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2017-01-29赵艳芳

山西青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阵地马克思主义思想

赵艳芳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赵艳芳*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新时期,高校必须要把握大势,创新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做到准确定位、责任到位、三位一体,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守好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迈上新台阶。

马克思主义;阵地;高校;使命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是其本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高校的生命线,也是高校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

一、高校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阵地意义重大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对于高校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办什么样的大学。从根本上来说,办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也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使命是什么的问题。综合当前各种观点,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大学教育的使命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不谋而合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无产阶级的革命和自身解放,科学论证社会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归根到底它所追求的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二)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种思潮也泛滥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高校可以说是各种思想和文化汇聚的地方,各种价值观念、思潮在这里相互激荡,对于正处于价值观确立关键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产生了一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讲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下,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意识和崇高道德修养的大学生,就必须要始终坚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自觉抵制各种腐朽和落后思潮的冲击,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进步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高校拥有党校、干部学院等其他组织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与党校等其他其他组织不同,高校拥有“三支队伍”:党委宣传部、团学部门、思政教师队伍,集宣传、教学、科研于一体,既有宣传部门、团学部门的宣传活动,又有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提供了充分的组织保障。党委宣传部在校党委领导下,负责理论武装、宣传舆论导向、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团学部门主要负责全院学生的思想教育,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根据上级和学校的要求,对全院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进行集中而系统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这“三支队伍”各司其职,共同推动了高校的思想宣传工作,为高校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提供了组织保障。

概括地来说,高校可以说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只要高校能够牢牢地坚守住马克思主义这一阵地,才能顺利推动全国的思想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高校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任重而道远

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方面可以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宣传工作,但是思想宣传工作是没有终点的,永远都是在路上,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永无止境,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任重而道远。在当前环境下,高校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认识上的缺失

认识上的缺失主要是指有的高校对于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顶层领导者的角度来说,更加重视业务上的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相对比较忽视,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而未上升到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从基层宣传者的角度来说,对于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往往导致了行动力和执行力上的不足。

(二)行动力的不足

行动力的不足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力度明显不足,没有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之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师生价值观升华的重要作用。思想宣传部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做到接地气,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实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任课教师更多地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而没有上升到价值教育的高度,没能理解思政课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

(三)机制的不健全

当前,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宣传方面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上,虽然有“三支队伍”为其保驾护航,但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工作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相互配合和有效的协同工作能力,难以形成合力。

三、把握大势,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新思路

(一)准确定位,树立阵地意识

各类高校必须要准确界定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门学科来建设,更要上升到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仅是各个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更是我国意识形态构建的核心与实质。因此,各高校必须要树立起阵地意识。马克思主义对于各高校而言是一块必须要坚守的阵地,能否占领并牢牢坚守这一阵地决定着高校的生死存亡。高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条生命线,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上升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责任到位,增强责任意识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阐述同样适用于高校。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就必须要肩负起守护马克思主义这块神圣土地的责任。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从校党委到院党委,再到基层的各个支部分梯次落实责任、细化责任,做到有土必有责;建立健全思想宣传工作机制、监督反馈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实现守土必负责,守土必尽责。

(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工作,净化社会思想空气,这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的工程,它的成败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同样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并不单纯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需要的是各个部门的协同和相互配合。

高校区别于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等其他阵地的优势就是拥有“三支队伍”——宣传部、学工部、思政教师。这三支队伍的工作是各有其特点、各有侧重,但差异中也有共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是三者的共同使命。当前,要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新思路,就必须要把这“三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努力构建合力,形成宣传部门、团学组织、思政队伍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局面。

(四)紧跟时代,创新方法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知识、捕获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所以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渠道也主要是进课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面对这种变化,高校必须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的新方法。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走进课堂,更要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网络。因此,各高校要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博客、微信等互动平台,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可信、安全的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1]靳翠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5(9).

[2]唐未兵.高等学校的职责使命[N].光明日报,2016-01-20.

赵艳芳(1986-),女,山东滨州人,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教师。

G

A

1006-0049-(2017)11-0221-02

猜你喜欢

阵地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