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的隐喻,动画穿透文化
——《疯狂动物城》“叙事透明性”分析

2017-01-28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透明性疯狂动物城朱迪

姚 娟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疯狂动物城》是一部由美国迪斯尼影业出品的3D动画片,一经上映,首日票房就以1946.9万美元登顶周五票房榜,是美国当月票房冠军;还在俄罗斯创下票房第二的好成绩;更是在上映45天内在中国内地累计票房达到了15.3亿。引发了一波无国界的动物热潮,成为2016年好莱坞第一部全球性的动画电影。

这部动画电影横空出世,完美的打破了之前迪斯尼的动画电影一直被认为是在叙事上过于保守和按部就班的言论,可以说是迪斯尼成就了它,也是它成就了迪斯尼。是什么原因让这部动画片从配乐到经典台词都让人口口相传,从主角到一闪而过的动物都让人念念不忘?

一、疯狂动物城的简单介绍

《疯狂动物城》用简单的故事情节俘获了观众的心,故事以兔朱迪从小的警察梦为线索,从小山村到动物城,从追梦到圆梦,从失落到坚定,都将“尝试做一切”的正能量巧妙地传递到荧幕之外,让大家去尝试生命的绮丽。“踏进动物城,谁都怀揣着梦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在这场动物世界的乌托邦里,有与生俱来的偏见,也有真心实意的改变;有熠熠发光的理想,也有危机暗藏的现实。这两对二元对立的元素展现出的就是影片想要传达的思想精髓。而纵观全球电影史,梦想、改变和英雄色彩是全球正能量永恒的因素,这也就不难理解这部电影在主题上的成功[1]。

一部电影的成功包含很多因素,主题、角色、叙事方法、音乐等等,其中电影的叙事方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国批评家大卫·波德维尔曾说:“故事讲述的预设前提在电影制作中承担的功能,就像绘画艺术中的透视原则一样。”这部影片在叙事上的简单易懂,无疑是一大吸睛之笔。法国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巴赞在分析好莱坞经典电影时,认为“叙事的统一性,连贯性剪辑的自然性,场面调度将影片的美学倾向与其作为记录媒介的本体论实质完美的结合起来。”其中,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机制发挥了作用,那就是透明叙事理论。《疯狂动物城》的这种风格满足了美国动画多元化的需求,也符合了美国动画事业“走出去”的全球市场需求[2]。

二、奥森叙事透明性

“叙事透明性”理论最早诞生于罗兰·巴特和汉斯·布鲁门戈各自的神话学理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神话中激发和满足普世性情感需求的共性。罗兰·巴特认为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而且神话不只属于古人对世界的理解,也可以是现代媒体对现代和后现代世界的言语构建。而汉斯·布鲁门戈的神话理论则回答了人们为什么需要神话的问题。在他看来,神话传递并满足了一种普世性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基础性的。这些理论都被罗伯特·奥森称之为“神话体”。这些神话体包含了情感的叙事结构和要素,使用这些叙事要素创作的文本就具有了叙事透明性[3]。

奥森在他的著作《好莱坞星球》中首次提出“透明叙事性理论”。“透明性”的意思是能够兼容各种文本,破除文化壁垒,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投入自己本土的文化价值观念、情感、信仰和意义,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透明”意为像玻璃一样,简单易懂,能够一眼看穿玻璃后面的事物,给人以熟悉的感觉,仿佛是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好莱坞的叙事透明性就让美国媒体和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之间的交流穿越文化壁垒,不仅流畅的向观众输出思想,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可以从自身的文化价值对文本做出解读。“世上的一切,不论是事实还是经验,并不是以独特和零星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而是以某种叙事形式将这种经验和事实有机的串联起来的,正因为那些叙事形式,和那些相像的原则,规定和观念才深入人心。”由此看来,透明叙事性也是美国多元化交流的一种渠道[4]。

三、《疯狂动物城》中叙事透明性分析

奥森把叙事透明性分成十个要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虚拟真实性、带入性、循环性、开放性结束、负熵性、留白省略性、戏剧原型人物;外部因素包括无处不在性和制作水平,这些要素与电影中独特的话题性,将电影打造成满足各类观众价值观念、文化需求的载体。《疯狂动物城》以叙事的虚拟真实性、带入性、戏剧原型人物、话题性以及豪华绚丽的制作水平完美的将观众收入囊中。

(一)虚拟真实性

虚拟真实性指影片中人物或人物关系给予观众一种“感觉上的真实”,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疯狂动物城》中兔朱迪和狐尼克从不打不相识到遭遇误会再到携手破案,两者的感情纠葛虽然跌宕起伏但是具有真实性,让观众随着它们的感情线的进展而惋惜、着急或兴奋,而影片最后狐尼克的那句“你知道你爱我”的真情告白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情侣一般甜蜜。

影片是围绕着正义和梦想展开的,那兔朱迪身上的英雄主义色彩自然是十分鲜明。“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是电影里兔子朱迪的人生信条,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朱迪,也让她心里的英雄梦越来越接近现实,从小时候以一己之力帮助兔子同伴打跑坏狐狸,到长大后坚持不懈成为优秀毕业的警察,她一直在成为英雄的路上。同样,当狐尼克还是一只可爱的小狐狸的时候,心里也有着一个坚定的警察梦,梦想着自己成为一个把除暴安良、维护正义为己任的警察,留给动物城一个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于是两位正义的英雄相遇了,共同携手,识破和揭露了羊市长的阴谋,勇敢的反抗不正义的政府势力,最终维护了正义,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动物城。以小人物的平凡之躯,成为了动物城的大英雄。影片中“小人物英雄主义”人物形象与美国很多英雄主题题材的电影形象如出一辙,在好莱坞的影片中,小人物的英雄主义就几乎是很多影片文化价值观的来源,所以与其说这是动物城,还不如说这是人类理想中城市的写照。从影片形象折射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梦想,有正义,有能量,有阳光,几乎是满足了所有人对于超级英雄的幻想,也让这部动画片给予观众无限的真实性。

(二)带入性

带入性指的是影片邀请观众共同参与故事的情节发展,这就要求影片有着简单的故事和复杂的人物,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起思考。《疯狂动物城》的戏剧性需求就是破案,找到动物城中离奇失踪的小动物,将最终的幕后黑手绳之以法,故事十分简单。人物通过自身的多次转变实现性格的复杂化,兔朱迪从一腔热血到遭受打击再到重拾信心;狐尼克从天真善良到投机倒把再到当上警察,影片中人物形象的成长都将影片戏剧性要求清楚明朗的展现出来。

叙事学家巧多洛夫曾经在谈论到叙事的线性特征时,是这样说的:“以叙事某种形式平衡的状态开始,接着平衡被打破,然后重新回到平衡的状态。”平衡—平衡的打破—寻找新的平衡—回归平衡的叙事模式,这是美国叙事方式中不变的因素。《疯狂动物城》里是由动物城井然有序的圆满状态开始,接着出现了食肉动物毫无征兆发疯的现象,然后男女主角破案捉到真正的凶手,最后动物城又回归于和平。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大众传媒的渠道,将这样乐观正能量的精神灌注于作品当中,进而带入到观众的思想,不但完成了社会教育的教化使命,净化人的心灵,还能满足人的愿望,可谓是一举两得。

导演用了几乎所有的篇幅,讲述了一个险象环生跌宕起伏的破案故事,从最开始就以兔朱迪和狐尼克寻找失踪水懒先生而展开,一步一步引导大家进入一个更加深不可测的大阴谋之中,然后以最终发现幕后黑手而谢幕,之中有精彩刺激的公路追逐,跳火车,也有紧张危险的森林逃亡,有假装中箭的紧张,还有劫后余生的安心和满足。环环相扣的精彩剧情使观众的内心波折起伏,也忙着在惊呼声和爆笑声中切换,每一分钟都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在影片的对话修辞上,破案过程中,兔朱迪多次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在操纵这些”。看似是在自问自答,实则是在吸引观众主动思考问题,关注案情本身,掌握影片节奏。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悬念、铺垫、伏笔,还有笑点和泪点,都完美的将观众带入了故事之中。

(三)戏剧原型人物

在罗兰·巴特的理论中,现代媒体在不断地塑造新的神话,在各类影视作品中总是能蕴含着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形象。如同《疯狂动物城》中的兔朱迪、狐尼克以及牛局长的形象都因其自身的透明性,而引起观众共鸣。

1.兔朱迪——善良、正义的女汉子

女汉子被认为是像最强壮的汉子一样勇敢独立有担当的女生,这个词语仿佛就是给兔朱迪量身定做的。朱迪作为一弱小的只兔子,在手无寸铁的时候还敢于路见不平,帮助伙伴赶跑了坏狐狸;警校培训中从最初的最后一名到以最优秀学员身份毕业;进入警察局以后不甘平凡,侦破了动物城最大的失踪案,识破了羊市长的阴谋,拯救动物城于水火之中。她的正义之举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是打破了所有动物的偏见,成为了动物城的英雄。这样的女汉子形象是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与喜爱的,反而是如同“白雪公主”那样的小公主式女生渐渐不受关注。这种文化心里的转变正是因为在崇尚意识平等和自由的时代,有很多如同朱迪一样的女汉子在昂扬的生活着,“女汉子”朱迪能获得更多人内心的共鸣。小人物也有大梦想,也能成就大英雄。这就是朱迪身上的透明性。

2.狐尼克——聪明、有能力、机智的伙伴

尼克也能在生活之中发现原型人物,这样的好伙伴总能雪中送炭,却不一定会锦上添花。尼克是一个懒散,爱占小便宜的精明狐狸,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小赚一笔,对朱迪也一直是一幅贱贱的模样,但是却在重要关头选择了对伙伴的信任,帮助朱迪寻找线索,陪她勇闯龙潭虎穴,最终找出了幕后黑手,拯救了所有人,却也在朱迪迷失于夸赞的深海之中拉了她一把,这样的伙伴才是我们生活中一辈子的莫逆相交。正是尼克形象的透明性让观众在心理上得到了认同,所以才让人念念不忘。

3.牛局长——正义、拥有权力,古板严肃但是勇于改正的老干部

牛局长从一开始就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就如同生活中的老干部一样,内心善良但是旧观念很难转变。“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能干什么才去干什么。”这是牛局长对朱迪说的一句话。牛局长的旧观念中对哺乳动物是存在偏见的,认为哺乳动物在能力上不如食肉动物,所以把名存实亡的工作分配给了朱迪。然而当朱迪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牛局长意识到了自己的偏见,最终还是改变了自己的观念。这样的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老干部形象,也是中国很多老人的写照,这都是得益于角色的透明性。

(四)话题

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将话题融入故事情节和事物当中,表达特定意思。

1.团圆

电影的大团圆结局,能让观看了它的人都感受欢乐和幸福的满足,符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王子跟公主最后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疯狂动物城》展现了这些存在于童话故事中永恒的完美大结局:狐尼克和兔朱迪最终幸福的相携而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从小到大两个备受偏见的小动物以自身的力量拯救了偌大的动物城;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们不再相互猜疑,伤害,最后都能够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影片结尾动物城举办的那一场盛况空前的狂欢演唱会,绚丽的灯光,华丽的舞台,热闹的气氛,让每一位走出影厅的观众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也将影片大团圆结局的幸福升华到了极致。“圆满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纯净而美好的叙事方式,已经成为美国动画电影的鲜明特点。

2.巧合

动物城是人类世界的一个缩影,在细节上也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巧合。各地的播音员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中国的熊猫、北美的麋鹿、巴西的美洲豹、澳大利亚的卡拉、日本的狸猫,萌萌的播音员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无形之中拉近了与各地观众的距离。街上的广告牌也是诚意满满,有瑜伽运动品牌的标志、耐克的广告词、梅西百货的恶搞,都是现实生活的一一对应,让人感叹广告无处不在。

3.动物

《疯狂动物城》是动物乌托邦,可爱的动物自然是电影的重要话题。城内上万种动物都精致无比,迪斯尼的技术师们将他们打造的逼真又不缺乏卡通的呆萌。说话急死人的树懒先生、邋遢的占星师牦牛等。影片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出镜最多的主角们,而是歌星夏奇羊、黑帮老大鼩鼱和制毒羊“沃尔特”“杰西”。夏奇羊的发型发色、穿着打扮都是根据拉丁天后量身打造的;还有黑帮老大,从一身黑色西服,到胸口上别的一朵红花,甚至是沙哑的声音,双颊下垂的形态,都是对《教父》的高度还原。除此之外,影片的动物形象还致敬了《绝命毒师》“沃尔特”“杰西”身着黄色防菌服在废弃的车厢内研制毒药。致敬经典的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影迷的心理认同,增加动物形象的透明性。

四、叙事透明性推动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长盛不衰

美国的动画电影发展史十分漫长,从《白雪公主》的推出开始让世人知晓,继而推出的《睡美人》、《狮子王》、《玩具总动员》都异彩纷呈,迪斯尼、梦工厂已经成为童话的乐园。总结这些动画的成功因素,不难发现,叙事透明性将美国动画电影多元化,推动着它走向一个接一个的高峰。

杨远婴在谈到当代电影叙事学时,就曾指出“这门学问十分关注叙事角度问题,也就是特别关心‘谁在叙述?’‘谁在看?’的问题”。这样看来,叙事学所关心的除了叙事主体本身,还有观众。影片中的叙事透明性就很好地丰富了影片的观众群,实现动画穿透文化,让美国电影美国商业电影永葆活力[5]。

《疯狂动物城》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叙事透明性将它打造成了一个百花筒。大家都在这部动画的“乌托邦”盛宴里看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失落的人们被里面明快的节奏和乐观的心态所感染,重拾梦想,再去尝试一切;画师们被动物们精致的毛发以及精彩的神态所震撼,也开始关注对精致画风的研究和创新;孩子们在看电影捧腹大笑之后还对里面可爱的动物念念不忘,想着要把搞笑的经典台词背下来以后在学校再绘声绘色的演一遍;姑娘们的少女心都被狐尼克俘获,也被尼克和朱迪的暖心互动所感动,嚷嚷着改变了新好男人的标准;成年人对电影里各种对社会现象的隐喻而会心一笑,纷纷感叹着导演的用心巧妙;老人们仿佛又在动画里找到了那颗活泼可爱的童心,笑呵呵的享受着这种久违的乐趣。这正是美国电影所需要的无关国家意识,无关种族文化,老少皆宜的动画电影。

在动画电影“走出去”的目标中,美国的商业动画电影无疑是成功的,迪斯尼、梦工厂早已走向了全世界,从早期的《白雪公主》到现在的《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在一步一步的进步之中收获了全球各地的掌声。而成功的原因正是透明性叙事理论。罗伯特·奥森认为美国电影中的“叙事透明性”使美国电影成功地穿透了文化,并能让多元化的观众作出“本土化”解读。成功地推动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长盛不衰[6]。

结语

从《疯狂动物城》可以看出,迪斯尼将透明叙事性发挥的恰到好处,将虚拟真实性、带入性、原型喜剧人物等内部要素都完美的运用到了故事之中,让故事情节更透明,表达清晰,也让观众接受和喜爱上这部动画片,而精细高超的制造水平为故事的叙事透明画龙点睛,揭示时代隐喻,穿透文化。

参考文献:

[1]乔·威尔逊.经典叙事电影的一致性与透明性[J]. 世界电影,1997(15):16-18.

[2]许夏营.动画电影如何穿透文化:《疯狂原始人》的“叙事透明性”分析[J]. 当代电影,2014(21):30-33.

[3]龙念.美国电视情节系列剧的“透明性”叙事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8):10-15.

[4]赵忠诚.《舌尖上的中国2》“透明性”叙事策略[J]. 青年记者,2014(04):36-38.

[5]夏尔·啊弗龙.电影与感情[J].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2(10):7-8.

[6]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I结构[J].大学出版社,1963(2):15-16.

猜你喜欢

透明性疯狂动物城朱迪
日本建筑师蛇形画廊展馆的透明性特征探析
透明性理论与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疯狂动物城
网络安全审查中的透明性研究*
嘿,闪电先生,能快点吗?
《疯狂动物城》玩转政治寓言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版权保护视频水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