印象派特点的先兆,但在德彪西时代得到了繁荣发展。
从音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来看,可以在浪漫主义音乐家作品中找到很多印象派音乐风格的痕迹。如肖邦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浪漫曲》﹑瓦格纳的乐剧《莱茵河的黄金》中一些新颖的音响组合,表现雾气缭绕﹑朦胧隐约的感觉。还有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李斯特的《鬼火》﹑《艾斯特别墅的喷泉》等音乐作品中对光和色的处理以及创作技法上都具有明显的印象派音乐风格的特点。可以说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出来的这些印象派特点对之后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有启蒙的作用。印象派代表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等人是在浪漫派音乐传统上推陈出新,他们采用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形式,但是从题材内容和角度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浪漫主义时期强调诗与音乐的结合,形成了艺术歌曲,而印象派音乐注重用器乐来表达一种朦胧美的意境。具体点说,印象主义并不追求表现很深的感情或叙述一个故事,而是唤醒一种情调﹑一种转瞬即逝的情绪,它是浪漫主义直率﹑深刻表现的对立面。
从旋律调式来看,随着19世纪繁荣与发展,作曲家们不断地追求创新,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已不能满足音乐家们的所要表达的音乐思想,所以出现了色彩性和声与模糊调性的广泛使用以及独特的东方音乐在欧洲音乐圈中产生的影响,这些都对德彪西今后描绘“印象主义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二)东方音乐氛围的影响
在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热衷于对东方文化的追求,在德彪西生活的时代,作曲家们开始了一股创作东方风格的潮流。德彪西虽然没有去过东方,但在充满东方文化的氛围影响下,他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文提到过他在学生时代曾去过俄罗斯工作,他非常迷恋俄国的“强力五人集团”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人的音乐,他们作品中特有的东方色彩和神韵深深吸引着他。比如穆索尔斯基使用非功能性的和声进行,套曲《没有阳光的日子》中的《懒散而吵闹的一天已经过去》,吸引了德彪西的注意,他把其中一个节奏型借用到了自己的《云》作品中。俄罗斯作曲家在创作中搅乱节奏﹑推迟结局﹑模糊或避免音乐分段等创作手法都使德彪西大开眼界。另外,日本画家北斋的画《浪》被德彪西作为作品《大海》的乐谱封面﹑日本漆器上的金鱼带给德彪西创作《金鱼》的灵感,还有模仿来自印尼的甘美兰音乐的曲子,运用五声音阶创作了独有德彪西异国情调的印象派作品《塔》﹑《云》等代表作。德彪西善于发掘和学习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音乐,包括神秘的音阶﹑对位法﹑泛音的应用等,并把这些不同于欧洲的音乐形式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充满无限遐想。
(三)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音乐同受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前者是在文学上的体现,后者是音乐上的体现,是开启20世纪现代音乐大门的重要流派。德彪西18岁时开始接触到象征主义诗歌,经常参加艺术家们的聚会与许多知名大家们交谈,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马拉美和魏尔伦。在那个年代,马拉美被认为是象征派的领袖,他宣称:“诗歌应该用虚幻的词句以故意营造的朦胧的方式暗示不明说明的事物。”它对德彪西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这也正是印象主义音乐所表达的美学特征。其实一直以来音乐与诗歌的联系最为紧密。诚如魏尔伦所说:“诗歌首先应该是音乐。音乐将诗歌的历程展示给我们看。没有音乐素质,诗歌只是分行的散文。”所以音乐一直都是阐释文字的最好表现方式之一。为了表现马拉美宣扬的“暗示性和奇特的表达方式”,“瞬间印象”的捕捉与呈现,作曲家在旋律﹑和声﹑配器等方面作大胆的尝试,采取不同于传统音乐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
德彪西的首部代表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就是根据马拉美同名诗歌所改编的,这部作品最大的新颖之处在与它的诗意本质,诗人创造了一个梦幻与现实结合的诗境,以一个睡意朦胧的心灵再现物象,诗人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氛围情感,让人揣测,唤起一种梦幻的感受,这点诗人表现的很成功。
德彪西受马拉美的邀请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的配乐,也是他接受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艺术原则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基本确立了印象主义风格。《牧神午后前奏曲》的形式是德彪西创作新观念的典型体现,他弃用古典的呈示部,拒绝缜密的发展部,加强围绕主题的即兴性。他力求用音乐去自由解说诗中的含义,他的音乐力求唤起“在午后热浪中掠过牧神脑际的希冀与渴望的那一连串的情景。”既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又描绘出了光与色彩的美感,堪称一部伟大的作品。
总之,一种艺术风格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它总是会联系到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其它相关的姊妹文化。德彪西就是处在那个时代的人物,通过自己的天赋在法国精致文化的熏陶下,他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之路。虽然印象主义音乐形成的美学较为狭隘﹑作曲家创作也较为单一,不像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那样有规模和感染力,但是它是最具有幻想力的音乐,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听体验。自经过德彪西对印象派音乐风格的确立及受他影响的作曲家们的努力,带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在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为之后的现代音乐奠定了发展之路。
[1]龚岳萍.倾听阳光的脚步声-对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研究与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吴亚娟.象征主义诗歌对印象派影响研究—以德彪西、拉威尔的两部作品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0.
[3][法]让·巴拉凯.德彪西画传[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J60
A
谢林纳(1991—),女,汉族,湖南耒阳市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