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7-01-29张建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阻塞性组间疾病

张建敏

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建敏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临床上属于呼吸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气道产生异常炎症引发气流受到限制的一种疾病,表现主要是:喘息和胸闷以及咳嗽咳痰极其呼吸困难,异常的血气分析,失常的PaCO2以及PaO2,因为持续污染了环境,该疾病病发率也持续升高,并多数病发在老年群体之中,对老年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性影响。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患者病情进行积极控制,经护理措施的实施对疗效予以积极的影响,将疗效显著提升。若是护理方法不当则会将患者病情加重,对疗效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治疗该种疾病之中需要将护理水平积极提升,以此探寻出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次研究选取130例临床患者展开回顾式分析,临床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抽样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治顺序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5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8∶27,年龄为55~83岁,平均年龄为(75.35±3.63)岁。对照组患者65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5∶30,年龄为57~84岁,平均年龄为(76.43±4.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1)心理疏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周期漫长,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1],无法主动地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治疗时间。对此,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热情的主动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的倾听患者的真实想法,并实施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予以患者支持和鼓励,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2)饮食干预。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期间,需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方案进行调整和干预,帮助患者养成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习惯,饮食主要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增加饮食中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频率及饮水量[2]。

(3)康复锻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科学、适量的运动锻炼对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疾病复发率的重要性。结合老年患者对运动耐受性,为患者制定适度、适量的康复锻炼方案[3],鼓励患者主动的通过体操、呼吸方式锻炼、散步、慢跑等方式科学的进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4]。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5]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6]对130例患者分组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服务后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和统计。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测定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后,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4.53±4.25)分、(86.32±4.64)分和(81.63±4.36)分。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后,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2.54±5.26)分、(74.64±4.85)分和(71.53±4.53)分。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294 7,P<0.05;t2=14.029 5,P<0.05;t3=12.951 3,P<0.05)。

2.2 组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后,ADL评分为(80.25± 4.63)分,PaO2及PaCO2分别为(8.35±1.15)kPa和(5.65±0.54)kPa。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后,ADL评分为(68.37±4.27)分,PaO2及PaCO2分别为(6.73±1.24)kPa和(7.95±0.74)kPa。

组间ADL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07 0,P<0.05);组间PaO2及PaCO2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22 9,P<0.05;t2=20.241 9,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7],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减弱,呼吸道黏膜萎缩,免疫力逐渐衰退,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感人群[8-11]。不仅对老年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结合所得结果,观察组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ADL评分较优于对照组,观察组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数据得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比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更具有优越性。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了疾病临床症状,临床护理干预为临床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损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手段。

[1] 刘慧英,周小玲. 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40-41.

[2] 张晓丽,朱永峰,王慕鹏,等. 有氧运动综合训练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z1):76-76.

[3] 张素文,马露娜,黄静,等. 综合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13-1914.

[4] 王绣芳,李琴,易利霞,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4,36(13):2057-2058.

[5] 单小燕,张春梅.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肺功能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2):99-100.

[6] 施春娜,丁群力,丁云,等. 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6):521-523.

[7] 于翠云,陈桂芹,韩玉娥,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334-2336.

[8] 刘贤亮,谭景予,刘芳,等. 自我管理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63-266.

[9] 秦文. 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6):33-35.

[10] 桑建英,王峥,高丽婷. 延续护理干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60-262.

[11] 徐伟.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219-220.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the Surviva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ZHANG Jianm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Chifeng Hospital,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different nursing mod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clinical value and feasibility.Methods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13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treated with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for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and lung function index improved condition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Results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mprovement of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and lung function index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used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nursing effect is remarkabl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elderl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R473

A

1674-9308(2017)03-0192-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3.111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呼吸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猜你喜欢

阻塞性组间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