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之审视
2017-01-29慕婧
慕 婧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2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之审视
慕 婧*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2
本文以当今全球环境危机为引,探究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现代性根源,从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和技术理性的过度张扬两个方面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是人类的生存危机,后现代主义从批判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新构想,即通过批判主体性、塑造生态科学观和发展稳态经济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主体性;技术理性;稳态经济;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直在探讨并将永恒探讨下去的重要命题。当前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意识形态,把人类共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注和重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尤为迫切。人类只有实现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上的根本性变革,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谋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批判,对人与自然由于人文主义所造成的疏离与对立的批判,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现代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失调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所需主要依赖于自然界的自动提供,处于完全依赖于自然的状态。同时,由于人类对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缺乏认知,于是他们便选择把神秘的因素注入到自然背后,把自然视为某些神秘力量的化身,自然对人类而言是无穷的主宰,他们顺从自然,敬畏自然,祈求得到自然的恩赐与庇佑。之后,虽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有所提高,不再完全依赖于自然,但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仍然带有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人与自然尚处于平衡之中。但是,随着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人开始了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与破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主客体关系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失调
关于主体客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对它们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是一种提倡个人自由解放的人文主义。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对人的理性的推崇取代了对神的信仰,包括一起外在权威在内,任何事物都要以理性为判断依据。而人是理性的主体,是万物的尺度,人成为世界的中心。在笛卡尔时期,他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他认为理性能够摆脱一切传统的束缚及影响,高扬人的理性和主体性。黑格尔指出,“人有权把他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中,因而使该物成为我的东西;人具有这种权利作为他的实体性的目的,因为物在自身中不具有这种目的,而是从我意志中获得它的规定和灵魂。这就是人对一切物据为己有的绝对权利。”转引自成晓曼:《试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载于《理论研究》,2006年第7、8期,第23页。
他们这种强调人的中心地位、把主体性原则绝对化的思想,使主体获有对客体至高无上的统治权,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人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种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所确立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财富的过程中,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没有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反而导致了自然对人的报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二)技术理性的过度张扬:人与自然关系失调
主客体关系的打通,对世界的有效征服必然要诉诸科学与技术的规导。
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扩张,使人成为自身主宰,把人类带到了与自然相抗衡的境地,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使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人类为实现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求,借助于技术理性,凌驾于自然之上,把自然当作能够任意蹂躏的对象,无限制地进行掠取和破坏。但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自然以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给予人们警告。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凸现出来。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承接发达国家重污染产业的转移和大力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不仅如此,还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由此人们必须正视环境问题,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想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对自然的原有态度,必须改善和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后现代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协调
全球性生态困境乃至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是人类认识自然理念和观念的危机。在现代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为何会产生这种危机?根源还在现代性自身当中。用韦伯的著名论断来概括现代文明的演进,乃是一个世界的祛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自然的祛魅”释义为“否认自然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这是现代文明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根源。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寻求一种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后现代主义从批判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为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新解读。
(一)主体性批判:重塑人与自然关系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反对现代主义对人类主体的设计以及对主体的形而上学构造,反对意识形态主体的存在。尼采认为,这种建立在“主体性哲学”基础上的人文主义使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疏离甚至是对立,它使人成为了科学知识的附属品,忽略了人的情感和意欲,抹杀了人对生活的审美。后现代人强调一种家园感,其他物种在他们看来是具有自身经验、价值和目的的,他们同这些物种之间也有着一定的亲情关系。他们把对人的福祉的特别关注与对生态的考虑融为一体。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任一事物或是任一个体,都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有机体,这些有机体之间不仅具有他们内在的联系,又都具有一定存在的目的。“事实上,可以说,世界若不包含于我们之中,我们便不完整;同样,我们如不包含于世界,世界也是不完整的。”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111年版。
因此,我们对待人与自然就要从这种有机整体性思维方式出发。另外,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彼此依存的意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是不可分割的,是融为一体的,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生态问题,只有具备这种后现代观念,我们才会拥有一种家园感,借助这种家园感和亲情感,后现代人才会在交往中获得享受和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
(二)生态科学观:人与自然关系之构想
生态科学是一种与现代分析科学的认识论模式完全不同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生态学家通过分析达到一种更广阔的目标。正如尤金·P·奥德姆所说:“任何一个层面上的发现都有助于另一个层面上的研究,但决不能完全解释那一层面发生的现象。当某个人目光短浅时,我们可能会说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许,阐明这种观点的更好的方法是说,要理解一棵树,就必须研究树所构成的树林和构成树的细胞和组织。”转引自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生态价值观进行了正面挑战,对其所倡导的人类自命不凡的主张予以沉重的打击。
在整个世界生态系统中,人类只不过是众多物种中的一个,有自己的位置,在宇宙众多物种中,人类既不比别的物种优越,也不比别的物种更坏。反观今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根源主要在于我们以自身为主体、驾驭和奴役自然的价值观念。所以,要想解决生态危机,必须通过价值观的改造,使人彻底改变自身观念,融入自然当中,使人类、社会与自然成为一个整体。
(三)稳态经济:人与自然关系改善之取向
“所谓稳态经济就是一种使人口和人工产品的数量保持恒定的经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2011年版无论经济还是有机体,生存的前提条件都是从环境中吸取低熵态物质—能量,把高熵态物质能量排放到环境中。后现代哲学家指出,为了给未来预留出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了防止有感觉的次人类物种数量上的减少或灭绝,就应该限制以地理和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欲望。因此,就需要确定一个最佳增长规模,而这个增长规模是相对于生态系统的最佳规模。
后现代自然观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由于受“消费主义”的错误引导,对现有的有限资源进行过度开采,对整个自然界的过度消费使其面临着巨大的过度消费压力,后现代“稳态经济”理论是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目标,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更新与同化的平衡状态。“稳态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全面优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了确保人类可以享受自然的关怀并获得自身健康,我们必须实现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生产生活中时刻注重保护现有生态环境,把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和损害降到最低,最终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后现代思想家认为实现增长型经济向稳态经济的转变,就是一个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可取性方案。
[1]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3]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南开学报,1999(3).
[6]成晓曼.试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研究,2006(7,8).
[7]扈志东.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人与自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
慕婧(1988-),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X
A
1006-0049-(2017)11-0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