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乐舞元素融入学前专业师资职前音乐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2017-01-28

黄河之声 2017年17期
关键词:师资少数民族技能

杜 涓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少数民族乐舞元素融入学前专业师资职前音乐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杜 涓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具有较好的音乐舞蹈综合素养,是高素质幼儿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但是缺乏音乐舞蹈综合技能、忽视审美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单一以及对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的目的及方法手段认识片面这些问题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职前音乐素养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我们不能够培养出具有音乐舞蹈综合素养幼儿园教师;进而影响到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的质量。将少数民族民间乐舞元素迁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解决以上存在问题,更能够在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传承民族艺术文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少数民族乐舞;学前教育师资;教学策略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作为学前教育教学工作者,除了专业教育理论素养外,具有较好的音乐素养则是高素质幼儿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

所谓“音乐素养”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素养的培养中,除了专业教育理论素养外,还应该掌握以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歌唱技能、以及钢琴演奏技能等基础能力为代表的音乐艺术素养,这类音乐素养的培养及掌握是高素质幼儿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

国内外学者均认为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能力之一的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学前教育师资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音乐教育本身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的培养则应根据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要求加以研究符合的学前教育教师音乐素养要求与特点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一、问题提出

国内外学者均从“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应服从服务于学前教育的需要”这一根本着眼点和根本目的。但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职前音乐素养的培养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首先,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存在着片面认识。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技巧教学,忽略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充分利用身体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的现象。这样,严重阻碍幼儿音乐学习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就其根源,还是因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没有形成集歌唱、器乐演奏和舞蹈为一身的音乐艺术综合技能。

其次,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着重关注幼儿对美的感受,为幼儿提供机会,并为幼儿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然而,在幼儿园教师职前的音乐素养培养的体系中,由于课时、生源的限制以及授课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理念、目标的认识存在偏颇,不够全面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长期以来多注重歌唱、器乐演奏及舞蹈技能的实操训练,而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则处于弱化状态。这样的培养,无疑是该专业教师职后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没有办法充分引导幼儿去感受美,表现美的原因之一。

再次,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民族特色。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教授更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及歌曲,一方面可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熟悉少数民族音乐、歌曲,并在职后将优秀的民族乐舞艺术自然地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以保证幼儿学习的初始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但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们却没有这样做,单一的教学内容却使得教学、活动陷入了呆板、乏味的境地,不能够很好地提起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兴趣……老师们是缺乏将少数民族乐舞元素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意识吗?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教师本身对丰富多彩的优秀民族乐舞资源就涉猎较少,故而即便是想到了,也没有办法去实施。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培养模式的完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源头抓起,那就是基于幼儿歌舞学习的特点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入的动机,研究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以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具体应从培养思路与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加以研究。以创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的相关教学模式,达到使该专业教师具有较好的且能够适应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音乐素养及能力的培养目标,从而改善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为策略如下所述:

(一)注重“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要求”的思路与目标调整

幼儿教师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教学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也应该要有弹、唱、舞等音乐教育能力和具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等等。[1]由于学前教育培养是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应该注重实用性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于此同时,应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生本源的特点,弱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传统模式或是发达地区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注重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突出民族音乐舞蹈元素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中的融入。其原因为: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该专业的学生音乐技能培养应与当地民族的音乐、文化、生活相结合结合,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更加熟悉的音乐曲调、内容、形式等元素,则更利于学生学习、掌握;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融入学生所熟悉的本土化的音乐元素,则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更加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完成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二)以需求为导向、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设置教学内容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之前音乐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该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尤其是民族地区师资的职业需求的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上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应充分挖掘、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并将其合理有效地融入在该专业学生音乐音乐理论知识、读谱视唱以及声乐、器乐和舞蹈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中。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只是在于运用民族乐舞元素丰富了教学内容,以进一步优化、加深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及知识技能的掌握,利于学生今后在民族地区展开教学活动。与此同时,也在同学们之间形成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将少数民族优秀的乐舞文化得以传承。

(三)民族音乐元素合理融入,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多元性

针对该专业学生入学前几乎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学习,几乎不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与技能的现实,但毕业时又要求具有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综合素养的培养要求。那么,对于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则方能完成教学培养目标便显得十分关键。传统的音乐学专业学科教学方法一般分为讲授与欣赏型教学法、学唱与表演型教学法以及采风与研究型教学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及探索,笔者认为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则应该采取综合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即将以上三种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机整合。通过这样融“讲、看、学、表、研”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元素适时适地合理运用于教学训练中,是比较能够实现“讲、看、学、表、研”的教学要求的。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持同学们学习兴趣及动力的同时,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为该专业学生职后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具有较好教学组织能力的的前提保障。

(四)结合实际,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做为整个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的教学评价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评价,应该在每一个环节(点)以及整体设计(面)上都要具有较合理、客观的科学评价。一定要避免长期以来地处边疆教育理念及教育资源均还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评价标准主观单一、评价主体单薄、评价客体失衡等问题。

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中除了学期末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以为,应该注重搭建实践平台,构建点与面的结合的评价体系。例如,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各少数民族的节日或庆典的节目排练及演出中;也可以与幼儿园建立起长效的沟通机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还可以根据具体阶段的教学任务及内容,组织小型的汇报演出。要求将这些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计入课程期末总评成绩。这样点与面的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得评价的意义及作用能够真正名副其实。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最终能够具有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基本能力。然而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往往是音乐、舞蹈的综合呈现。这就要求我们对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应区别于专业艺术人才那样“专”与“精”的培养,而是应该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都是音乐歌舞并存地呈现于世人面前。充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民间乐舞元素,将其迁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更能够在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能够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在传承民族艺术文化方面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1] 林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欠缺及完善对策[J].大众文艺,2014,07.

[2] 吴贡山.谈高师音乐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教法创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04.

楚雄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JKZX1301)

杜涓(1977-),女,云南大理人,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师资少数民族技能
高级技能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画唇技能轻松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