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音色运用*

2017-01-28廖星麟

黄河之声 2017年4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演唱者音乐作品

廖星麟

(湘南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论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音色运用*

廖星麟

(湘南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色风格,进而影响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本文采用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探讨音色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之间的联系,并对如何有效提高音色在作品风格中的影响力做出了理论性的建议。

民族声乐;演唱风格;音色运用

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对优美的音色的欣赏上,拥有好的音色,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同样一首好的作品能够为音色的施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首经典音乐的形成离不开这两种因素的结合,能够被社会各阶层群众所接受的音乐作品,往往是音色唯美、旋律悠扬、歌词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如何有效的发挥音色的积极作用,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

一、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是中国语言的延伸,它将演唱和语言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项瑰宝。不同民族地区受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对音色的审美需求也有不同的认知。例如,具有西方特色的欧洲吟游诗人,通过乐器可乐琴的弹奏,用淳朴厚实的游吟唱腔进行演奏;又如作为文艺复兴的主流地区的德意志等国家,其音乐的表达则需要依照德意志国家的审美来体现。同样这种地域性的差别也体现在我国民族声乐中,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即使是相近的民族文化其在演唱时的音色也不尽相同。比如说东北粗犷豪迈的音色特点相较于西北地区的粗犷豪迈音色是不同的;江南地区的细腻温婉的音色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明朗欢快的音色是各具特色的。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音色的不同,同时又因为认知审美存在的差异性,而出现对音色美的欣赏存在地域性的差别。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和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是形象的直觉。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众对审美标准也存在不同的认知,进而影响到民族声乐的音色风格。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经历着朝代的更迭,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都趋于相近,逐步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都使民族声乐中的音色风格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音色的审美认知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基于此原因,我们往往会发现某些地区在演唱风格上很相似,然而距离却相差甚远,民族的融合打破了审美认知存在的空间差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各个民族文化间加强了联系与交流,其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创新和改革现有演唱风格中,朝着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景发展。民族声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的重视,更多专业的音乐者将创作的灵感转向民间艺术,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在形成本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时,要结合本民族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吸收前人优秀的文化知识,创造出符合本民族审美认知和特点的民族风格。在当下,我们发现原始的民族音乐风格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对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进行改变是在所难免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传统的民族风格,而是要求我们用科学地、系统地、发展地眼光去创新音乐风格,经过众多的艺术学者的努力,发展中更加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声乐音色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为民族艺术形式的代表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大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都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多,歌颂祖国秀丽山河的作品,如果创作者没有亲身感受到自然风景的优美,就无法将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来。音乐元素中的音色作为影响民族声乐的重要原因,如何选择适合音乐作品的音色来进行演绎是决定这部作品前景的方法和手段。音色又可以分为天然音色和人工音色,比如说,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不仅需要词谱、演唱者,还需要乐器的伴奏,而不同的乐器都有其固定的音色,钢琴的音色特点是是音域广、音量宏达,能够演绎不同的风格,而比较传统的乐器古筝音色是柔和、清脆的,常常在民族乐队中担任声部的位置,由此可见乐器的音色是固定的,艺术家们可以根据作品所需要的伴奏特点来选取相符合的乐器,而人的声音则因其具有的可变性和潜在性,往往能通过专业的训练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音色特点,因而专业的音乐演唱者,都能够依据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基调和内容,选择合适的音色来演唱,专业的学者往往掌握了多种音色的演唱技巧。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仅需要优美的歌词,丰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需要好的音色来润饰作品,好的音色,可以激发听众的听觉神经,同时具有节奏感的音色能够更加被民众所接受,在社会各阶层中流传开来。因此提高音乐演唱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重中之重,每个人生来都具有自己特定的音色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音色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演唱风格的作品,然而专业的音乐学者,不是由人选择作品,而是根据作品改变自己的音色,使之符合音乐作品的演唱风格,通过借鉴西方声乐的训练方法和经验,结合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特点,总结出一套科学、体系化的音色训练方法,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发展前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典的优秀作品的诞生,是演唱者与音乐作品完美结合的产物,一个好的作品能够使演唱者尽情地发挥自己的音色特点,而优秀的演唱者则能诠释音乐作品所要的传递的思想感情,只有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才能创作出经典永恒的音乐作品。

三、如何把握好特定风格的声乐作品音色

据调查研究表明,人体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件可以任意雕琢的乐器,人体的潜在能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常常会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模仿秀、声音秀等等节目,由此可见只要对人体的声音和感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就可以拥有不同风格的音色特点。在一般的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表演时演唱者不仅仅需要通过音色调节唱出音乐的曲调,还需要在演唱时充分地融入自己的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只有声音而没有情感流露的作品,往往是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如何正取的认识到自身的音色定位,并加以利用和完善,是每个优秀的演唱者都需要重视的技能素养,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音色的好坏会决定作品的成功与失败,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演唱不只是单纯的唱出来,而是需要将音色技巧与情感宣泄相结合,演唱出灵肉相结合的作品。如何正确的把握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演唱者在演唱前,需要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曲调,找出适合本首歌曲演绎的音色风格,适合的音色风格能够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审美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音乐作品风格的了解也不尽相同,如何在众多的审美差异中去寻求最适合、最具影响力的音色风格,是每个演唱者的责任。音乐是时代的产物,为了推进音乐的发展,提高音乐在我国国民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我们不断对音乐文化进行深化改革,音乐工作者则应当保持着传承、发扬、吸收、创新等新思维,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经典流传的音乐作品其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作品内容本身,更加重要的是演绎作品的音乐艺术家。每个演唱者都拥有一套对音色认知和选择的理论体系,在选择歌唱作品时,都会按着自己的认知去演唱作品,我们需要再次认识到,生活在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音乐工作者,会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地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对音色的不同了解与掌握,音乐演唱者通过不停地训练、实践、交流和学习,对声音的认知辨别能力会高于普通人,因而对于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来说,如何最大程度的选择适合的音色演唱歌曲并符合大众的审美认知,是一项长远的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音乐家对作品的了解和把握,还需要从时代发展的大局观来把握,紧密联合时代发展的进程,探索出符合当今文化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点,通过利用多元化的音色风格来实行民族声乐在社会各阶层的知名度。

总而言之,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音色的特点是紧密详细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的,经典流传的声乐作品需要独特的音色个性来彰显,好的音色需要优秀的作品为其提供施展的平台,只有将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

[1] 李全.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J].明日风尚, 2016,21.

[2] 薛荣鑫.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J].戏剧之家,2016,16.

[3] 张宣.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的辩证统一[J].北方音乐, 2015,13.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声乐的音色调节与运用研究》研究成果(15C1297)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演唱者音乐作品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