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沃采克》的简要概述与分析

2017-01-28马钰琳

黄河之声 2017年17期
关键词:玛丽歌剧

马钰琳

(意大利帕维亚音乐学院,帕维亚 27100)

歌剧《沃采克》的简要概述与分析

马钰琳

(意大利帕维亚音乐学院,帕维亚 27100)

本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作曲家、剧作家以及歌剧故事内容分析这一部20世纪伟大歌剧,以此体会在传统音乐框架下第一部运用无调音乐创作的歌剧内容含义。贝尔格擅用对比手法表现人和人所关切的社会内容,以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创作了一部部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感的悲剧性作品。他的创作突破常规戏剧模版,塑造了精神病患者沃采克、妓女玛丽、士兵、商人和老人等鲜活小众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类欲望、病态、恐惧、嫉妒、仇恨、痛苦的真实描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阶级观念严重,劳动人民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病态社会。撞击性的音符和凄凉的结局发人深省,将黑暗、可怕、真实的世界描述得淋漓尽致,以朴实真诚的小人物反衬社会阶级制度下的冷酷无情和不公平。

贝尔格;毕希纳;《沃采克》;分析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向塞尔维亚发难,随后多国相继投入战争,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为期四年的协约国同盟国交战中,直接参战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1000多万人,受战争波及人口约13亿以上,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700亿美元。这是一场资本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全球霸权的野蛮战争。生灵涂炭,经济受到重创,文化停滞不前。然而在艺术交融的维也纳,仍孕育了一大批现代主义艺术家,如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创者阿道夫.卢斯,现代心理学新阶段的开创者弗洛伊德和表现主义音乐代表贝尔格等[1,2]。

一、影响贝尔格创作的因素

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年-1935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家庭,祖父是皇室珠宝商,父亲做外贸生意,母亲在商店出售教会产品,夏天他们住在卡琳西亚家族的别墅[3]。受良好家庭教育和艺术氛围影响,贝尔格在青少年时期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0年在创作钢琴曲和乐曲上崭露头角,1904年拜勋伯格为师学习作曲[2]。勋伯格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自学成才的他首创了无调性音乐的“十二音体系”。他对音乐上的严格追求和大胆创新激励着后辈,与学生韦伯恩、贝尔格共同开创了20世纪现代乐派中的“新维也纳乐派”。贝尔格的思路开阔,他很喜欢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Die.Kraus)创办的期刊《火炬》(Die Fackel),此刊刊登了顶尖艺术家的文章和作者对精神分析学的观点[3]。他与绘画界表现主义先驱克里木特、康定斯基,第二维也纳乐派先驱马勒,哲学界革新者维特根斯坦都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精神共鸣[2]。贝尔格对人性、社会的感知以及文化艺术的敏锐度,集中反映在他的作品上。1914年5月16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贝尔格观看了戏剧《沃伊采克》的最后演出,决心将其改编为歌剧。但由于参军的原因,创作暂为搁浅。大战结束后,亲身经历战争的贝尔格由主战者转为反战者,并将参战时的心理体会写入作品。1920年第一部无调性歌剧《沃采克》诞生。

二、毕希纳与《沃采克》

《沃采克》(Wozzeck)取材自德国天才文学家毕希纳(Karl Georg Büchner,1813年10月17日-1837年2月19日)的话剧《沃伊采克》(Woyzeck)。毕希纳擅长医学、历史和哲学,在经历了法国“七月革命”之后,写下了戏剧《丹东之死》,招致杀身之祸。后移居苏黎世,在23岁时染风寒不幸去世。《沃伊采克》是一部选材真实的作品,源于1824年在莱比锡执行的一个公诉案件。Johann Christian Woyzeck不满情人的背叛,在杀死情人后,被法院判处了死刑。这个轰动案件,在一次偶然的讨论中,引起了毕希纳的关注和思考,并以它为材料创作了剧本。《沃伊采克》成了这位年轻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未完成作品。后人为它补写了Woyzeck死与未死的两种结局,但属1920年的版本更可靠。全剧共21幕,以小人物入手,反映了当时无产阶级与社会不对等的关系。

三、《沃采克》的诞生

贝尔格在1914年至1922年创作了由话剧《沃伊采克》改编的歌剧《沃采克》,有文章指出他是1917年开始创作,1922年完成,其实这样的说法同样成立。1914年,贝尔格在维也纳观看了毕希纳话剧《沃伊采克》的首演后,产生了将戏剧改编为歌剧的想法[4]。但随着一战的爆发,1914年贝尔格参军加入战争队伍,直到一战结束后才重新回到《沃采克》的创作中。这段经历让他对战争和小人物的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贝尔格1918年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在沃采克的性格中有一点我的影子,因为我度过了这些战争年代,就像依附于我所痛恨的人,受到囚禁、疾病、俘虏、遗弃之苦,实际上受尽屈辱。[5]”1923年《沃采克》在“世界音乐出版社”(Universai Edition)出版。在钢琴家施托尔曼(Eduard Steurmann)和剧院经理克莱伯的帮助下,1925年12月14日在柏林国家歌剧院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担任交响乐团进行首演[6,8]。1927年至1936年间总共上演了166场,创造了20世纪大型严肃歌剧演出场次的最高记录[7],将德国表现主义文艺运动推向高潮。但是,这部极受欢迎的歌剧被诬陷排练了137次,并遭到了勋伯格等人的反对。有人诅咒克莱伯退位,贝尔格也被称为“最顽固不化的勋伯格派”和“音乐骗子”[9]。随着纳粹势力的扩张,这一部展现小人物在压抑中寻求解放的现代悲剧,很快被认定为“堕落的非德意志”作品,于1933年在德国禁演。

四、《沃采克》的主题和内容

贝尔格把《沃采克》设计为三个主题:说明、冒险和灾变。共三幕,每幕5场。这是一部多情浪漫主义下的写实悲剧。沃采克虽然贫穷,但对情人玛丽和儿子真心实意。正是为了这份爱,为谋生计的他低声下气迎合队长豪普特曼先生,甘心被医生当成实验品以换得三个格罗申。也正因如此,在他得知玛丽与乐队队长有私情后,内心扭曲崩溃,最后残忍地杀掉玛丽和自己溺水自杀。寂寞难耐的玛丽,爱慕英俊、花言巧语的乐队长,但又在事后感到对不起沃采克与孩子,塑造了一个内心矛盾痛苦,渴望爱情,向往美好生活的底层妇女形象。沃采克与玛丽都是被社会、阶级摆布的典型小人物,终其一生都在挣扎,但却无法摆脱自己悲惨的命运。贝尔格通过这部歌剧,展现了当时人民的不自主、不自由,对生活没有选择的权利。揭露社会阶级制度下的冷酷无情,痛斥社会不公。

歌剧随着鼓的滚奏拉开序幕。第一幕阐明人物关系,在每一场中引入主要人物。沃采克(戏剧男中音)正在给上尉豪普特曼先生(喜剧男中音)刮胡子,无聊的上尉指责沃采克没有结婚便有了孩子,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却没注意此时沃采克手中的刮胡刀随时可能成为他致命的工具。沃采克同他的朋友安德烈斯(抒情男高音)在原野中劳动,安德烈斯唱着愉快的歌曲,与沃采克的低声言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夜幕降临,沃采克的情人玛丽(抒情女高音)在窗台唱着歌,向走来的军乐队士兵致意。邻居玛格丽特见状讽刺她。玛丽生气地关上窗后,抱着孩子唱起了摇篮曲。突然,沃采克闯了进来,胡言乱语夺门而去,玛丽心中害怕、紧张。沃采克找医生(喜剧男低音)当人体实验以换得少额收入,医生责骂他违反规定。在玛丽家的街道,军乐队队长想拥抱玛丽,第一次未得逞后,第二次玛丽带他进入了房间。这一幕是由巴洛克组曲、狂想曲、军队进行曲、摇篮曲、帕萨卡利亚和行板共同组成[1],场与场之间由间奏曲连接。第二幕作为悲剧爆发的前奏和歌剧的中心,用五个古典交响曲[5]将故事推向高潮。在家哄孩子睡觉的玛丽,开心地看着军乐队队长送给她的耳环。沃采克突然走进来,逼问她耳环的来历后塞给了她生活费,玛丽陷入良心的谴责。上尉在街上偶遇医生,医生无暇与他周旋并诅咒他会得病丧命。恰巧沃采克出现,上尉和医生对沃采克说了一些含沙射影的话暗指玛丽的不忠,激怒了沃采克。生气的沃采克回家质问玛丽“谁来过”,玛丽愤怒说“你敢碰我,我就用小刀捅你”。沃采克扬长而去却记住了玛丽可能害他的这番话。在酒馆里,沃采克亲眼目睹玛丽和军乐队队长共舞。他想找安德烈斯谈谈却遭到拒绝。军乐队队长对沃采克讽刺挖苦,两人扭打在一起,沃采克被摔在地上。这一幕的第一场奏鸣曲式中出现了竖琴的上下行渐强音。第二场集幻想曲、赋格曲和创意曲一体。在室内管弦乐、男女主人公的朗诵调中完成了第三场的争吵。第四场出现了诙谐曲、华尔兹舞曲、打猎歌曲以及合唱。在回旋曲中结束了第二幕。第三幕由六首创意曲组成[5,6]。玛丽读着《圣经》以宣叙调和咏叹调忏悔自己的不忠。月光河畔边,沃采克和玛丽回忆着他们相爱的点滴,与此同时沃采克以一把小刀结束了玛丽的生命。沃采克心烦意乱来到酒馆,被玛格丽特发现他带血的衣裳,引起一片骚乱。沃采克返回河边,想要寻回那把小刀,迈向了河中央溺水而亡。医生和上尉发现有人溺水后赶紧离开。阳光依旧的清晨,玛丽的孩子和小伙伴们骑着木马。得知噩耗的小伙伴们都赶去看望玛丽,唯独玛丽的孩子毫无反应地继续玩耍,片刻后跟着孩子们跑去看热闹。第三幕(歌剧最后一幕)把d小调创意曲也就是全剧最后一个间奏曲作为亮点,以四度跳进的创作手法表达了对沃采克的同情,用尖锐的管弦乐体现医生和上尉的咄咄逼人,以沉闷的定音鼓突出玛丽的死亡。

五、结语

《沃采克》是一部无调性曲式下的传统创新歌剧,创作它时正是由表现主义戏剧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时期,既运用了十二音和弦,又包含了29个变奏帕萨卡利亚、一首舞蹈组曲和一首狂想曲[6]。这是一部第一幕与第三幕为对称结构的呈示、展开和结局的歌剧,近似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白,很难让人找到音乐美感,但却以一种呐喊宣泄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贝尔格通过沃采克、玛丽的死亡展现了受压迫人民的生活悲剧;通过上尉、医生的冷漠,表现了社会的冷血;通过军乐队队长的挖苦、讽刺,体现了社会的无情;通过剧末玛丽孩子的懵懂无知,暗示了人所陷入的一种无限循环的困境[10]。这些人物均有历史原型,爱挖苦人的军官老爷、吉森大学的假教授、黑森地的士兵代表、商人、老人、精神病患者等都侧面展现了贝尔格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他以一种振聋发聩的方式呼喊人们麻木不仁的灵魂,在死亡变得微不足道的世界里,思想如同墓地般寂静。在压迫和桎梏下,不得不向苦难、孤独、无助和罪恶低头,然而另一个悲剧又即将开始。参战后的贝尔格在经历伤痛后,用一种近似自传体的手法完成了对《沃采克》的创作,开创了无调音乐创作大型音乐作品的先河。■

[1] 贾伟亚.歌剧《沃采克》人物分析[J].大舞台,2012,07:35.

[2] 孙嘉艺.贝尔格歌剧《沃采克》中的拯救意识-以第二幕第一场为例[J].歌剧,2012,01:75.

[3] 胡越菲.阿尔班·贝尔格:从学生到大师[J].音乐爱好者,2011,01:34.

[4] 陈冰清.结束即开始-析歌剧《沃采克》第一幕第一场[J].黄河之声,2016,20:67.

[5] 欧南.20世纪歌剧巡礼-贝尔格《沃采克》[J].歌剧,2014,04:35.

[6] 刘智强.20世纪无调性表现主义歌剧-《沃采克》[J].戏剧之家,2010,12:36-38.

[7] 金鑫海.透视歌剧《沃采克》中的调式因素对其风格的影响和意义[J].大陆桥视野,2008,11:62.

[8] 司马勤(Ken Smith),李正欣.说真的,有闲着的沃采克吗?[J].歌剧,2014,05:20.

[9] 余志刚.论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01:41.

[10] 余志刚.贝尔格研究二三题-博士论文的序与结语[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03:67.

马钰琳(1991-),意大利帕维亚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攻读歌剧专业。

猜你喜欢

玛丽歌剧
难忘的八个字
和我一起玩
走进歌剧厅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女生玛丽莎Ⅰ
女生玛丽莎Ⅰ
女生玛丽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