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孔子音乐思想

2017-01-29

黄河之声 2017年6期
关键词:乐教仁爱之心儒家

严 盟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浅谈孔子音乐思想

严 盟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孔子是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学派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音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儒家“仁”、“德”、“礼”思想基础出发,对孔子乐教思想、音乐美学思想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其音乐思想的来源。

孔子;音乐;音乐思想

孔子是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学派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在当时,并对后世音乐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他的音乐思想建立在仁、德、礼的基础上,以“中和”的审美视角看待音乐,将音乐视为教育人的手段,并认为音乐有教化和交际功能,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统治阶级利益产生巨大作用。

一、孔子音乐思想基础

仁、德、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精神内涵,仁和德是从内在控制人的思想行为,礼是从外在约束人的行为礼仪,在音乐上,孔子提倡将仁、德作为奏乐的前提,将礼作为奏乐的目的。

(一)仁

仁爱思想是儒家核心价值观之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将仁视为为人处事的首要标准,在孔子的许多论述中都可以看到关于仁的讨论,如“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①、“里仁为美厂择不处仁,焉得知?”②等。孔子也十分推崇仁义,认为仁是社会的轴心,人与人相处要常怀仁义之心。在音乐方面,孔子也将“仁”学思想内涵放在首要位置,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意思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奏乐有什么用?足以看出,孔子将仁爱之心放在第一位,礼和乐都因仁爱之心才有意义。

(二)德

在孔子思想中,德是指人内在的良知和羞耻之心,是人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人们通过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④意思是,从歌唱出发,规范人的行为礼仪,实现教育人成为有德之人,可看出,音乐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把音乐看作陶冶情操的手段,将德视为作乐的最终目的。

(三)礼

在孔子看来,“礼”和“乐”是统一的,“礼”是指各种社会制度,礼仪规章,“乐”指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礼”可规范“乐”,“乐”体现出“礼”的规格,前者为形式,后者为内容,二者相辅相成,根据《周礼·春官·小胥》载“正乐县⑤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⑥,周代,将钟磬等乐器悬挂于架上,用以区分不同等级身份的人,用乐器数量的多少来划分阶层等级和身份地位,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孔子希望以”礼乐“的方式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二、乐教思想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创立儒家思想,在音乐教育方面,他率先提出乐教思想,并践行一生。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⑦,为中国音乐教育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美育

孔子是我们国音乐教育领域中,美育思想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据《论语·述而》载,孔子听《韶》后的感受:“予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⑧说明孔子已具备音乐审美意识,食肉是为满足生理需求,听音乐是为满足精神享受,上文提到孔子评价其为尽善尽美的乐舞,孔子在跟学生谈感受时提到《韶》,其实是给音乐制定一个审美评价标准,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二)智育

音乐可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增长知识,具有智育功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⑨学习诗乐可以培养人乐观向上的心态,给人带来审美体验,加强人际交往,教人树立长幼尊卑的思想观念,提高人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因此,孔子极力倡导以诗乐达到智育目的。

(三)德育

孔子在“礼”、“仁”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的“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⑩意思是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政”,百姓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斗星一样围绕着他,比喻统治者受人爱戴。在音乐方面,孔子依然视德育为基本乐教思想,《论语·为政》中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⑪,孔子以“思想纯正”来概括整部诗集,证明他极其重视音乐对人德行的影响。

三、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将音乐视为陶冶情操,改变社会风气,实现政治思想的一种手段,对音乐的审美标准提出要求。

其一,孔子认为音乐不仅要表现善,还需体现美,根据《论语·八佾》的记载,“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是赞颂周武王灭商的大型乐舞,其中显现出极不和谐气氛,与孔子“仁政”的思想不符,因此是不完美的。

其二,孔子提倡“中和”的音乐,反对过与不及,认为音乐情感表现应是平和的,有节制的。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他认为音乐是陶冶情操、修生养性的工具,应适度表达情绪,不然会过犹不及,产生反作用,这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契合。此外,孔子在《论语·雍也》中也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质(形式)大于文(内容)的音乐显得空洞,缺乏内涵,文大于质的音乐显得朴素,没有活力,要中和文和质,音乐才能内外兼修。

孔子的音乐思想紧紧围绕着“仁”、“德”、“礼”三方面展开,强调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将“尽善尽美”、“中和”作为音乐审美重要标准,孔子认为音乐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现实社会中有教化、交际、维稳等功能,在“仁”和“德”的基础上,音乐应发挥其“礼”的作用,以礼乐维护统治者地位,实现自己“天下有道”的政治思想。

总之,孔子一生对齐家、治国、平天下兴趣浓厚,为实现其理想抱负,提出了一系列想法,这些思想在音乐领域产生了积极作用,并形成一套具有儒家特色的音乐思想,它们对我国社会稳定、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注释:

① 《论语•颜渊》

② 《论语•里仁》

③ 《论语•八佾》

④ 《论语•泰伯》

⑤ “县”通“悬”,悬挂的意思

⑥ 《周礼•春官•小胥》

⑦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⑧ 《论语•述而》

⑨ 《论语•阳货》

⑩ 《论语•为政》

⑪ 同上

[1] 刘蓝.诸子论音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8.

[2] 修海林.中国古代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2.

猜你喜欢

乐教仁爱之心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教师的仁爱之心——怀念我的导师李晋瑗教授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