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缠绵暖万家
——评周艳丽报告文学《中国棉》
2017-01-28李炳银
李炳银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编辑部,北京 100013)
俯身缠绵暖万家
——评周艳丽报告文学《中国棉》
李炳银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编辑部,北京 100013)
《中国棉》是一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对象,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棉花发展历史的长篇报告文学。该书不仅是一部凝练解索棉花经历的读本,同时也是一部有关中国棉花发展历史以及中棉所发展历史的读本。充分展现了中棉所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棉花;《中国棉》;中棉所
《中国棉》讲述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几代育种人为了新中国棉花的发展,培育棉花品种的故事。作者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棉所人,从国家需要出发,克服种种困难,培育出了短季棉、抗病棉、抗虫棉以及抗旱棉等在中国棉花历史中具有抗鼎作用的棉花新品种。这些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极大地促进了棉花种植高产,使中国人从解放初期的缺衣少穿到现如今的穿好盖暖。此外,中棉所人在培育棉花品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中棉所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从《中国棉》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发展的历史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称中棉所或棉花所)是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至今已经走了近六十年的历史,在这些年中,中棉所一代代科技人员,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培育棉花新品种为己任,创新出了多项应用技术,逐步解决了棉花产量低、品质差、粮棉争地、盐碱旱地逆境、枯黄萎病和棉铃虫危害等在不同历史时期棉花生产面临的瓶颈问题。
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矛盾突出,争取粮棉双丰收变得异常迫切,棉花改一年一熟为棉粮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势在必行。为解决早熟品种匮乏的难题 ,中棉所率先启动了早熟棉育种科技攻关,并相继培育了一系列早熟棉新品种,有的早熟棉品种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我国棉花的枯黄萎病严重,在抗病育种的过程中,中棉所又攻克了棉花抗病、高产、优质不易结合的难题,培育出了既抗病、高产又优质的好品种。为稳定我国棉花的生产做出了贡献。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一场毁灭性的棉铃虫灾害使我国的棉花产业濒临绝境。这时美国的抗虫棉又乘虚而入,几乎占领了我国整个棉花市场。中棉所人通过上中下游联合攻关,培育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抗虫棉新品种,取代国外的抗虫棉在中国的土地上的垄断性占领,不仅稳定了我国的棉花市场,也稳定了国家的粮棉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棉花种植向西部内陆、新疆和东部盐碱干旱地区转移,中棉所人急国家所急,替国家着想,也提出了“东移、西进、北上”的伟大构想。
中棉所作为中国棉花研究机构中的国家队、领头羊,时刻以国家的棉花发展为己任,走在世界棉花科技的前沿,真正起到了“顶天立地”的作用。
令人可喜的是,读周艳丽的长篇报告文学不仅可以读出中国棉花的历史,中国棉花的现状,同时也能读出中国棉花的未来。
《中国棉》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国棉花发展历史的好书。
一、《中国棉》是一部凝练索解棉花经历的读本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读书不能简单的以数量来计,而是要看读了多少有用的书。《中国棉》就是属于有用的书之列。
我也穿棉着单,也有过在酷热的高阳下为棉花打尖、脱褪、施肥、打药、捡拾等经历,但是,如果说真正的理解棉花,却是在花甲之年后这次仔细的阅读才实现的。周艳丽的《中国棉》,在我的感觉中,就是一部凝练解索棉花,中国棉花经历的读本。作品简略地追踪了棉花的发现和由国外迁移到中国的历史,介绍了这个曾经被古希腊人希罗多德形象地称之为“羔羊树”的棉花进入中国之后的生长历史及艰辛曲折的脚步,所引述的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斯文·贝克特的话:“一个时代的历史似乎往往是由某种商品界定的。18世纪当然是属于糖。当年西印度群岛争相种植糖料作物,用法国启蒙时代的作家纪尧姆——托马斯·德雷纳尔的话说,‘是搅动全世界迅速发展的主因’。在20世纪以及之后,这种商品是石油。决定着从战胜国在一战后瓜分中东、到希特勒大举抢夺巴尔干和里海油井、再到美国与波斯湾各国政府结成命运悠关的关系等事件的发生。而19世纪搅动全世界最厉害的是棉花。棉花为工业革命的‘发射台’。”[1](P11)像“19世纪搅动全世界最厉害的是棉花。棉花为工业革命的‘发射台’”等这样的的见识,我第一次在《中国棉》中看到,使我收获了许多有关棉花的知识。
从《中国棉》中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第一次人口的大迁移就是因为棉花。“棉花,成为19世纪全球的指挥棒,哪里有棉花,哪里就是人气最足的地方。在棉花的感召下,全世界的商人、工厂主、熟练的技术工人,甚至一些政府官员、奴隶、纺纱工及织布工等等,他们皆因为棉花而聚拢。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因为那一朵小小的棉花而改变。”[1](P14)美国人伯克,西班牙人巴兰达和苏格兰人麦格雷戈原本是素不相识,互不关联的人,却因为棉花而走到一起了。棉花,的确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射塔”。
二、《中国棉》是中棉所人自己书写的一部中国棉花科技史
应该说,《中国棉》就是一部具有史志性的报告文学。该书主要是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棉花发展的历史。中国棉花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中棉所发展的历史。
在该书中,作者用《沧海桑田七十年》一章的内容书写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棉花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党和政府对于棉花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任命我国的棉花专家杨显东为农业部主抓棉花的副部长,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一是改良品种,从美国引进岱字棉和德字棉,繁殖推广;二是改进栽培技术,改撒播为条播;三是施足棉田底肥,进口部分化肥;四是积极防治棉花病虫害;五是适当扩大棉田面积;六是提高棉花收购价格,使棉农得到实惠,提高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六是提高棉花分级标准制度,实行优质优价。”[1](P46)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级研究棉花的专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并将该所建立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黄河流域棉区的中心地带河南安阳,方便他们研究棉花。
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十分重视棉花生产的,几乎每年都要召开全国由主要产棉县参加的棉花会议。“1951年3月,农业部召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布置全国的棉花生产任务。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棉花会议几乎年年都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棉花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有些年份还是国务院亲自主持召开。为鼓舞全国人民种棉的士气,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亲自到会祝贺,并与代表合影留念。”[1](P48)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有4亿多人口,但是全国的棉花产量只有44万吨,算下来人均棉花占有量只有可怜的1公斤。这1公斤棉花,意味着人们连穿衣这个最基本的需要都满足不了。
为解决棉花极度匮乏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发展棉花生产作为繁荣经济、稳定市场、保障供应的重要政策措施来抓。并发出了“爱国发家,多种棉花”的口号,鼓励、奖励农民多种棉花。这样,到1982年,我国棉花产量首次列居世界首位。此后,基本上保持了世界最大棉花生产国的地位,实现了中国棉业发展史上“从小到大”的跃进。在这个过程中,中棉所可以说功不可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棉所人凭着自己的实力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抗虫棉,将国外抗虫棉赶出中国市场,为国家棉花生产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至2008年,我国累计推广国产抗虫3.15亿亩,新增产值超过440亿元,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3%。棉花总产量达到了750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吨增长了17倍。”[1](P54)
三、《中国棉》,反映了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勇于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过去,只以为棉花是“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冻暖万家”的护身之物,却并不知道棉花也曾经是工业的重要原料,具有很多的用途。更不了解,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提高棉花产量,设法从美国购买“岱字棉种”,却遭受美国政府敌视,并设下重重关卡阻拦,最后在胡竟良、邹秉文等专家、爱国人士的持续艰辛努力下,只得转道南美才运回国内。而且因此邹秉文先生还受到美方的非法拘留、摧残,为防止他们夫妇回国,竟然扣留了他们的护照。棉花关乎着大众的冷暖,也关联着国家的冷暖啊!
“百花一谢成尘土,剩我缠绵暖万家”。大自然界有万千的各种各色的花,但有人不无道理地认为,棉花是“花中最仁慈的花”。棉花也同粮食一样,历来被人们和政府非常的看重,从种子培育,到种植管理推广等,都十分的用心。
中国政府在1957年就筹建了以棉花为专门研究推广目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而且为了使研究更便于同棉花的实际种植相联系,竟然在1958年就将该所由北京搬迁到河南安阳的偏僻郊区了。在这至今接近60年的历史中,中棉所的科学研究人员经历坎坷曲折,一直是中国棉花种植生产的中心和引领动力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经,中国年植棉花8000多万亩、占世界15%,皮棉产量600多万吨。最使人欣慰的是,在良种培育方面,中棉所成功地培育出“短季”、“抗病”、“转基因抗虫”“抗旱”棉等新品种近90个。特别是转基因抗虫棉成功地培育,“打败世界大牌公司美国孟山都,将美国的转基因抗虫棉赶出中国,反转美国抗虫棉在中国占有95%的份额。”这些令人振奋和豪壮的科学成果,让我对科学,对中棉所的新老科学家们产生深深的敬意。
也许同我具有相似的感受,《中国棉》的作者周艳丽,将自己的笔墨表达,更多地落在了对中棉所历来不惜付出心血,全力投身棉花育种研究的科学家们的身上。从最初的所长冯泽芳到如今的历届领导和几代科学家及他们围绕棉花而展开的事业人生,几乎都被作家关注和真诚具体描述,这样兼顾到所有人一切事的叙述,在八方共辏地突出中棉所人的国家使命担当精神,表现科技人员浓厚炽热的家国情怀和认真钻研的智慧性格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神等方面,富有聚集表现的力量。就像冯泽芳,建所时,他已经年过半百,功成名就,本可以留在南京继续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过正常生活,可他却依然担纲授命来到了安阳,艰难地筹建中棉所,用心地开展业务研究,投入了全部的心力。尽管这样,在“大跃进”那个疯狂的年月里,他不愿违心,不能承受高压,竟自己“喝剧毒氢化钾自杀身亡”。本来是“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奠基人”,到头却落了个“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恶名。好在后来平反,恢复了名誉;像胡竟良,也是有大功于中国棉花推广种植的人,人们说他有战略思维,也因为在历史上的经历而曾遭受不公正的对待;像被大伙亲切地称为“喻头”的所长喻树迅,德高名重,被认为是棉花育种的“魔术师”。喻树迅领导并参与了19个优良棉花品种的培育,还积极推行“快乐植棉”等。为国家贡献了这么多,可自己的“母亲瘫痪在床,我却未有尽孝在床前。临终时想见一面,当时由于出差在外也没实现。等到父亲有病的时候,我发誓,临终一定要陪在他老人家身边。结果还是因为出差、临终仍然也没见上一面,这是我一生的遗憾!”[1](P173)2006年,喻树迅获得了“何梁何利”大奖,他自己不取一分奖金,却设立了一个以我国著名棉花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棉所第一任所长冯泽芳的名字命名的“冯泽芳棉花科技创新基金”;还有即使是像曾经担任主要领导,在“极左”年代有过一些“左”的行为表现的李庆,不论他20岁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英勇作战、三次负伤的老革命的资本,还是在这里负责时对于中棉所、对中国棉花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应忽视的。
另外,像谭联望、黄祯茂、蔡荣芳、张方域等等很多人,作者因为十分看重他们的科学人生追求与科研事业成果,几乎都给予了深情描述表达。应该说,透过周艳丽的真实描述,我们看到,这些人,他们的每一个研究目标设定,每一次地深入推进,都伴着很多的辛劳汗水,都是在无私地释放自己的智慧和生活的享乐,都是一部苦经啊。自然,成功会安慰一切的伤痛和付出,但在经历曲折乃至痛苦的时候,伤痛的感觉却不会是个虚无的状态。例如汪若海在“文革”中,因为看不惯对老专家的残酷批判,说了几句公道话,若不是得风夜逃,就会不知发生什么结果。但他逃掉了灾难,妻子却替他“挨了一顿拳脚”;在那个劫难的岁月,蔡荣芳的父亲要接他去菲律宾继承遗产,可蔡荣芳却拒绝了,他说:“人生在世,总要有所求,有所不求。人生的价值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关键要看对祖国对人类的贡献。能为祖国的棉花科研事业做出一点贡献,实现我心中多年的梦想,我觉得比什么都值得。”[1](P184)像黄祯茂,曾经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试验站里忍受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在研究“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中,天下暴雨,人家都往室内跑,可李付广他们却是心急火燎地往试验田里跑;有人带病开展研究、有人忍受着生活的艰辛、有人放弃了家庭的责任。等等,说起来都是会有许多的感慨!为了中国棉花的丰产,为了国家人民的福祉,中棉所人付出了他们的青春、智慧和人生的全部。名叫沈仍愚的专家并不愚,他说:“我这辈子最欣慰的是,现在走在大街上,再也看不到穿得破衣烂衫的人了。人人有衣穿,是研究棉花的人的最大心愿。”[1](P341)这样朴素温情的语言,也会是很多棉花研究专家的心愿。在平常中包含着一种人性的至美至善。周艳丽的文字在描述这许多的人生表现情形时,总是带有情感的温度和或疼痛或欣慰的复杂感受的。因此,这样的文字就显得富有质感,会产生感染力量。
周艳丽的作品,让我见识了中棉所人在棉花育种培植上花费的大量心血及丰硕成果。还使我很钦佩他们以棉花研究为基点,将自己的眼光和目标投向国家远大发展层面的自觉努力。在如今的中棉所的大门边镌刻着:“把您的优势无限放大”,背面是“思路决定出路、胸怀决定规模、凝聚决定发展、观念决定成就。”这是他们经验的总结,也是如今行动的指南。现任所长李付广说,“把您的优势无限放大”,像是口号,其实也是决心。这样既有号召又有目标的突出提示和树立,正是他们在现时代努力承担国家民族大任的心愿所在。十分令我感到振奋钦佩的是,以李付广为代表提出的棉花“东移—西进—北上”,大力在科学助力下向盐碱地域推进的战略目标,表现了他们的宽广胸怀和豪迈的激情,更展示着中棉所人勇敢奋身的进取担当精神。伴随这样战略的逐渐推进落实,若将我国的棉花种植大面积在东部沿海、西部新疆和北部内蒙古的盐碱土地上成功推广,那将是一个多么使人高兴的大喜局面啊,此乃国之幸矣!鉴于中棉所人的使命精神和顽强意志及科学态度,我对此充满期待!在周艳丽的作品中获悉这样的消息,也是我的一种欣喜和收获。
任何文学的表达,都是作家自己社会人生观念和道德价值原则的一种宣示。周艳丽是一个大学教授,也是一个以学问立身授徒的人。这次她在教学之外选择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采访,又会因为真实性原则的局限约束很难自由生动表达的报告文学写作,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但是,在我阅读了她的作品后,我更相信,周艳丽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被中棉所人的国家精神、忘我情怀和科学行为等强烈感动感召的结果。正像以上所述,在中棉所人60年的曲折经历中,他们曾经有紧迫、有困惑、有艰辛、有奋进、有辉煌,但没有改变的是有一颗用自己的智慧和付出报效建设富强国家的红心,是始终不变的科学攀登和事业开拓的意志和胸怀。而这些正是作家、文学需要走近和表达的对象。也是能够给人以启示感染和感召的地方。《中国棉》的题材对象蕴含和作家的文学写作意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所以作家的主观进入、外溢和作品的内在包含,在思想精神与情感的互动中实现了和谐相应的延伸表现。像这样既是具体对象的真实“史志性”文学作品,又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文明健康精神情感能量弘扬特性的作品,正是现实所需要的,所应当提倡和鼓励的。因此,我乐意为周艳丽点赞!
《中国棉》在文学的表达方面,作家显然是用心的。内容方面,有历史延伸,有信息集纳,有业务和人物关注,内涵厚密;在行文形式方面,每一章节都有重点提示或古诗文题引,增强了生动的成分。这些都是应当肯定的。但作品有贪全顾面的缺点,它几乎围绕中棉所的业务及活动历史,将所有有关棉花的各种信息、各种人物表现都汇集起来了。这样的表达,虽然会有丰富的信息性,知识性,可过多的事实叙述是会容易埋没作家主观的认识把握和更加艺术地呈现形而上的某些内容。像对有关建所、搬迁的行政性描述、曾经有些会议的记录等地方就可以简略;若找到一种能够融会贯通的个性结构表达方法,实现更富有设计和尽可能关涉人的精神情感及性格命运的描述,我以为,也足以表现出中棉所人的感人事迹和巨大的科学贡献内容。当然,“文章体制本天生,模宋规唐徒自苦。”一切的文学表达方式,虽然不一定都是最完美的,但一切的表达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好在,重要的是你是否从这样的表达中真正的有所收获。
[1]周艳丽.中国棉[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1
[责任编辑:舟舵]
2016-12-07
李炳银(1950—),男,陕西临潼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报告文学理论研究。
I206
A
1001-0238(2017)01-0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