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发生的历史考察
2017-01-28宋增伟
宋增伟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道德教育发生的历史考察
宋增伟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自发产生与初步推进到奴隶社会道德教育的自觉发展这一阶段的历史考察,揭示道德教育发生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对于道德教育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道德教育;发生;历史考察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着调适,这是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以往人们对道德教育的研究,侧重于对道德教育实际问题的探讨,而对道德教育何时发生、为何发生、如何发生等历史问题的研究则相对欠缺。道德教育的发生问题是道德教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问题,对于回答道德教育的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变等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一、原始社会初期——道德教育的自发产生
恩格斯指出:“随同人,我们进入了历史。”[1](第3卷,P859)这就是说,人类和人类社会是一起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出现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开始。道德教育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开始相伴而生,“从本源性看,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自从动物界独立出来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成为人类文明进化、社会进步、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2]。因此,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后,共同劳动、语言、社会意识共同促使道德教育的发生。
(一)共同劳动产生了道德教育的迫切需要
劳动促使“类人猿”发生了肢体的变化和神经系统的变化而具有了人的性质,“由于长期的劳动,手足越来越分工,身体越来越直立,影响到头部的发展,从而面部后缩、头颅向上涨,脑量也逐步增长起来,这正符合于劳动创造人的发展规律”[3](P39)。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一再强调,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起源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恩格斯就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第3卷,P988)由于这一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低,生活资料严重不足,原始初人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他们进行着共同劳动。在共同劳动中必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需要道德来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证成员间更好地沟通与协作,因而产生了道德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语言的出现成为道德教育的原始载体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存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4](P16),因此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后,语言也就被创造出来了。共同劳动使社会成员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了解、交换意见,促使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出现对道德教育的发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语言是道德教育的原始载体,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可以把道德教育的内容传递给社会成员,使他们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劳动和生活。
(三)社会意识的形成促进了道德教育的发生
“在原始的共同劳动的基础上,特别是经过思想交流的过程,人类形成了最初的社会意识。”[5](P68)道德教育作为在社会意识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意识对道德教育的发生有着重大影响。原始初民的社会意识是当时的社会关系在其观念中的反映。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低,使得原始初民对群体生活有着极大的依赖性,他们相互交流、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初步形成了较强的群体意识,成为人们共同行动的精神动力,对道德教育的发生产生了积极推动。
二、氏族社会时期——道德教育的初步推进
经过原始社会初期的发展,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氏族公社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并且借着某种社会的和宗教的信条而巩固起来的组织,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这一时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社会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增长,婚姻制度的演变,促使道德教育向前推进。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婚姻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初期,两性关系杂乱无章,既有兄弟与姊妹的婚配,也有上下辈的婚配,这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最初始的婚姻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性别、年龄别的分业,人的思维的发展,逐渐排除了杂乱的性交关系,进入了血缘群婚阶段,它排斥了祖辈和少辈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只在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通婚,人类历史第一次产生了婚姻规则。紧接着人类婚姻关系由血缘群婚发展到“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制阶段,即姐妹和兄弟也排除了婚姻关系,确立了以女性为中心、只能实行族外婚的群体,逐步迈入母系氏族社会。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禁婚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允许通婚的姐妹和兄弟的类别日益扩大,婚姻关系的范围越来越小,原先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的结合,最后缩减为只剩下一男一女,即从普那路亚婚发展到对偶婚。对偶婚姻的持续时间依夫妇意愿而定,显然一对男女的结合是不牢固的,但这种婚姻在形式上已是个体婚制了,它为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此后,随着男性在整个社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原来的母权制原则已不适应,人类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人类的婚姻制度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对偶婚制中产生相对固定的一夫一妻制,且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在生产中的作用和独立性日益增强,这种婚姻制度也成为人类社会跨入到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总之,婚姻制度从原始社会初期的乱婚、群婚发展到氏族社会的一夫一妻制,这种演变体现了人类婚姻道德的巨大发展,标志着道德教育的大跨步向前推进。
(二)原始宗教的产生
恩格斯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1](第4卷,P260~261)宗教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但发展水平还不高的产物,反映出人在自然界面前软弱无力以及对自然力的盲目依赖。所以,在原始社会初期还没有产生宗教,人类只是逐渐有了宗教信仰的萌芽,而到了氏族社会时期宗教正式产生。原始宗教的突出特点是万物有灵,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巫术等是原始宗教的重要表现形式。虽然原始宗教是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歪曲的、错误的、虚幻的概念,但这却是原始初民回答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最初尝试,它规定着人们“应如何做”,起到道德教育的规范作用,推动了道德教育的向前发展。
(三)成年礼的出现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学校,人们主要通过社会教化的形式对少年和青年进行教育,引导他们遵从一定的道德标准。在氏族社会存在着一种称为“成年礼”的活动,对青年进行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的全方位教育,起着类似文明时代学校的作用,这其中很多内容表现为对青年的道德教育。例如,非洲西部森林中的一些部落的成年礼,十三四岁的男女少年要接受几个月的教育,男少年要学习各种劳动知识和技能,女少年则要听年长的妇女讲怀孕、生育、照看孩子等经验,学习做饭管理家务。澳大利亚的成年礼为期数年,男青年要接受各种教育与磨炼,他们要遵守许多饮食上和其他方面的禁忌,听老人们讲部落的古老传说、信仰、习俗,学习狩猎和掌握武器的技能等,通过各种仪式后,男青年就可以结婚,为部落尽“完全”男子的义务。在世界各个部落中都普遍存在成年礼,它不只是一种仪式,而是针对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的系统训练,要求青年吸收和接纳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体现了氏族社会中道德教育向系统化、规范化迈进。
三、奴隶社会时期——道德教育的自觉发展
氏族制度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奴隶社会的道德教育逐渐改变了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自发性、原始性状态,走向自觉性、多元性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统治者对道德教育价值认识的自觉与教育践行的主动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全民一致性,为全体氏族成员普遍所有,而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与对立,产生了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截然相反的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道德观念也发生分化。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价值,开始自觉宣扬、主动教育、积极践行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夏商实行“以天制人”思想,夏道尊命,殷力尊神,通过权力假天之威来凸显权力的威严,确立起社会有序、思想稳定的心理基础,维护统治秩序;周朝将“敬德保民”作为道德教育的纲领,包含“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民为邦本”等思想,并设置礼教乐教,对民众从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心性两个层面施以道德教育,形成以“敬德保民”为核心的“礼乐教化”体系。在西方社会,“从雅典的教育来看,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要求培养身体健康、道德高尚、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6](P7),突出了道德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道德教育的社会自觉与道德教育理论百花齐放的局面
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道德教育的社会性自觉,不光有统治阶级所主导的道德教育的自觉推进,更有广大民众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士人、智者广泛而深入地探索道德教育,促成道德教育理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儒、墨、道、法各派为治国安民献计献策的繁荣景象,此时“百家异说”的思想民主氛围酿就了百家异教的开放性思想道德体系。儒家的孔子系统建构了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确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以“为政以德”为重要范畴的道德教育力点,以学、思、行为一体的道德教育方法,以“君子”和“圣人”为理想人格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家主张道德教育应以道为本,以道御德,“天道化为人道,使人道符合天道,使人人都能自觉地悟道、体道、弘道,而能悟道、体道、弘道才能成为圣人”[7](P108);以人法自然为道德教育旨意,即把道的人性关怀作为教育的切入点;人的本性要“复归于朴”,要保持质朴、归于质朴;提倡贵己重生的生命意识,珍重生命;追求自然型人格,包括老子“为无为”的圣人人格理想以及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真人”人格理想。在西方以古希腊的道德教育最具代表性,苏格拉底将善和美德、善和恶、利益和幸福作为人和社会道德存在的认识对象,倡导人们“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知识包含一切的善,作恶的人是无知的人。柏拉图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要发现哲学家、军人和农业手工业者三种人的天资,培养这三种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三种美德。亚里士多德主张道德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把德、智、体、美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总之,这一时期众多士人、智者自觉投入到道德教育中,促成道德教育理论的繁荣发展,既影响到上层,也影响到社会。
四、结论
通过对道德教育自发产生到自觉发展这一阶段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道德教育伴随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发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第1卷,P161)。动物是不可能建立起相互交往、彼此协作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道德观念。道德教育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开始相伴而生。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道德教育发生的根本动力
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社会成员为了能够生存,必须集体的进行劳动谋生,成员之间劳动协作、平均分配,必然需要一定道德规范来维持,促成了道德教育的发生。随着人工取火的发明,采集、狩猎和捕鱼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人们的集体生活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因此氏族成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促成了道德教育的向前推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金属工具的广泛制造和使用,出现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统治阶级积极宣扬和践行道德教育,士人、智者努力探索道德教育理论,促成道德教育的繁荣发展。可以看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道德教育发生的根本动力。
(三)社会意识的发展是道德教育发生的必要前提
道德教育是促使人们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而道德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形式,需要个体具有一定的意识能力。当人们意识到“应当如何”时,道德观念就产生了,也就发挥了道德教育的功能。原始初民为了生存而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生了最初的社会集体意识。原始道德观念还伴随着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发生和发展的,社会成员的宗教意识也是推动道德观念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道德教育的发生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感受到天、祖、群对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于是自发地出现尊天、尊族和尊群的思想与行为,自发地维护天、祖、群的无上权威,自发地神话大自然的伟力,形成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社会心理,此时的道德教育自发地在这种蒙昧性和神秘性中进行。阶级和国家产生后,统治者自觉推行符合本阶级利益的道德规范,人们逐渐认识到人自身的伟力,出现由重天向重人的转变,众多士人、智者自觉探索促成道德教育理论的百花齐放,使道德教育从原始的蒙昧性和神秘性中解脱出来,走向自觉发展的道路,从自发到自觉体现了道德教育的飞跃发展,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升臻,李俊奎.“广义政治”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9).
[3]林耀华.原始社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张世欣.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吕艳]
2017-06-29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项目编号:2015GB044)。
宋增伟(1988-),男,山东临沂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4-7077(2017)06-01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