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人民日报学习新媒体时代的活力与定力

2017-01-28戴元初

视听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定力活力融合

戴元初

向人民日报学习新媒体时代的活力与定力

戴元初

先行者们需要保持创新活力和坚守定力之间的平衡。

每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的时候,都是各类媒体展示竞争力的重要时机,一些强势媒体甚至在报道现场通过夺人眼球的新技术设备、让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呈现方式向同行和受众“秀肌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既让人印象深刻又能够助力媒体自身整体实力提升的新东西似乎并不多。这两年,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各级各类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全国两会期间,正是各种媒体展示探索成果、操练新式武器的绝佳时机。

留心一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类媒体在融合报道方面的新手段,最出风头的大概非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莫属了。这家全国知名的纸媒在平面媒体一片哀鸿的形势下,坚持融合发展,不断向新型媒体形态找出路,向网络媒体争夺受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到微博官方账号,再到移动客户端以及今天的“中央厨房”,可以看到这家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同步进化的轨迹。据公开报道的信息,目前,人民日报体系是一个旗舰+三大平台+一个新平台。旗舰是人民日报,三大平台为人民日报、两微一端、户外电子屏,总用户达到3.5亿,而旗舰人民日报的用户数其实只占总用户的1%,人民日报社99%的传播阵地已经转移到了互联网。

反观电视媒体,虽然这些年其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盈利能力都不容小觑,但是就媒体属性而言,在移动互联时代逐渐显示出被边缘化的危险。人们在移动互联平台上获取的各类信息属于电视媒体原创的内容越来越稀少。一些电视机构每年看着新媒体大鳄抛出来的新概念,还有一些关于媒体发展趋势的预测报告,禁不住心烦气躁,在一些热心者的鼓动下,开始各种尝试,或者花巨资开发各类播出平台。虽然新媒体融合的尝试动作频繁,但最终转化为自身传播实力的项目少之又少。许多所谓的“数字媒体”实验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

事实上,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守住自身发展根基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一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创新意义而言,具有开拓性的创新,其成功几率相对较低,而投入巨大,周期漫长;而如果是利用已有成果,则需在浩繁的技术堆里寻找到最有发展前途的那一个,这一点,对以创意和码字为生的新闻人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现实中常常看到的情形是,当自身发展状况尚好的时候,往往容易从自信走向自负。这类媒体逢人必说自身的传统优势,仿佛守着这些优势便天下无敌似的;而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自己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又往往从自我怀疑走向自我否定,仿佛走向衰亡是命中注定似的。满怀自负的电视媒体自然无所谓定力,因循守旧的心态充其量是一种守成的惯性;自我否定的电视媒体自然也无所谓活力,其不断尝试各种套路,总是无功而返的情形最多也就是一种不愿坐以待毙的挣扎。

今天的电视媒体,在面对新媒体大潮寻求出路的时候,应该向人民日报学习,在周边环境不确定性突出的时候,保持一份定力;相反,当整个市场成为死水一潭的时候,显示率先变革的活力。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因为新技术力量的不断进步和渗透,那些已经在互联网大潮中勇猛探索的先行者们,需要保持创新活力和坚守定力之间的平衡。在我看来,充满自信的自我变革,才会显示出活力;目标坚定的自我认可,才会显示出定力。有定力的活力才是一个媒体机构的福音,否则人们会看到一个慌乱的媒体;有活力的定力才是一个媒体机构的压舱石,否则人们只会看到一个垂垂老矣的存 在。

戴元初,传媒经济学博士,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有槛外人情怀,行槛内人事业;爱听传媒江湖潮涨潮落,乐观品牌赛场云起云消。

猜你喜欢

定力活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活力
《融合》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