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2017-01-28李婷
李 婷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试论《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李 婷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改中的新课题。本文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知识构建中的“新”、生态课堂建设中的“创新”、重视“新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选取“创新教材”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基础理论;人文素养;生态课堂;新媒体
一、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知识构建中的“新”
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出的是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更需具有较强的人文综合素养,这样的知识储备是音乐鉴赏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依据。众多周知,音乐鉴赏的第一个层次是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和感知,要求我们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配器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和把握要准确。掌握了这些基础音乐要素之后,才能进一步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整体形式美。第二个层次是感受音乐的内涵,体验音乐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第三个层次是理性鉴赏,从音乐中感悟人生,体悟生活,得到人性的升华。特别是在第三个阶段中,鉴赏者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就更为重要。例如,在《蓝色的多瑙河》这首经典的作品的鉴赏中,可以先准备一些关于多瑙河的音频与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们看,学生们在观看中,通过视觉形成对多瑙河最初的美丽浪漫的印象。紧接着在正式播放《蓝色多瑙河》作品时,再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时代、历史文化知识与作者的创作经历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种创设的情境中去想象着多瑙河河面的清波荡漾,人们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上起舞歌唱,感受生动、多姿的美好生活场面,使人们更加向往这种美好。这些创设出的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看出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是音乐鉴赏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生态课堂建设中的“创新”
生态教学与生态课堂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理念。生态教学主张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各个参与者,比如老师、学生及其它教学资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学生是生态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生态课堂渗透着生态学的理念,每一个构成要素通过分工与合作,使得要素之间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衡。生态课堂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理念,学生更是在这种生态课堂中体验轻松快乐的学习法。生态课堂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反转课堂”出现,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发言者与主宰者。鼓励学生踊跃准备自己感兴趣的鉴赏曲目资料,并走上讲台进行展示。在学生的展示中,教师组织台下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积极踊跃的发言和讨论,气氛和谐热烈,并运用唱歌、舞蹈、表演、创作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形式去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愿望,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在备课中下足功夫。例如,在鉴赏古典音乐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提出并设计好相关的主题,例如《魅力莫扎特》,先播放莫扎特的几首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紧接着,选取其经典作品《第四十交响曲》作为重点鉴赏曲目,并播放台湾女星组合SHE的作品《不想长大》,引导学生将这两首作品进行对比,学会们很快就发现了《不想长大》高潮部分的旋律和《第四十交响曲》中的很像,继而再向学生深入讲解古典与流行的关系,以及西方与东方音乐文化的不同等。最后,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再如在对《中国民歌》的鉴赏教学中,先收集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信天游》、《白鸟朝凤》、《刘海砍樵》等,可先试着引导学生欣赏这些电影中的经典民歌片,如在《刘海砍樵》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按照视频中的例子来“对歌”。一组问,另一组来作答,两组之间展开比赛,评选出哪组的表现更好,唱的更准确,感情更饱满和丰富。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参与度极高,笑声不断,娱教于乐,气氛十分热烈。
三、“互联网+”的时代,重视“新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指运用手机、微博、直播等一些自媒体和社会化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与“新”俱进。例如在对《影视音乐》的鉴赏教学中,可先发动学生运用这些新媒体手段广泛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作品,并把相关的微博评论、微信推荐、直播平台等展示出来,增加了授课内容的多样性。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结合与运用是可取的,但是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正确之选。
四、选取“创新教材”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优秀的创新教材是关键。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心里特点,选取艺术价值高的作品以及具有较高审美品位的作品。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及知识构成特点,因“才”制教材,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最重要的是教材要在思想性与文化性上与时俱进,同时教材的选择与编写也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编写和严格审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首先必须是“创新型”的教师。敢于进取、思考与探索,不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时刻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
李婷(1986-),江苏徐州人,新疆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