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医学史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价值※

2017-01-28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医学

于东林 丁宝刚 王斌胜 孙喜灵

论医学史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价值※

于东林 丁宝刚 王斌胜*孙喜灵

(山东滨州医学院山东省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烟台264003)

《医学史》教学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把握医学的发展脉络,重视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加强学生的医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应重视《医学史》这门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

医学史;人文教育;学科地位

《医学史》是一门介绍医学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的一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涉及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医学史》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把握医学的发展脉络,重视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提高医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应重视《医学史》这门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

1 《医学史》有助于了解医学发展过程把握医学发展趋势

学习《医学史》有助于了解医学体系的发展过程,把握医学的发展趋势。在人类文明的初期,我们的先民就积累了最初的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的早期医学,这四个文明古国都有各自的传统医学,并从巫术中逐渐脱离出来。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只有古中国的医学体系发展到了今天,并且至今在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现代医学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古希腊的哲学较为发达,涌现出了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著名的哲学家。还原论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医学的发展,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医学为现代医学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希腊的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被后世誉为“医学之父”,现代医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衰落后,由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哲学、文化和医学,雷泽斯、阿维森纳等就是这一时期优秀医学家的代表。直至14世纪,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世界文化和医学的中心才重新回到欧洲。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在复古与复活等口号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脱离了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思想的控制,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医学方面最早得到发展的是解剖学,并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生理学也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被建立起来。显微镜的发明与运用使人类的视角由宏观深入到微观层次,从而为生物医学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19世纪之后,欧洲各个国家相继爆发了工业革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等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直接推动了医学由依赖经验的推理和形而上学的思辨转变为凭借物理、化学实验对人体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实验医学逐渐成为主导的医学理念,病原微生物的发现、疫苗的发明与应用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从而奠定了生物医学的基础。

进入20世纪之后,现代物理学的革命、现代化学的变革,以及现代生物学的革命使医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物理学的发展促使了CT、核磁共振、B超、彩色多普勒等诊断仪器的产生;化学的发展使得疾病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化学疗法从此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生物学方面,分子生物学的建立直接促进了维生素和激素的发现,激素疗法也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此外,遗传定律的提出,以及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使遗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促使了医学由生物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1977年恩格尔教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发展模式,标志着医学跨入到了现代医学的阶段。

与此同时,传统医学也在沿着自己的轨迹不断发展至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仍然存在着传统医学。然而,现代医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医学,而传统医学在很多国家失去了法律保护,成为替代医学。

了解医学发展的过程,就可以借鉴前人在医学研究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更好地走好医学之路,把握医学发展的趋势,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1]。

2 《医学史》有助于重视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从医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医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关系非常密切。

就哲学而言,在古希腊时期,现代医学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医学的发展深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即世界所有物质均由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原子是构成世界的最小微粒,这一哲学思想直接导致了近代科学的基本的方法论——还原论思想的产生。还原论即将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原子论和还原论的思想得以将医学从巫术中分离出来,并指导着医学沿着唯物主义的理念一直发展到今天。在近现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原论思想指导着将自然科学的知识运用于医学研究中,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由此确定了现代医学在世界医学体系的主流地位。

中国的传统医学也深深地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中医学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在中医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影响非常深远,精气学说和西汉时期提出的“元气一元论”思想影响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诊疗理念,可以说,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土壤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

自然科学对于现代医学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的进步,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人工药物的合成,显微镜的发明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而显微镜应用到医学领域之后使得人类的视角由宏观的组织层次深入到微观的细胞乃至于生物大分子层次。可以说,没有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医学。

医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在现代医学发展的早期,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人类与动物都属于自然界的生物,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无二致。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疾病与动物疾病的不同。如人类有高级的心理活动,因而就有心理疾病,人类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因而社交类的疾病也在困扰着我们,这些都是动物疾病所不具备的。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恩格尔教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发展模式。现代医学的着眼点也正在逐渐从“人患的病”向“患病的人”的转变。被誉为“近代西方临床医学之父”的西登哈姆就曾经指出,“与医生最有直接关系的既非解剖学之实习,也非生理学之实验,乃是被疾病困扰的患者。”

传统医学对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关系一直非常重视。早在2000余年前,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里的“道”指的就是医学理论。

由此可见,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密切[2],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好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当适当涉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3]。此外,应该对于医学的学科属性有清醒的认识,医学虽然与自然科学关系非常密切,但医学不属于自然科学,因此,医学研究虽然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但不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4],与医学相关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仍然属于医学研究的范围。抛弃医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等属性,仅从自然科学等方面对医学进行研究是非常片面的,也不利于医学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耶鲁大学约翰·哈里·华纳教授就曾明确指出,“对科学的忠诚在推动医学专业技术和文化成功的同时,也正在威胁着对于职业精神、医学艺术和文化凝聚来说至关重要的人文价值。[5]”

3 《医学史》有助于客观看待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现代医学的重视毋庸置疑,然而,学生经常会对传统医学抱有某种程度上的偏见,认为传统医学没有能够客观阐明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存在疗效的不确定性等。学习《医学史》有助于帮助学生客观看待两种医学体系之间的关系。

传统医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哲学指导思想方面,传统医学提出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和社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理念与现代医学所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发展模式不谋而合;在治疗方法方面,传统医学提倡因势利导的治疗理念,所应用的天然药物的结构更接近人体细胞,亲和力大,副作用小;在预防医学方面,传统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认为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就是把亚健康状态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使之转为健康状态,这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现代医学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境与挑战。在疾病的治疗方面,现代医学倡导对抗性治疗,抗生素、化学疗法、激素疗法等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抗生素的滥用所造成的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超级细菌”的出现已成为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化学药物和激素的毒副作用也在考验着现代医学的应对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一再指出,应该客观看待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每种医学体系都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健康的医学发展模式应是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为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4 《医学史》有助于加强医德修养

学习《医学史》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医德修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后大部分会走向临床岗位,而医德是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尤其是在医患纠纷愈演愈烈的今天,提高医生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2400多年前的希腊伯里克利时代,希波克拉底就在《希波克拉底誓词》中向医学界发出了职业道德倡仪书,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有了详细的描述,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誓词》指出,医生面对的是患者,应不分男女贵贱,一律平等对待,保守患者的秘密,无条件将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传授给他人等。我国唐朝的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也在他的代表作《千金方》中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对医生医德要求的文章,即《大医精诚》,其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孙思邈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并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也曾说过,“人生应该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至理名言,并用自己毕生的护理工作在践行着这一誓言。

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医德非常高尚的医学家,他们只是其中优秀的代表。通过《医学史》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具有高尚的医德,才有可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才有可能为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6]。

5 《医学史》有助于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

医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将创新精神融入到医学研究中,正确评价新生事物,对新理论、新发现既不盲从也不保守,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展创新性地研究,才能推动医学的发展与进步[7]。叩诊法的发明人奥恩布鲁格通过看到父亲用手指敲击盛酒的木桶,根据声音判断木桶内酒的含量,从中受到启发,最终发明了叩诊法。听诊法的发明人雷内克也是从儿童玩游戏中受到启发,最终发明了听诊器。叩诊法和听诊法的发明说明,医学研究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生活经验也可以引入到医学研究之中。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维萨里不盲目崇拜古人,坚持自己独立开展人体解剖,从而推翻了盖仑以动物解剖为基础的解剖学知识,并出版了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之作《人体之构造》。

总之,学习《医学史》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医学史》这门课程至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8-9],在很多院校中多为选修课,课时量较少,没有专门的医学史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背景不一,大都没有受到专门的医学史教育,甚至一部分学校不开设这门课程。希望医学院校能够重视这门课程,让《医学史》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1]程之范.医生为什么要有医学史知识[J].中华医史杂志,1999,29(1):56-58.

[2]夏媛媛.试论医学史在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11):168-170.

[3]张斌.论医学史课程之必要[J].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28-229,245.

[4]殷平善.医学史的教学及其研究中的困惑[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 (4):3-4.

[5]约翰·哈里·华纳.医学史的人性化力量:对美国20世纪生物医学的回应[J].北京大学学报,2011,48(6):110-115.

[6]陈发俊,樊嘉禄.医学史教学方法之管见——兼谈医学史的教化功能[J].医学与社会,2003,16(12):64-66.

[7]杜志章.论医学史课程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功能[J].医学与社会,2003,16 (12):67-69.

[8]黄焱,刘盈.医学史教学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61.

[9]付德明,郑建中,王洪奇.医学史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11(3):379-382.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Value of Medical History in Clinical Medicine

YU Donglin,DING Baogang,WANG Binsheng,SUN Xiling
(Shandong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TCM Syndrome,Shandong Province,Yantai 264003,China)

The Medical History is useful to master the medical development,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cine and the other disciplines,objectively evaluat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culture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itical spirit,so it is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course.

Medical History;humanistic education;discipline status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8.002

1672-2779(2017)-08-0004-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于晓飞

2017-01-1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6ZRB14043】;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5-268】;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面上项目【No:2015M028】;山东滨州医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BY2014KYQD13】

*通讯作者:wang617424@163.com

猜你喜欢

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传统医学认识层面的新知新解及其要义
伊朗2009-2016年间传统医学使用及家庭费用支出情况概述
成功也会上瘾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MINORITY REPORT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