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国时期河南美棉的引种与推广
2017-11-01王志军
王志军
〔摘要〕 民国时期河南引进美棉品种,经过不断改良、推广,美棉取代传统中棉成为棉花种植的主体。河南引进美棉品种是为适应近代棉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地方农政机关大力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铁路开通等多种因素也为美棉的引进、推广起到推动作用。美棉的种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了棉花生产的商品化。但美棉的推广也使粮食作物种植受到挤压,造成区域农业畸形发展。
〔关键词〕 近代河南;美棉;中棉;三农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5-0193-04
河南植棉业历史悠久,但在农业结构中始终不占重要地位。清末民初政府開始引进棉花新品种,经过试种,美棉适宜河南种植并适应近代棉纺织业的要求,经过数十年的改良、推广,美棉取代了传统中棉,河南成为全国植棉大省。近年来,学界对民国时期河南美棉的引种问题关注较多,如徐有礼、程淑英的《河南植棉业发展考略》(《中州今古》2001年第3期)、刘晖的《略论铁路与民国时期河南植棉业的现代转型》(《历史教学》2009年第16期)、马义平的《铁路与近代河南的棉业发展(1906-1937)》(《中国历史地理丛论》2010年第1期)、黄正林的《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研究》(《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等,都从不同角度论及民国时期河南美棉的引种问题,但缺乏系统的论证,尤其是美棉引种对农民、农业的影响鲜见论述。笔者通过对大量相关史料的搜集,理清河南引进、改良、推广美棉的来龙去脉,并对民国时期河南引进、改良、推广美棉对三农的影响展开探讨,以弥补此领域研究之不足。
一、 美棉的引进、改良与推广
河南地处中原,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暖温带,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质疏松,土壤深厚、肥沃,适宜棉花种植。宋元时期,棉花传入河南,在豫北平原开始种植。明代政府极力鼓励种植棉花,河南植棉区域、范围迅速扩展,到明代中后期,除豫南外,其他各地都有棉花种植的记载。清代河南植棉情况更为普遍,全省八府一州均有种植。至民国前,安阳、邓县、洛阳、孟县、通许等地为河南省产棉最多的县,内黄、获嘉、灵宝、阌乡、偃师、商丘、虞城、兰封、项城、西华、尉氏、汜水、荥阳、鄢陵、淅川、汝阳、新野、罗山、商水等县都已较大面积植棉。〔1〕长期以来,河南各地种植的棉花属于亚洲棉(中棉),重复播种,棉种严重退化,棉花纤维短、品质差、产量低,不宜于纱厂纺纱之用,近代棉纺织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对棉花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棉花质量势在必行。
河南引进美棉品种肇始于清末。1904年清政府农工商部从美国购回大量美棉种子,部分分配给河南,转发给农民试种。1907年,河南农工商局从山东购买美棉种子,分给各县推广种植。1910年,河南农政机关在郑州对金字棉、爱字棉、脱字棉、杜兰果棉、哥伦比亚棉、隆字棉及海岛棉等品种进行试验,选出了早熟丰产、适合在河南种植的脱字棉作为推广的良种。由于美棉的种植需要精耕细作,在劳动时间、肥料等投入上高于传统中棉,加之棉种不纯等原因,农民对种植美棉有所抵制,因此,河南早期引种美棉效果甚微。
进入民国后,河南省实业厅响应北京政府“改良棉种,宜选取埃及及美洲之棉种”〔2〕的号召,大力倡导引种美棉。1916年豫北彰德设立植棉试验场,聘请美国人乔勃生为顾问,着手引种美棉及改进植棉方法。豫东杞县美棉试验场进行的中美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棉“一棵之桃共结一百上下,好棵至一百二十个,其次者八九十个,最次者也七十余个”〔3〕,较之土棉“统计不过十余桃”,优势非常明显。1919年,实业厅向安阳等83个植棉县派发美棉种子1,500斤,进行大范围试种推广。经过一年的试种,河南成为美棉品种“最为相宜”的种植地区。这之后,实业厅“每年春季散发种子,并不取价,农民请领者,为数甚众”〔4〕,至20世纪20年代“孟津、渑池、陕县、阌乡等县,所有棉田概行改种,本地土棉几无形消失矣”〔5〕,安阳县“粗绒棉田,渐改种细绒”。〔6〕美棉推广成效显著。
由于美棉种子未经驯化,即行散布于棉农种植,20年代初,河南各地所种之美棉均已开始退化。为了改良棉种,河南省实业厅在开封和洛阳设模范棉场,从事美棉的驯化、选种保纯等工作,但后来由于经费不足停办。至20年代后半期,美棉亩产量、市场价格和中棉相差无几,很多棉农放弃种植美棉,美棉的推广一度受到很大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河南棉花品种的改良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设立专门负责美棉品种改良和推广的棉作改良推广委员会,推广委员会从中央大学农科所购买脱字棉种子600担供各县棉场培育改良之用。1933年,第四农林局培育出适合豫西种植的脱字棉和灵宝棉,在洛阳、新安、偃师、伊川、孟津、巩县、汜水、灵宝、登封等地大力推广。退化的脱字棉有所更新,培育的新的美棉品种也得到推广,如豫西、豫中推广脱字棉和隆字棉,辉县及附近推广爱字棉,汤阴一带推广金字棉,灵宝、郑州、陕县推广斯字棉。1936年,河南棉产改进所在全省22个县推广最新培育的美棉品种,据统计,共发放棉种820,695,5斤,领种14,726户,推广棉田141,001,5亩。〔7〕经过数十年的引种、改良、推广,河南美棉种植区域不断扩展,由最初的小块试种地至1936年全省已普遍种植。下表是1922年至1936年河南中棉、美棉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
表中显示,1922年至1936年,美棉种植面积在河南棉田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土棉所占比例逐年减少。〔9〕河南省棉花种植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棉成为棉花种植的主要品种,传统中棉逐渐被美棉所取代。
二、美棉引进推广的原因与条件
民国时期河南引种美棉,是近代棉纺织工业发展的产物,地方政府积极倡导以及社会力量的大力推动,交通条件的改善等都为美棉的引进、改良、推广提供了条件。
甲午战后,国内棉纺织工业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原棉需求量骤增。民国前后,河南省境内共有广益、华新、豫丰、成兴四家棉纺织企业。1903年河南第一家机器纺织企业——广益纱厂开机生产,有纱锭25,000枚,1919年开工的成兴纱厂纱锭2,880枚,1920年郑州豫丰纱厂开机生产,有纱锭56,448枚,1923年竣工的卫辉华新纱厂有纱锭22,800枚。1933年,四家纱厂共有纱锭108,408枚,到1936年,全省拥有棉纱锭11万多枚。四家纱厂每年需要大量优质棉,主要来自于本省,1933年,广益纱厂用棉57,794担,豫丰纱厂用棉145,525担,华新纱厂用棉79,600担,共计282,919担。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为河南植棉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河南各地種植的中棉,“色泽尚称洁白,惟纤维概粗而短”〔10〕,“以之纺纱仅能纺十支至十二支之粗纱”〔11〕,很难达到当时纱厂纺细纱的要求。新的市场需求与传统农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促使棉花种植结构发生变动——引进新的品种。与中棉相比,美棉产量高、纤维细长、品质优良,适合机器生产的要求。经过改良的美棉品种其对比优势更加突出,如经过改良的灵宝、洛阳之棉花,丝质细坚,名驰遐迩,为纺四十二支纱之最好原料,素为各纱厂特别欢迎。〔12〕
河南农政机构和农事试验场在不同时期,对美棉品种的引进、改良和推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19年河南省实业厅为推广美棉,制定了奖励植棉的政策,“凡增加本地棉田一亩,奖银二角,用美国棉改良植棉者,奖银三角,并购买美国棉种发给各县农会转给农人”。时“美棉每亩约收皮花四十斤,原产棉皮花三十五斤左右” 〔13〕,农民收益增多,因此,植棉各县美棉日见推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河南省实业厅改为建设厅,美棉的改良、推广由省建设厅主持。下设七个农事试验场,专门负责农业试验、改良和推广。后又将农事试验场改组为5个农林局,其中第四农林局侧重于棉花改良,培育改良的脱字棉、斯字棉、金字棉、爱字棉等品种被很好地推广。1934年,河南省棉产改进所成立后,“即在彰德、太康、郑州、开封、灵宝设棉花育种场,又在太康、彰德、郑州、洛阳、灵宝、商丘、禹县、汝南等地分设棉花指导所”〔14〕,进行棉种改良和推广,在洛阳推广脱字棉,辉县推广爱字棉,太康推广斯字棉3号。1936年,棉产改进所在彰德棉作试验总场繁殖斯字棉第4号1100亩,太康棉场繁殖斯字棉第3号400亩,洛阳棉场繁殖斯字棉第3号193亩,郑州棉场繁殖斯字棉298亩,开封棉场繁殖斯字棉第4号20亩、脱字棉30亩,灵宝棉场繁殖斯字棉第4号1127亩、第3号593亩、脱字棉328亩、德字棉731号37亩、灵宝棉40亩,合计繁殖棉田2125亩。〔15〕1936年,河南农村合作社推广改良棉种200,549斤,其中辉县8,200斤、阌乡27,840斤、渑池80,000斤、灵宝6,500斤、郑县50,000斤、滑县28,009斤。〔16〕
社会力量对河南引进、改良及推广美棉起到了推动作用。1919年,郑州豫丰纱厂的创办人穆藕初从纱厂拨款在郑州设棉场试种美棉,并散发美棉种子与各乡农种植;1920年,由穆藕初主持的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从美国购进脱字棉和隆字棉10吨,运往河南、陕西棉区推广;1921-1923年,豫丰纱厂在产棉县设置棉场30处,种子由纱厂提供并补助其经费推广脱字棉;1931年,从美国购买脱字棉种子二万斤,在郑州附近推广。卫辉华新纱厂主要创办人王锡彤成立华北美棉培植研究所,引进爱字棉、脱字棉、斯字棉、德字棉四个优良品种,进行培育实验,确定生长最佳的斯字棉、脱字棉作为推广良种,1920年,研究所以汲县、延津、新乡、安阳等地作为推广基地。
铁路的兴建把农村引向市场,进而影响到农民种植作物品种的选择〔17〕,民国前后河南境内平汉、陇海铁路的开通对美棉的推广起到了助推作用。河南引种美棉,由豫西陇海铁路两侧的农民率先开始,然后在铁路沿线地区逐步推广。安阳、新乡、郑州、洛阳、偃师、灵宝、阌乡、陕县等因位于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成为美棉种植最为集中的区域。铁路提高了河南棉花的商品化,推动了种植结构的变化,也为美棉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动力。
三、美棉的引进对三农的影响
(一)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与中棉相比,美棉每亩产量高,品质优良,更符合机器纺织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市场价格及亩产收益上明显高于中棉。30年代初,就产棉各县普遍而言,大约每亩中棉可产一百斤,美棉可产百二三十斤。汤阴、辉县、获嘉、新乡、郑县、偃师、洛阳等处,每亩中棉可收百二三十斤,美棉可收百四五十斤。安阳、太康等县,每亩中棉可收百四五十斤;美棉可收至二百斤。其产量最大者为灵宝县种植之美棉,每亩可产至二百三四十斤。〔18〕正阳县于民国二十五年洋棉每亩产籽棉一百七十斤,中棉每亩产籽棉八十斤,相差竟达九十斤之多。〔19〕 洛阳美棉一亩纯收益9.03元,中棉5.96元〔20〕,新乡县每亩中棉可获得7.5元,洋棉为10.5元,安阳县美棉专植区,农民种植美棉的收入更高,每亩洋棉可得13元,中棉为9.1元〔21〕,农户因收益差距而改种美棉呈风行之势。
与粮食作物相比,农民种植美棉获得的收益也远高于粮食作物。在河南境内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棉花平均价格约为14.4元/每市担,高粱2.4元、小米4.4元、小麦4.2元、玉米2.4元〔22〕,棉花平均价格是高粱、玉米的六倍,是小米、小麦的三倍强。据统计,1935年河南每百制市斤小麦4.34元,大麦2.89元,大米7.04元,小米3.66元、高粱2.09元、玉蜀黍2.92元、豆价3.33元,粮食作物“每亩平均收入数,仅为3.54元”,而棉花“每亩平均收益为5.61元”〔23〕,亩产值比粮食作物高出2.07元。这仅仅是中棉与美棉的平均收益,单纯美棉的亩产值还要高。不可否认,美棉的种植需要精耕细作,在人工、肥料等投入上要高于粮食作物。以1932年灵宝为例,每亩棉花需投入种子0.3元,肥料1.2元,人工5元,税收2元,成本共8.5元,当年纯收益为7.4元。〔24〕成本中人工占费用较大,但在当时家庭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情况下,农户通常不计算个人投入的人工成本,更多注重经济利益。正因为“种棉恒较其他作物为有利”,更多农民愿意将耕地改种美棉。
(二)提高了棉花生产的商品化
在美棉品种引进前,河南农民种植棉花基本上是自家使用,有剩余才进入市场,运销省内外,商品率并不高,流通的范围和数量也相当有限。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得国内外市场大量需求长纤维优质棉,农民种植美棉,棉花的种植结构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棉的大面积种植,使河南棉花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河南四大纱厂均在棉产区,所用棉花主要来自本省供应,但也仅占河南棉花商品率的20%左右,绝大部分美棉通过平汉、陇海铁路被运往汉口、上海、天津等口岸,然后被运往国内其他纱厂或海外市场。1936年河南棉花产总量130余万担,本省四大纱厂用棉25万担,80万担左右输出境外〔25〕,棉花的商品率高达70%,而美棉的外销份额占绝对优势。豫北棉花大宗由彰德站运赴天津,部分以畜力东运至直鲁、西运山西,供民间销用,豫西棉花由黄河载船汜水转口郑州,或经由陇海路运至郑州,再由郑州分运津、沪、汉等处,南阳区由襄河船运湖北境内或直达汉口 。〔26〕豫东太康等地所产棉花,先运到许昌、郑州、开封,然后经铁路运到青岛、上海、天津、汉口等地。洛阳周边棉花销售之市场即汉口与天津两处,至汉口则自洛阳由汴洛铁路运至郑州,再由京汉铁路运至汉口、天津。由此可见,在引进美棉后棉花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三)改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
在利益驱动下,植棉区越来越多的农民把棉花作为首要的农作物,棉花种植面积所占耕地的比重不断增加,从而改变了当地原有的农业种植结构。1932年,豫西陕县棉田面积已达“七万七千余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三分之一”,灵宝棉田面积也“约占全县耕地面积三分之一”。〔27〕随着美棉的推广,棉田所占耕地面积达到惊人的地步,到了1934年,一些县的棉田面积已占到全县耕地面积二分之一以上,“陕县为55%,阌乡为60%,偃师为70%,禹县为70%,灵宝为75%”〔28〕,在美棉主产区安阳,1936年棉田几占该县耕地三分之二〔29〕,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很显然,由于植棉的高利润回报,农民面向市场将原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
美棉种植盲目扩张,使粮食耕地面积受到挤压,粮食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植棉区的农业经济畸形发展。河南彰德宋村,棉花种植排挤粮食作物,粮食不足,酿成“即使在无灾害的平年,该村仍有四成以上的农家必须向外购入谷物”〔30〕的局面。豫西灵宝县以美棉为特产,“但谷麦等尚不敷本县需用”。棉花收入是棉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棉花收成不好,大量减产,或者丰年时棉价被压得很低,棉农的生活就难以保障。
民国时期河南引进美棉是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物,农民种植美棉并作为商品出售,不仅获得更高的回报,而且提高了棉花种植的商品化程度。但在高利益的驱动下,农民将更多的耕地改种美棉,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中棉被取代,粮食作物种植受到挤压,这种种植的盲目性,又导致了植棉区的农业呈现畸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426.
〔2〕〔11〕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81,392.
〔3〕陈淑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植棉业〔D〕.河南:郑州大学,2002.
〔4〕马义平.近代铁路与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探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0,(3):132-138.
〔5〕河南省实业厅.河南全省棉业调查报告书〔M〕.开封:河南省实业厅,1925:1.
〔6〕顾裕昌.安阳县棉业调查〔J〕.国际贸易导报,1933,7(10):76.
〔7〕〔15〕建设要闻选辑·农业〔J〕.中国建设,1936,14(2):135-138,135-138.
〔8〕〔19〕胡竟良,陈灼.河南棉业之鸟瞰〔J〕.农业周刊,1937,6(9):4-13,4-13.
〔9〕〔28〕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00,339.
〔10〕河南棉业调查记〔J〕.农商公报,1922,8(11):146-149.
〔12〕河南改良棉产事业〔J〕.农学月刊,1936,2(2):129-131.
〔13〕豫中棉业之新发展〔J〕.北京银行周刊,1920,1(28):33-34
〔14〕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52.
〔16〕河南省政府秘书处.民国二十五年河南省政府年刊〔J〕.1937:472.
〔17〕宓汝成.帝國主义与中国铁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640.
〔18〕冯翔凤,孟及人.本科农业推广部十八年河南全省棉业调查报告〔J〕.河南中山大学农科季刊,1930,1(2):135-137.
〔20〕〔24〕〔27〕河南省政治讨论会干事会.豫西五县棉业调查〔J〕.河南政治月刊,1932,2(7):168-174,168-174,168-174.
〔21〕徐有礼,陈淑英.河南植棉业发展考略〔J〕.中州今古,2001(3):47-51.
〔22〕陈伯庄.平汉沿线农村经济调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所,1936:43.
〔23〕黄正林.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研究〔J〕.史学月刊,2010(5):28-44.
〔25〕河南省棉产改进所.河南棉业〔M〕.开封:河南省棉产改进所,1936:26.
〔26〕〔29〕河南棉业调查报告〔J〕.纺织时报,1928(481):355,27.
〔30〕沈松侨.经济作物与近代河南农村经济,1906-1937——以棉花与烟草为中心〔M〕//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327-378.
(责任编辑:许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