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与生活: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湘西情“清明歌会”研究

2017-01-29黄斯琴

北方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对歌歌会丹青

黄斯琴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湖南 吉首 416000)

歌唱与生活: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湘西情“清明歌会”研究

黄斯琴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湖南 吉首 416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欧美文化开始慢慢侵蚀我国文化,随着国人越来越注重二月十四的情人节,而忽视七夕情人节的同时,我在想,是欧美文化太强大了吗?它是那么优秀以致我国传统文化在逐渐消退……纵观历史可知,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过去一百年里急剧消亡,不能只怪侵略和商业文化,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没有保持住自己的固有文化。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从而来弘扬传统文化。本文仅是笔者在文化生态视野下来研究湘西情“清明歌会”。

化生态;湘西风情;清明歌会

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方面,与韩国、越南、印度相比,中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为在当代社会中,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的传统受到来自各种文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喜欢和重注外国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毫不在意,甚至一问三不知。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借以民族文化的魅力来认识传统文化的涵义,从而促进人们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丹青“清明歌会”分析及其文化意义

(一)丹青“清明歌会”文化语境分析

从“语境”即“文化生态”的角度,对“清明歌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下状况做出把握。

“清明歌会”文化的承载主体主要是以吉首市丹青镇为中心的苗族群体。歌会这天歌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相约于清明河畔。丹青镇是民间‘丹青对歌’的主要场所,一年一度的丹青清明歌会飙歌就是以清明河为背景,见证了从元朝初年历经四个世纪的传统民俗文化和节庆习俗风格,苗歌是湘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产生活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关于丹青清明歌会,《湘西民族风情·岁时节令》记载的《清明歌会》可以追溯到元朝初期元太祖时期。为了纪念为百姓疾苦而被杀死于柳树下的好心人韩世忠,丹青的典故由此而来。从此每逢清明时节,当地苗族人民聚在在丹青寨附近的河畔,男女老幼都会头戴帕子,插上一支杨柳枝,以纪念对恩人的哀思,举行歌会,成为今日的清明文化的起源。例如说,每个人头上插着青幽幽的柳条或者带着长柳条编织的柳条帽,不管您是远方来客还是本乡本土的,也不管您是知识分子还是农间大妈,只要是有心参加清明歌会的,当地人都会为您准备好柳条插在您的头上。而递给您柳条的双手或许是双稚嫩的手、又或许是双茧迹沧桑的手,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手,她们传递柳条心是虔诚的、她们的眼神是无欲的、他们的笑容是灿烂的……他们中间已经很少人能说出为什么要在帽子上插柳条戴柳的原委了,但是,作为一种信仰和风俗,这样的形式保存并且传承了几百年。我们已经不可能还原清时期的“清明歌会”场景了,也许随着时间的演变清明歌会的表现形式在历经漫长的历史的洗礼中发生了改变,但是丹青人民寄托哀思的愿望没有改变,表达的亲情和欢乐的情绪没有改变。

湘西人民能歌善舞,对歌更是湘西丹青苗族的传统。每年清明节人们便相约来到清明河畔,举行“丹青清明歌会”。 无论男女皆盛装来对歌、听歌,由此可见湘西丹青歌会是苗家人以原生态的艺术,传承着对恩人哀思的节日盛会,是苗族人民真情传递的方式。苗歌的调子,主要可以分为“坡头腔”和“圆喉腔”。前者高亢、上扬,多是在坡上,放开喉咙,以天地树木为听众;后者低沉、轻缓,适合诉说心事,或者排解忧伤。

(二) 丹青“清明歌会”结构分析

对“清明歌会”的基本要素、具体场景以及与丹青苗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做出分析。

清明歌会的基本要素包括:沿河民间对歌、民间民俗表演、民间工艺成果展示、民间文艺表演等。

沿河民间对歌,主要是关于生产生活等与日常作息息息相关的文化体现,主要包括:(1)盘歌、歌颂新生活;(2)苗族鼓舞,包括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3)情歌对唱:包括吊角楼对歌,花桥对歌,河边对歌;(4)劳动歌:包括采茶歌,锄草歌,耕田歌。沿河民间对歌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联系的,是一辈又一辈的湘西人沿袭和传承下来的,符合了当地山峦众多,沟壑起伏的地理环境,也是当地人民由于交通闭塞而进行的一种消遣时间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丹青对歌又被赋予了活动宣传的重任,如《如何识别假钞》的民歌,上级有什么文件指示,编成通俗晓畅的歌曲,老人小孩都能上口,村支书要讲话动员,歌唱得好响应的人也多, 2008年湘西苗族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鼓舞,是广泛流传于湘西的特色地方舞种,湘西苗族鼓舞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等县。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苗族鼓舞的起源和发展与当时盛行一时的鼓有关,借鼓的潮流得以丰富和提高,才会保留这种形式至今。同时苗族鼓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至成为独特的苗族鼓舞文化,记载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变化的过程。湘西苗族鼓舞在发展过程中受多种音乐元素和生产习惯影响,衍生出风格独特、清丽、明快的苗族鼓舞动作。在音乐的衬托下,舞者配合手脚,舞动全身,做到手眼相随、形神具备来表现舞蹈动作,同时在表演时随鼓声表达的情感起舞,鼓点与舞蹈动作相协调,并将日常生产生活融入其中,富含湘西的生活气息,表现各种各样的舞蹈姿态。这些舞蹈特点鲜明,表演者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动作热情。如鼓点处于激动兴奋时,舞蹈的动作幅度会相应加大,反之鼓点低落时,舞蹈动作也随之收敛。

情歌对唱,反映了湘西人民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追求美满婚姻的特殊方式,苗家青年以歌为媒,以歌传情,用情歌对唱的方式寻找心意的对象,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敢唱的不仅是小姑娘,下至牙牙学语,上至耄耋老翁,人人爱歌,个个爱唱。情歌对唱一般分为:心动歌、试探歌、赞美歌、挑逗歌、恋爱歌、盟誓歌、相思歌、团员歌等,将男女最初的心动到爱慕、传情、盟誓,成婚的环节都展现出来,完成一个为媒的过程。除了婚恋方面的内容,对歌也有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歌曲,例如民俗歌曲《楼乎歌》,表现首先是湘西人民的居住民俗,其次是农业生产习俗的歌曲,忙于农活的间歇高歌一曲,也是湘西对歌的表达形式。

湘西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民族服饰饰品、土家织锦、苗族刺绣、锉花、陶艺等,都是丹青歌会上主要展示的民间工艺品。例如锉花,它是湘西苗族妇女用锉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以服饰和日常饰物为主,多以吉祥图案或人物故事为背景,反映出湘西民间美术和剪纸工艺的民俗工艺,苗族大嫂一字排开,或在织机上数线挑花,或摊开长匹粗布穿针引线,姿态娴熟神态自如。除了锉花,苗族的银饰也是极具特色。苗族银饰多制成项圈、腰带等,以蝴蝶、伏羲、龙公龙母的形式出现,如接龙服,从衣服的前胸到后背到袖子、鞋,都是用金丝银线绣成的龙纹,并配以苗族特有的图案银丝挂饰,显得威严庄重,是苗族民间工艺的集大成者。

湘西的民间艺术表演主要以幸福、欢快的节奏下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湘西苗族大多表演苗族鼓舞、上刀山、穿苗服等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有时,在丹青歌会上,男女老少都会即兴跳上一段苗族鼓舞,既娱乐了大家也让自己欢乐开怀。

(三)丹青“清明歌会”参与主体分析

分析歌会的参与者情况,分析苗歌传承人、歌唱者、举办者、策划者、观众以及外来游客在歌会中的角色与主体意义。

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历史可以上溯至上古的九黎、三苗时代,其祖先崇拜可以追溯到其族群认同的战神蚩尤。岁时节日在历史社会的阶段变化的同时,也在调整变换着自己的主题。早期社会里,自然在人们的面前戴着神秘的面纱,人们对自然顺应又恐惧,所以导致了对神灵的祭祀,对自然的崇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将天时回归到自然季节流转的本质属性上来,这种意识上的升华让我们建立了一套新的生活体系,这种新的节日生活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当然离不开节日习俗。“清明歌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塑型过程中,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内涵,更是民众审美情趣、精神信仰、伦理关系、消费习惯的集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空间。

丹青镇素有“苗歌文化艺术之乡”的美称,清明歌会参与者主要是丹青镇周边吉首、古丈、泸溪等地区人三县市十余个乡镇的上千名苗族群众,对歌对的晚了就在这里住宿了,有时碰到强劲对手的还会唱通宵。近年来,丹青歌会一改往年赶集式的节庆集会方式,分别有组织地以村镇为单位,拿出精心彩排的调年舞、九子鞭、狮子登高、巫傩绝技等绝活绝技,真可谓一场苗家的狂欢盛宴。“清明佳节雨倾盆,八方来宾到丹青,苗家美酒自家酿,各位贵客请尝一尝……”湘西山歌王传承人——“苗歌王”陈千钧,他的演唱婉转动听,韵味十足,即兴能力强,是湘西苗歌的主要传承人。歌手以手托腮,你唱我和,一直唱到通宵达旦。唱的人缠绵,听得人痴醉。每年观众多达万人以上,丹青歌会是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

(四)丹青“清明歌会”的文化意义

在苗族文化整体结构中,分析歌会的特征、价值与功能。

近年来,丹青镇利用独有的生态民俗优势打出“水墨丹青”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城郊休闲游等旅游产业稳步发展。随着全市 “三农计划”战略性部署启动实施,苗族群众自力更生,全力发展的劲头也越来越强。总体来说,湘西清明歌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是湘西劳动人民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民俗积累而来,对于湘西清明歌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承发展,是本论文宣传的重要内容,将清明文化传承下去,使这一传统得到发扬和发展,是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清明歌会作为苗族传统的风俗文化,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男女青年交友型集会,逐渐向民族文化展示集会转型。

丹青一个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生态优势的地方,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正在踏上一条双赢之路。 在丹青这样一个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生态优势的地方,谋发展应该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与民俗节庆演绎展示互补互足,让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实现双赢,从而改变苗乡群众们的生活。

二、基本思路

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文化生态整体观中,从把握丹青“清明歌会”的文化背景入手,然后对丹青“清明歌会”的具体内容结构要素作出分析,以此理解歌会的基本状况和运行情况,进而分析歌会的参与者情况,以此把握歌会与苗族民众的关系,最后讨论歌会的特征、功能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在前人调查搜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田野,参与“清明歌会”活动现场。与丹青传承人陈千钧进行细致的访谈,努力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田野材料,为本课题研究及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文献分析法

在对国内古今相关文献及地方名族志和现有不同采集本的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茅古斯资料展开深刻的分析,使研究更为科学。

3.观察法

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四、重点与难点

“清明歌会”的结构要素与特征分析是本课题的重点。对“清明歌会”参与主体的分析,涉及到对不同人群的深入访谈,工作量大,是本课题的难点。

五、主要观点

1.“清明歌会”是以山歌为主要内容的、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它的变革和风格、特色与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及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以苗族歌唱文化为主的“清明歌会”文化传统。

2.“清明歌会“融合了歌唱、旅游、文化传承交流、保护及创新带动其经济发展。

3.“清明歌会“的举办,从一定角度上,依托民族文化传承人、当地政府、教育机构、财政部门以及外来游客的支持。 从而推动其文化的传承,扩大“清明歌会”的影响力。

六、创新之处

1.视角性

本课题从歌唱与生活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湘西丹青“清明歌会”研究为角度探讨苗歌在“清明歌会”的节日中如何运用。苗歌在当中又是怎样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深层关系,不同地方的的苗歌其特点和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视角。

2.在“歌唱与生活文化生态视野”框架视角中对丹青“清明歌会”做了全新的阅读,使丹青“清明歌会”在结构要素及在苗族文化体系中的功能得到新的解读,在研究指向上有创新。

黄斯琴,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民族学2013级研究生。

注:本文是湖南省民族学研究基地一般项目歌唱与生活: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湘西丹青“清明歌会”课题的结题论文(项目编号:15jdzb006)。

猜你喜欢

对歌歌会丹青
B站《夏日毕业歌会》官宣阵容
对歌昆虫
B站举办夏日毕业歌会直播
三月歌会好热火
漫笔点丹青
丹青校园
水墨丹青
对歌
跳跳龙失踪
丹青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