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2017-01-28

孙子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黑云李贺玉龙

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海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亮光。向日金鳞②金鳞: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开。

角③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④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⑤不起:鼓声低沉不扬。。

报⑥报:报答。君黄金台⑦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为战国燕昭王所筑。上意⑧意:任用。,提携玉龙⑨玉龙:宝剑的代称。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是汉代乐府旧题。为《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之一。古雁门为边关要塞,山势蜿蜒险峻,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后世多用该曲调表现征戍题材。

李贺(约790—约公元816年),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鬼”。出身没落皇族。少即显露杰出才华,但遭遇嫉恨者牵强地利用腐朽的避讳制无端压制,一生郁郁不得志,以致27岁时便英年早逝,留下传世之不朽诗歌二百多首。

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帝王昏庸,社会矛盾极为深重。李贺反对藩镇割据、抨击宦官弄权,同情人民疾苦,尽管他一生“愁谢如枯兰”,但却“呕心沥血”于诗歌创作,用雄奇瑰丽的诗句,抒发心中的愤懑和激情,表现自己积极进取和大胆抗争的精神。《雁门太守行》就是作者赞颂平叛斗争,主张天下归一思想的优秀诗篇。

李贺善用瑰丽的色彩表现幽深的意境。这首诗就是这样。首句就用浓重的“黑云”喻指叛军,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样夸张的语句来形容敌势的嚣张和形势的严峻。“压”“摧”二字形象生动地拓出了意境。紧接着,用“甲光向日金鳞开”来讴歌平叛将士的威势和正义:日、光、金色,与黑色形成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日,古代寓意为天,象征着平叛战争的正义性。此处讴歌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作者写战场的凝重氛围:号角声在秋空中频频回荡,边塞的胭脂色凝成天边紫色的晚霞。崔豹《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塞上胭脂,即紫塞之意。作者用胭脂、紫这样的颜色来描写那沉郁、血色的战斗氛围。

紧承上文,作者特写了平叛部队的将士们的姿态:狂风呼啸,部队半卷着红色军旗,跨步前行,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白色霜露,让战鼓声音低沉不扬。为了报答君主的信任之恩,维护天下一统,将士们愿提着宝剑慷慨上前,万死不辞。半卷,说明风急,须半卷红旗向前,喻行军紧急,环境恶劣;“临易水”用了一典,不由使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慷慨悲壮。黄金台,用的是燕昭王筑黄金台之典,表达将士们决心为君王效死的决心。红旗、白霜、黄金台、玉龙,这些色彩鲜明的物象构成了一个热烈而苍凉的意境,风格悲壮而激昂。

李贺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诗人。他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遣词上,力求创新,而不屑蹈袭前人。他善用出人意表的想象,浓重的色彩,精彩绝艳、富于象征性的语言,来营造一种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意境,形成一种新的悚人心魄的浪漫主义风格。本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就是出人意表的构思。用“黑云”喻敌人、恶势力,古已有之,但它“压”城使城欲“摧”却是极为新颖的艺术构思,此句夸张,但夸张得妙,因而成了千古传颂的名句。紧接着“甲光向日金鳞开”,与上句形成强烈对照。有人或许会问,都满天“黑云”了,何以有“甲光向日”?这正是作者构思之妙:“黑云”可以压城,但难以“遮天”。天还在,日还在,那些奉诏进讨叛乱的官军们正在昂扬地进发。作者用“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样的艺术形象来赞美,字面上意思是壮士们铠甲的鳞片在日光照射下发出金色光芒,而于此意境里表达的却是正义的光明之师在挺进。再如用角声、胭脂、紫来写战场氛围;用“临易水”“霜重鼓寒”来渲染既惨烈,又斗志昂扬的战争场景等,都是不俗的想象、构思。至于李贺善用浓艳色彩的风格,本诗也有充分体现:黑、光、日、金、胭脂、紫、红(旗)、(白)霜、黄金(台)、玉龙等这些色彩浓烈的字眼,有效地烘托、渲染了作者所需要营造的环境氛围,为突出主题,体现艺术风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作者以新颖的构思,浓艳的色彩,营造了一个苍凉而热烈、悲壮而激昂的艺术境界,艺术地表达了作者反对割据,赞颂天下统一的刚正情怀。

2017-09-27

海岛,原名赵锐,山东友谊出版社人文图书项目部编辑。

周亨祥)

Appreciation ofYanmen Governor, a Layby Li He

猜你喜欢

黑云李贺玉龙
黑云白云
玉龙云峦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男妖女妖知多少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玉龙山
华人头顶“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