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赵梅伯的合唱艺术

2017-01-28

黄河之声 2017年8期
关键词:合唱团声乐香港

李 强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试论赵梅伯的合唱艺术

李 强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赵梅伯先生开创了20世纪中国合唱的现代化道路,以实际行动建立和提升了上海、西安、北京、香港等地的合唱艺术机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希望通过梳理赵梅伯先生的合唱艺术道路,汲取其中有利的养分,重新整合相关资源,以尊重合唱艺术特色、原理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开发符合西北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出符合时代特质的合唱艺术作品,以实际行动传承梅伯先生的艺术精神,振兴西北合唱艺术,充实中国合唱曲库,繁荣西部音乐生活。

赵梅伯;合唱;新时期;繁荣发展

20世纪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天翻地覆的世纪,从社会变革到文化变迁,传统中国实现了180度的裂变,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也实现了它“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现代涅槃,由传统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型,形成了中国音乐的现代范式。作为学制,音乐课贯穿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般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中,成为了德智体美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作为体裁,艺术歌曲、多声部合唱等声乐形式逐渐独立,成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音乐生活方式。作为中国新音乐重要的开拓者之一的赵梅伯先生在20世纪中国音乐转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梳理他在其中合唱领域的探索与贡献,对于整理20世纪中国合唱艺术发展道路,思考当下合唱艺术的未来走向均有着积极而普遍的意义。

一、赵梅伯的音乐教育与实践

赵梅伯先生出生于清廷废奏议废除“科举制”的1905年,出生地是浙江奉化,本名章伦,号梅伯。新旧交割是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整体基调,其父赵筱山,早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后供职与上海的邮政局,爱唱京剧,善操京胡。其父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西学的熏陶自然贯彻于童年赵梅伯的教育之中。他早年曾接受旧式私塾教育,此外,吹拉弹唱洋洋精通,显露出音乐方面的天资。中学时期,跟随父亲奔赴江西,就学于豫章中学,在这所西式教会学校中接触到了美国民歌、赞美诗等各种音乐,并加入学校的星期日唱诗班,跟随乐队指挥汤普森女士系统学声乐。随后又跟随父亲返回浙江,就读于英国循道公会所办的菲迪中学,由于出众的音乐天赋,自然加入了教会的音乐活动之中。1921年,赵梅伯考入上海的一所重要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该校音乐氛围浓厚,常有音乐名家赴校演出,在外籍教授安德森博士(Dr.E.J.Anderson)的首肯下,赵梅伯决心投身音乐,先后师从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男高音赫尔伯特·凯夫(Herbert Cave)和俄国皇家歌剧院男低音赛李凡诺夫(P.Selivanoff)学习声乐。后来在杭州蕙兰中学担任音乐教师,此外,不但担任赛李凡诺夫乐团的独唱演员,还负责指挥杭州乐正社合唱团。一年后返回上海,积极投身各类音乐演出与教学活动。1929年成为上海音乐协会的组织部主任兼声乐科主任。1929年10月,借助庚子赔款的机遇,奔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师从维克兰教授。1934年赴美进行巡回演出。1936年7月载誉回国,受聘于上海国立音专的声乐教授,由此发起了中国新音乐运动。如果没有全面抗战的爆发,或许他将沿着既定的道路在上海进行新音乐的教学与演出工作。

随着抗战形势的深入,由于不愿于汪伪政府妥协与服务,在民族大义的召唤下,他携妻带子突破重重封锁,辗转到达西安,开始了他经略西北、北上平津、南抵香港的音乐救国之路。

(一)经略西北

1942年,新婚不久的赵梅伯,从青岛返回上海,为给国立音专的学子筹措奖学金,率领学生参加新都饭店的圣诞音乐会。不料,正是这场演出,被汪精卫的伪政权所盯上,邀请他担任南京音乐学院院长一职,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保持了一位艺术家应有的气节。排除艰难险阻,千里跋涉,突破日军封锁,到达西安,并创办了西北音乐学院。学院于1943年正式成立,到1946年抗战胜利停办,为西北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北上平津

1946年,抗战胜利后,由于西北音乐学院所占的校舍为原西安第一中学的土地,必须归还陕西当局。在学院停办后,赵梅伯接受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的任命,奔赴旧都北平,重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经过他的调校,2年后,北平艺专的音乐水准直线上升,超过当时的燕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的音乐系,形成了“北艺”(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与“上音”(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相媲美的局面。

(三)南抵香港

1948年,由于解放战争的深入,平津局势的紧张,他与家人又辗转奔赴香港。开始了在香港执教的生涯。先后创立了乐进合唱团和梅伯少女合唱团,并亲自担任指挥。前者为一个群众歌咏合唱团体,团员多为香港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为当时香港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当时的《南华早报》评价到“凡赵氏所领之音乐会,必具四个优点:一曰客满,二曰训练完善,三曰歌声美丽,四曰气氛和谐”。“梅伯少女合唱团”成立于1962年,名称取自澳大利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MELBA,其汉语谐音正是“梅伯”,赵梅伯为该团倾注巨大心血。他们以“道德Morality、效率Efficiency、忠心Loyalty、美观Beauty及艺术Artistry'’为合唱团格言。1965年创办香港音乐学院。为香港音乐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1968年,年满六十的赵梅伯结束了香港的工作,携夫人移居美国,开始了晚年生活。

二、赵梅伯的合唱实践与音乐教学

赵梅伯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个人所取得的辉煌的艺术成就,也不在于他在欧美的专业音乐舞台上所获得的各种嘉奖与荣耀,而在于他透过了光环,看到了自己的使命担当,面对欧美优越的物质生活、美轮美奂的艺术舞台,他不为个人名利所干扰,依然决然地返回祖国,倾其所能培育中国大地的合唱艺术、声乐艺术。

(一)作为一名指挥家,他尽己所能,推动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合唱事业的专业化步伐,奠定了中国合唱的重要基础

早在1926年,由于他决定投身音乐,却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虽然他父亲也十分喜爱音乐,但由于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始终认为音乐、戏子、娱乐是同义词,均为地位低下的职业,无法登上大雅之台,更不能作为安身立命的终身的追求。甚至用中断学费、生活费的极端方式来阻止青年赵梅伯的求艺之路。因此,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到杭州蕙兰中学担任音乐教员,以此谋生,期间先后担任杭州“乐正社”指挥,1927年又担任沪江大学合唱团的指挥。1936年担任国立音专的合唱指挥,先后指挥排演歌剧《浮士德》(古诺)、《庄严弥撒》(贝多芬)极大地提升了当时上海合唱艺术的水准,营造了与欧美看起的专业合唱氛围。1937年由他担任指挥的上海国立音专合唱团在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大会堂进行演出,由于出色的表演,游受邀奔赴江西庐山,指挥“牯岭乐团”演出贝多芬的《庄严弥撒》。1938年,在上海指挥“上海基督教联合合唱团”。①1939年在上海贝当路国际大教堂演出《庄严弥撒》(贝多芬)。并创办“乐进团”②,并与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联合演出,打破了在沪的交响乐团由外国人把持垄断的局面。1940年,指挥“上海基督教联合合唱团”,首演凯鲁比尼《第4弥撒曲》。次年,担任“上海联合圣乐团”的指挥。可以说,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打通了上海的教堂合唱、专业团体、专业高校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使得各个乐团的业务水准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实战中提升了音专学子的音乐水平,为当时的上海营造了高水准的合唱音乐氛围。

奔赴西安、北平期间,他一手组织力量,进行专业的合唱、声乐教学,一手指挥合唱团多次举办音乐会,演唱抗战歌曲,以此支持抗战,也是再他的努力下使得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抗战歌曲被民众所熟知。

在香港期间,他不仅创办了“香港乐进团”、“全港基督教与天主教联合圣乐团”、“梅伯少女合唱团”,还亲自指挥、排演、组织了大量的专业演出,诸如《犹大马加比》(亨德尔的清唱剧)、《安魂弥撒》(莫扎特)、《德意志安魂曲》(勃拉姆斯)、《罗莎蒙》(舒伯特歌剧)、《阿尔采斯特》(格鲁克)、《迪多与阿涅西斯》(普赛尔歌剧)使得合唱艺术在香港民众中得以推广和普及。

(二)作为一名音乐家,他主张教学与科研并重,实践与理论并举,通过编写教材、专著,不断深化合唱与声乐的相关研究,并从中国文化的高度,提出了中国新音乐的未来走向与基本出路

1932年,他与老师安德生合著《中外歌唱入门》,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46年,完成《合唱指挥法》,萧友梅先生为之作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完成《赵梅伯名歌选》,经由香港教育司审定,成为香港学校也有节比赛的歌本。1968年,完成《唱歌的艺术》,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专业化的歌唱专著,全书共有十五章③,对西方声乐的起源、技法、特点;声乐教学、演唱、表演心理;以及世界著名声乐艺术家、当下声乐艺术发展均作了生动而立体的解读。

三、赵梅伯的合唱艺术的现代启示

学成之后报效祖国。在他们的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音乐事业,也蒸蒸日上。赵梅伯先生所培养的声乐及合唱艺术子弟,成为了我国西北、上海、北京、香港各地的合唱音乐、声乐骨干,为中国音乐的现代转型做出了不可计量的贡献。他们不仅是历史的参与者,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了专业音乐教学、合唱艺术推广、社会普及,以及群众歌咏运动,抗战救国等一系列贯穿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重要进程。透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看到了20世纪中国丰富而优美、生动而绚丽的合唱艺术画卷。正是在他的推广下,上海、北京、西安、香港不仅持续和传承着合唱艺术的星星之火,也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不断发展。除却香港已然是国际化大都市外,北京、上海、西安被国家定义为新的国际化大都市,他们一个为国家政治中心、一个为国家经济港口、一个为国家文化重镇。我们相信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引领下,在“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扶持下,以西安为龙头的西北地区合唱艺术理应走向一个兴盛的潮头。我们希望通过梳理赵梅伯先生的合唱艺术道路,汲取其中有利的养分,重新整合相关资源,以尊重合唱艺术特色、原理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开发符合西北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④,开发出符合时代特质的合唱艺术作品,以实际行动传承梅伯先生的艺术精神,振兴西北合唱艺术,充实中国合唱曲库,繁荣西部音乐生活。■

注释:

① 该乐团由14个声乐团组成,主要演唱英国作曲家高尔(Canl)的《圣城》,用以筹集善款,赈济贫童。

② 该合唱团受聘于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

③ 第一章引言,阐述了他声乐教学的科学思想;第二、三章详细讲解声乐发声的训练;第四章专门介绍了“贝尔康多”学派(Bel Canto即“美声唱法”)的起源及各种演唱技术;第五、六章主要讨论歌唱的艺术表演;第七、八章主要介绍的是从古典到现代作曲家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特征;第九章专门讨论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在歌唱中的发音问题;第十章讨论英语的歌唱发音;第十一章主要讨论了声音的健康问题并收录了有关音乐会节目、学习与择师、克服怯台等一些经验杂感文章;第十二、十三章专题介绍了92位世界著名男女歌唱家;第十四章摘录了许多世界著名歌唱家对声乐演唱技术的见解;第十五章“声乐技术再探究”集中了他晚年对声乐技巧的思索、对当今三大男高音的评介以及就中国歌剧家在国外的境遇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等杂文。

④ 例如:西安鼓乐、华阴老腔、青海花儿、陕北民歌、紫阳民歌等地方也有资源。

[1] 赵雍生.现代中国音乐先驱—赵梅伯[M].台北:黎明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

[2] 向大勋.我国声乐界的前辈赵梅伯先生[J].音乐爱好者,1993,06.

[3] 焦杰,向大勋.赵梅伯先生的音乐建树[J].人民音乐,1995,09.

[4] 于润洋.七十教涯桃李成荫——我国现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赵梅伯[J].人民音乐,1998,05.

[5] 白萌.表现音乐是学习美声唱法的关键_从赵梅伯声乐教学观谈起[J].交响,1999,02.

[6] 丁汝燕.中国现代声乐艺术教育的开创者——周淑安、赵梅伯[J].中国音乐,2006,03.

中国的现代化,自辛亥革命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以萧友梅、王光祈、赵梅伯等为代表的音乐先锋,纷纷走出国门,奔赴欧美,学习西方现代化的音乐教育体系、音乐创作技法,

李强(1982-),男,河北邢台人,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合唱指挥。

猜你喜欢

合唱团声乐香港
青蛙合唱团
难忘的合唱团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香港之旅
声乐诊疗室
香港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