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制作的本土化创新
2017-01-28施宜放
施宜放
广播剧制作的本土化创新
施宜放
多年来,无锡台在广播剧制作中积极探索,收获颇丰:挖掘本土文化、塑造名人群像;关注本土科技,体现题材特色;紧扣时代脉搏,强化艺术创新;更新创作理念,适应现实需求。
广播剧;制作;本土化;创新
一部好的广播剧,题材的选择尤为重要。多年来,无锡台在原创广播剧制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收获阳光》《命若琴弦》《青春狙击》《蛟龙入海》等先后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或提名奖,多部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江苏省政府奖一等奖。成功的背后,是无锡台对广播剧制作本土化创新的坚守。在制作每一部剧前,主创人员都要反复研讨,找出反映当代生活的、引领时代潮流的、体现地域文化的、适合广播表现的本地题材,精心策划,打造精品。
一、挖掘本土文化,塑造名人群像
无锡这块土地滋养和造就了多个领域的名人大家。无锡台在广播剧制作中,把目光投注在这些本土人物身上,以广播剧为载体,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构筑起一道无锡名人的广播艺术长廊。
徐悲鸿是中国百年艺术史上的“丹青巨擘、教育巨子”,他是无锡宜兴人,与齐白石是现代中国画坛的两颗巨星。三集广播连续剧《雨儿胡同的花事》用戏剧化的方式让两人的友谊表现得更具张力。全剧通过齐白石老人的回忆,以侧面叙述的方式表现了徐悲鸿追求光明的政治理想和不拘一格努力创新的艺术观。雨儿胡同里齐白石家满树的梨花又开了,每年这时都会来赏花作画的徐悲鸿今年又没有来,大家以种种借口向齐白石老人隐瞒了徐悲鸿已经离世的消息,齐白石老人独自花下回想着徐悲鸿把他从民间艺人引向高等美术学府成为一代大家的以往,回想着和徐悲鸿一起赏花吟诗作画的愉快经历……作品以唯美的笔触、生动的故事,塑造了徐悲鸿赤诚其人、赤子其心的艺术形象。以小场景、真情感描写大背景、大情怀,是一部艺术化的主旋律作品。
无锡江阴华西村的领头人吴仁宝凝聚了苏南农民勤奋刻苦、与时俱进的创业创新精神。三集广播剧《吴仁宝和他的乡亲们》以说书人的视角,通过描述发生在吴仁宝人生里程中的三则事例,向听众展现吴仁宝的传奇人生和他不平凡的精神世界。该剧以典型事件为框架,强化吴仁宝的形象塑造。剧本没有空洞的说教,以人物对话来透析内心世界。尤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和事件推进。剧情紧凑集中,场景转换动静分明、扣人心弦,细节动情感人,说书人手法陈述的旁白,在剧中发挥了交代背景、串联剧情、烘托情绪的关键作用。
“最接近人声”的二胡与“声音戏剧”的广播剧协奏能释放奇特的传播合力。广播剧《命若琴弦》,表现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民乐教育家闵惠芬,她是无锡人,一个有故事的人。父亲启蒙,8岁琴童有了一把自己的二胡。12岁到上海,17岁成名。病魔缠身33年,没有离开舞台,69岁告别人世。这些数据被浓缩在这部87分钟广播剧里,在二胡名曲的背景乐中,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和心灵磨难,听众沿着主人公内心独白时空切换的三维视角,感受“向命运抗争,为艺术膜拜”的听觉盛宴。真实,感人,唯美。作品把握闵惠芬成长的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着力表现主人公经历的磨难及心路历程。她说:“人在,琴在!我拉琴,要拉到我再也拉不动的那一天,要拉到我背不出乐谱的那一刻——永不断弦!”老年的她,艺术上炉火纯青,呕心沥血教学育人,传承民族乐器,从音乐殿堂——美国林肯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到草根的舞台,到处都留有她演奏的身影,她的做人与演奏一样精彩,她的生命与琴弦相依相伴。
二、关注本土科技,体现题材特色
利用广播剧这一艺术手段涉足尖端复杂的科学领域是无锡台广播剧创作的一个特色。无锡是一个拥有众多科技前沿成果的城市。无锡台的创作紧紧围绕这个领域。在确定科研题材方向后,充分调动起广播剧的应用手法,为一个个看起来枯燥深奥、似乎不能成戏的题材,注入了独特的艺术养份,使之鲜活生动,开花结果。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无锡被国家确定为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和“感知中国”中心。无锡台2010年创作的广播剧《蓝海涛声》以无锡物联网发展为背景,塑造了领军人物刘海涛,从读小学都要老师送教上门的苦孩子,一步步走出大草原,走进高等学府,到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艰难历程。写科研人物又不被科研内容所累,是该剧的一大巧妙之处,该剧没有刻意编织矛盾冲突,制造离奇的故事和充满悬念的情节,而是应用自如地为听众创造了一个联想空间。通过问答式表演,精彩的转场,深入浅出地为听众讲清了一个复杂的科研成果,节奏的快慢把握恰到好处,听众听得舒服,听得明白。其中的小品式表演,直接地传达了物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广播剧《蛟龙入海》以无锡某船研所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太平洋上历时49天、航程万余海里、冲刺世界级的5000米海试、成功完成各项科学实验的经过为线索,以“蛟龙号”总设计师徐总、崔副所长、首席潜航员叶聪等老中青三代组成的“龙之队”为主人公,通过他们克服海况不佳、海域不熟等困难,在指挥、驾驶“蛟龙号”海试的过程中,闪回“蛟龙号”自2002年立项研制以来,50米、1000米、3000米各个重要试验阶段的精彩、曲折故事,展现“蛟龙号”的艰难诞生经历、鲜为人知的趣闻和惊险经历,以及船研所科研人员的奉献和成长。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是中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坚实步伐。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创作原则,该剧既追求紧张的戏剧冲突,又关注人物微妙细腻的内在情感,在科研人员精神的捕捉、情节的铺陈和细节的安排上适当增加生活情趣和生活气息。这些细节不但使得剧情张弛有致,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从生活的人性化角度反映出科研人员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三、紧扣时代脉搏,强化艺术创新
无锡台在广播剧创作上围绕创新做文章,力求一个“新”字,一是在内容上紧扣时代脉搏,二是在表现手法上多样化,使故事真实、人物生动、情节合理、制作精良。
瞄准社会热点,体现题材的新闻性与时效性。2012年创作的广播剧《生死76秒》,以当年发生在无锡的“最美司机”吴斌生死关头76秒坚守的事迹为背景。编剧独辟蹊径,为听众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可亲可感的英雄故事,信息丰富,不仅是英雄,还有英雄周围的人,剧中人老吴的影响既是有形的交口称赞,更是无形的追随效仿,有救赎自己灵魂的保罗,有从物质女到精神女转变的茜茜……给听众多样的解读,正能量使作品主题得以升华,让吴斌的故事有了艺术张力。
取材于杨绛先生同名回忆录的广播剧《我们仨》,用声音的艺术描摹了一代文化大师钱钟书一家三口两代人的人生际遇和情感历程。根据原作素材进行的二度创作,汲取原作散文化笔触的精髓,采用散点透视的结构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和情韵,把原作中主人公几个特定历史时段的场景凸显出来,以情景还原的方式集中勾勒“我们仨”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和情感交流,在语言设计上突出主人公博学、幽默、知性的特点,在貌似不经意但处处流露真情的细节设计中展现主人公的人格风采。特别是采用老年杨绛自述旁白的方式,把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和特定场景有机交融,既形象又空灵,既散淡又凝练,完成了作品从平面向立体、从文字到声音的转换和跃升。
四、更新创作理念,适应现实需求
广播剧创作保持后劲并健康发展,需要广播人具有前瞻的目光。
其一,增强广播剧创作人员的素质。广播剧是以语言、音乐、音响为要素的综合听觉艺术,创作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字编剧功底,还要有综合艺术修养。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加强学习,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体现时代气息、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其二,培养新生力量。广播剧要发展,创作队伍少不了。目前,一些学习导演、戏剧、文学的大学毕业生,大都选择从事影视工作,广播新进人员也以播音、主持、采编人员为主,致使广播剧创作人员业余化、边缘化。因此,引进广播剧创作人才,选拔、培养有潜质的年轻人尤为重要。
其三,创新广播剧形式,使之符合移动人群的收听习惯。目前广播剧的时长并不适合听众碎片化收听,剪辑成微剧,或者创作新的微剧,对推广宣传精品广播剧大有好处,也更加有利于手机用户的收听。近期美国广播剧用最合适的方式讲述吸引人的故事,真实叙述,设置悬疑,时刻跟进听众反馈,让听众欲罢不能,值得我们借鉴。
其四,扩大广播剧播出平台。很多电台取消了广播剧播出时间,应保证广播剧的播出时长,使得更多的听众听得到,从而欣赏到广播剧的魅力。
此外,在广播剧产品市场化、培养热衷于广播剧市场听众群、培育UGC产品、拓展播客渠道等问题上,还应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单位: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广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