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学专业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教学设计案例※

2017-01-28安娜郑晓珂武慧敏赵乐马利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药学生物化学章节

安娜 郑晓珂 武慧敏 赵乐 马利刚

中药学专业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教学设计案例※

安娜 郑晓珂 武慧敏 赵乐 马利刚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州450008)

生物化学作为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课,为学生们学习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等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作为三大物质代谢之一,属于生物化学课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对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章节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探究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信心,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水平。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中药学;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①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规律和氨的代谢特点。②熟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碳单位代谢及个别氨基酸代谢的特点。③了解蛋白质代谢异常后常见的临床症状。

1.2 技能(能力)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大致的代谢去路:消化、吸收和腐败,重点学习氨基酸的代谢概况。为后续营养学和病理生理学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1.3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高血氨症的介绍,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氨中毒的严重性,而氨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产物,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②通过对苯丙酮尿症的介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个别氨基酸代谢的必要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好奇心。

2 教学内容

2.1 教学重点①氮平衡概念;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氨基酸代谢库的概念。②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③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载体和功能。④甲硫氨酸循环及其意义。⑤酪氨酸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多种先天性代谢缺乏症。

2.2 教学难点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一碳单位来源。

3 学情分析

①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全部为理科生,思维比较活跃,课堂气氛整体较好,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容易进入课堂状态,积极和老师互动。②本专业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课程,与此同时开始进行分析化学的学习,本身属于理科生,在高中时期对生物学有了系统学习,具备最基本的化学和生物学的认知系统。并且在本章之前,通过对蛋白质化学章节的学习,已经对氨基酸的分类、肽键的形成、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以及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了系统性的认识。③本章涉及到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以及氨基酸代谢内容比较多,虽是学习的重点,但学生在蛋白质化学章节已经对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深刻而系统的学习,对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学生在本章节学习的难度应该有所降低。④有些学生学习热情特别好,对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发生的调控环节非常感兴趣,所以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文章检索内容,怎么搜索一些蛋白质代谢通路的文章,尤其是英文文献的检索。

4 教学策略

蛋白质代谢的讲述主要以多媒体课堂教授,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用抛出问题的方式将一些医学或中药学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分析和思考,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积极的思考问题。

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将多媒体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教学的主流方式,尤其在大学校园,通过多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方式,弥补教材的局限性,把现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丰富了知识内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刻领悟蛋白质代谢知识的学习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意义和作用。黑板板书则简明扼要的突出重点,始终让学生们把精力放在重点难点上,沿着蛋白质代谢的讲述主线,系统的学习,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和特殊代谢。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提问与讨论,激发课堂热情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课间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介绍蛋白质代谢的相关视频,以及最前沿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增加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试着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身边常见的问题。课下布置适当的作业,强化课堂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通过对学科前沿进展的了解,预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素养。对学生的这些学习结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到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生最终成绩包括期末的考试成绩、平时的实验成绩、教学实践活动、平时作业、出勤率和课堂提问等。

5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本章节的学时安排为4个学时: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作用和氨基酸的代谢概况(1个学时),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个学时),第三节氨的代谢,第四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个学时)。课程一开始,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什么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途径可能是怎样的?然后举出几个蛋白质代谢异常导致的临床病例,比如白化病、尿黑酸尿症、苯丙酮酸尿症和高血氨症等。引起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作用,首先介绍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人体每天的摄入量,以及摄入量的计算方法:氮平衡,通过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讲述来学习一下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简单讲述一下蛋白质消化部位、参与的酶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氨基酸转运的一般方式,氨基酸的腐败作用的危害性。与此同时引入氨基酸的代谢概况图,简单介绍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为后面氨基酸的代谢打下基础。

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在讲氨基酸代谢之前,先从上节课展示的氨基酸代谢概况图中了解氨基酸的代谢途径。一般情况下氨基酸代谢包括三种脱氨基作用、酮酸的代谢和脱羧基作用。

第三节氨的代谢,氨作为脱氨基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由于本身的毒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极为敏感,所以很有必要详细讲述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中,主要产物氨在体内的来源与去路。

第四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在完整讲述了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之后,一般代谢只是20种氨基酸的共有代谢途径,联系之前学习的蛋白质化学的内容,氨基酸由于R侧链的不同,因而又有各自特殊的代谢途径:比如一碳单位代谢、含硫氨基酸的代谢、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以及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等。在本章的最后,前三节内容学习的基础上,概括总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认识和理解。

6 教学互动环节

6.1 课堂互动①课程开始时,首先让同学们讨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哪些,蛋白质有什么的营养功能,结合之前学习的糖代谢和脂类代谢讨论一下蛋白质代谢有什么特点,抛出以上问题之后,引发同学们对蛋白质代谢的学习兴趣和关注。提问蛋白质有哪些生理功能,引出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以及蛋白质的消化、吸收。②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什么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途径可能是怎样的?然后举出几个蛋白质代谢异常导致的临床病例,比如白化病、尿黑酸尿症、苯丙酮酸尿症和高血氨症等。引起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6.2 课下互动①蛋白质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氨基酸既能转变成糖又能转变为脂肪,因此,有人认为每天只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也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无需摄入糖和脂肪。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②举例说明常见的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的生化机制及预防和治疗方案。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及时的给予鼓励,通过课下作业和讨论的过程,如果发现学生有畏学情绪,这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尽量给出合理的建议,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与交流,和老师多沟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7 教学反思

认真备课是讲好课的前提,要求每一位代课教师在上课之前仔细研读教学大纲,精心准备讲稿,认真的进行教学设计,广泛阅读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注意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针对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对于本科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基础相对不错,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听懂教师的讲解,对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以课程进展的较为顺利;在讲授完本章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后,可以给学生额外补充一些与本课程知识相关的最前沿的研究动向,来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而中药学专业专升本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对于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课程进展的相对较慢,这样的话,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完本章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后,还要额外留有一些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给学生们解答相关的问题。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听课状态,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的调整每节课的授课速度。如果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要适时的进行提问或者插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把学生的思绪和注意力给拉回来;根据相关规定,生物化学在排课的时候一般都是理论课4节连排,所以在连上了3节课之后学生很容易出现倦怠的情绪,这个时候要适当的引入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们的心情转换一下,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都存在个体差异,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互动的环节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下课之后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对于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给予特殊指导,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外,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手机都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增加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1]于英君.生物化学[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郑晓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3]王晓慧.谈《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教学[J].大学时代:b版,2006(7):106-107.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Cases of Catabolism of Protei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 Na,ZHENG Xiaoke,WU Huimin,ZHAO Le,MA Ligang
(School of Pharmacy,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8,China)

Biochemistry,as a basic specialty course for Chinese pharmacy students,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As one of the three substances metabolism,protein catabolis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f biochemistry.This paper established in-depth analysis through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e protein catabolism section,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aimed to explor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biochemistry learning for pharmacy students,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biochemistry,to increase the confidence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biochemistry.

Biochemistry;protein metabolis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structional desig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8.004

1672-2779(2017)-08-0010-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王蕾

2016-12-27)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No:[2010] -JKGHAG-031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年课题【No:2014SJGLX231】;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基金【No:BSJJ2014-13)

猜你喜欢

中药学生物化学章节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