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略管理学视阈下孙子战争实践逻辑分析
——浅析《行军篇》中战争实践逻辑
2018-01-09
现代战略管理学视阈下孙子战争实践逻辑分析
——浅析《行军篇》中战争实践逻辑
余 洋
《行军篇》作为《孙子兵法》中对军队行动的实践指导,篇中条目式的指导项目,始终围绕塑造所需的军事能力,服务于战争目的,很好地体现了孙子从目的到项目的战争实践逻辑。梳理孙子的战争实践逻辑,不仅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也可对当今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管理提供重要的启示。
战略管理 行军篇 战争 实践逻辑
《孙子兵法》十三篇作为高度有序化的知识集合,不仅在全书体系构成上具有明显的规律,能形成特有的结构模式,而且在各篇章中也能深刻反映其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和逻辑体系。《孙子兵法》是以战争实践为基础的战争指导理论,其理论来源于战争实践也服务于战争实践,通过战争指导者与战争实践相互作用的历史活动,《孙子兵法》逐渐形成了一套运用战斗来达到战争目标的战争实践逻辑。《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实践逻辑,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指导者在较为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寻得的进行战争的逻辑依据,其通过规律性认识指导战争实践,以求战争行为能够达到预想的战争目的。本文尝试以《行军篇》为例,使用现代战略管理学的方法,分析思考孙子战争实践逻辑。虽然《孙子兵法》中“目的—能力—项目”的战略管理模式还较为原始简单,但是其体现出来的逻辑方法却与当今先进军队、企业的战略管理如出一辙。由战争目的到军事能力,再到具体的行为举措,显现了清晰的层级脉络,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孙子的战争实践逻辑,也对当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目的、能力、项目”三个层级的逻辑结构
一般认为,战略管理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形成了真正的理论体系,尔后在其发源地美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当今诸多先进企业乃至美俄军队的建设都采用了战略管理机制。凭借战略管理机制,“美军通过‘规划、项目、预算与执行’系统将战略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并以战略文本为规范,不断推动军事转型”①许德音,周长辉 :《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管理世界,2004,(5):76~87.。在战略管理的统筹下,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方向,引领资源的投向,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当今较为盛行的战略管理理论可分为“三段论”“五段论”“七段论”①童真 :《战略管理,推动军事转型的重要依托》,解放军报,2015年12月12日第8版等,虽然这些理论在战略管理过程的具体划分上区分了不同阶段,但是它们共同认可的三个基本逻辑层级是“分析—规划—实施”。《行军篇》主要论述“军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行军作战、驻扎安营和观察敌情等方面的原则”②吴九龙 :《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参照现代战略管理学中的管理逻辑,通过对《行军篇》中所体现出来的战争实践逻辑进行分析,可以梳理出孙子战争实践逻辑中三个层级的结构——“目的—能力—项目”。《行军篇》中“处军”“相敌”和“治军附众”三个方面的条令式指导,作为落地的实践项目,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直接目的,以及要达到的“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以及“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③孙子 :《孙子兵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的能力,共同构成了孙子战争实践逻辑中目的、能力、项目的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相互指导支撑,形成了严密的孙子战争实践逻辑结构(图1)。
图1:“目的—能力—项目”三层级逻辑关系图
1.战争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目的是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反映了人与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战争目的就是通过战争手段想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④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82.
《行军篇》位于《九变篇》之后,作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对军事行动的行为指导,旨在“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后“择利而行军”,为的就是更好地保存己方,更有效地消灭敌方。孙子在《行军篇》中提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军队应该有不同的部署方式,其目的始终都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无论是在山岳地、河川地、斥泽地、平陆地还是障碍地,军队的部署都应该遵循养生处实、贵阳贱阴和好高恶下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做到军无百疾以保存自己,借地之助以取胜敌军。对敌军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侦查分析,是为了侦其动静、虚实,以便在军事行动上“避实而击虚”,从而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兵因敌而致胜”的效果;对部队的统御则是为了在军事行动上团结一心、上下一致,“修道而保法”以求己之不可胜,尔后待敌之可胜,这些都是围绕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
2.军事能力——有利的“形”与“势”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是达成一个目的所应具备的条件和水平,军事能力则是在战争实践中为达到战争目的所应具备的战斗力。孙子战争实践逻辑结构中的目的,直接对军事力量在战争实践中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为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孙子提出了两大能力要求,即塑造军事力量上“不败的形”和指挥运用上“求胜的势”,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战斗力。孙子认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形圆而不可败也”“强弱,形也”,这里的“形”是指“静态的军事力量,包括军事活动的主体——军队,也包括与军事活动相关的、能够通过观察而获取的一切有形事物、现象、情况等等”①刘春志,李晓玲 :《孙子形势论及其历史影响》,滨州学院学报,2010,(10):63~68.。军事力量的客观强大是“保存自己”的基础条件,这里的“强大”不仅仅指军队单一方面的强大,而且包括了与军事活动相关的一切有形事物、现象、情况的最终有利形态。但是,仅有有利的形态是不足以“消灭敌人”的,还需要具备有效地运用这些有利形态的能力,即形成有利的“势”。“形”是运动的物质,“势”则是物质的运动,“形”是“势”的基础,“势”是“形”的有效发挥。《孙子兵法》对战争指挥者提出的“治”“斗”“变”和“任势”等要求,就是要求充分发挥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制造和运用好“势”。如果只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却没有科学的控制管理;只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却没有正确的指挥运用;只有有利的气象地形,却没有合理的作战部署……是难以达到战争目的的。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充分发挥战争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才能同时形成有利的“形”和“势”,才能拥有“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的能力。
3.实践项目——“处军”“相敌”和“治军附众”
项目是为完成一个具体目的而设计的一系列系统化行动步骤,战争中的实践项目则是为实现战争目的而设计进行的一系列关于战争的系统化的行为活动。为了获得有利的“形”与“势”,军队需要进行一系列具体活动,这就是孙子战争实践逻辑中的项目层。
《行军篇》中的“行军”,指的是从事军事活动、用兵打仗,该篇旨在指导军队在不同的地形进行行军作战、侦查敌情和管理部队等具体行为活动,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处军”“相敌”和“治军附众”。“处军”是指导军队如何在不同的地形进行军事活动,强调要善于利用地形,使我军占据便于生存、作战的有利地形,让敌方军队处于不利地形,从而达到“兵之利,地之助也”,充分发挥我军战斗力,限制敌军战斗力。“相敌”指出了如何对敌情进行细致周密的观察,通过各种可侦查到的现象对敌军作出正确的判断,实现“知彼”的效果,从而便于我军有的放矢地制定针对敌军的战略战术。“治军附众”则是指导将校如何严格管理部队,“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方法充分发挥了指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内部团结,将士同心,在战场上可以“足以并力”,取得胜利。《行军篇》在“处军”“相敌”和“治军附众”三个方面的指导,就像当今的战地指挥条令一样,在具体的地形、敌情、我情条件下,条例式地提出了相应的军队处置办法。这些军队具体的行为活动,是战争实践的最直接体现。其在孙子的战争实践逻辑中,是落地的实践项目,直接支撑着战争实践逻辑中的能力层乃至目的层。
图2:《行军篇》中孙子战争实践逻辑图
二、从项目、能力到目的的逻辑关系
《行军篇》以类似于战地指挥条令的样式,指出了军队在各种情况下应当如何进行军事活动,其内容细致具体,逻辑缜密,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十分便于当时的弓矢军进行实施部署。在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中,虽然对《行军篇》中某些具体指导的战争项目已经不必墨守成规,但是其体现出来的“用战争项目支撑战争能力,以战争能力实现战争目的”的逻辑关系仍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行军篇》中所列举的实践项目,可大致分为“处军”“相敌”和“治军附众”三个方面,通过这些具体的行为活动可以塑造所需的军事能力,从而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1.视生处高,趋利避害,利用地理环境发挥战斗力
地形是敌我双方作战的重要依据,孙子将“地”列于需要考察比较的“五事”之一,“处军”则属于关于“地”的具体措施。“处军”是为了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达到“并力”,让我军利用地形的力量,为敌军施加地形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我军战斗力,削弱敌军战斗力。《行军篇》开篇即是“凡处军、相敌”,开门见山地告诉了我们在四种不同地形中的军队部署方法。在山地,要“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这样可以便于军队机动、驻扎和作战;在江河地带,要“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这样可以避开水对我军的不利影响,并进一步利用水对敌军的限制,削弱敌军战斗力;在盐碱沼泽地,要“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这样可以防止和减少盐碱沼泽地对我军行动带来的不便,以免减弱战斗力;在平原开阔地要“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这样可以利于我军战斗部署,以最好的战斗姿态与敌军作战。除此四种地形之外,《行军篇》还说明了军队在宿营时选择和利用地形,要“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在丘陵地驻扎时,要“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这都是为了便于军队休整和防御。此外,《行军篇》还说明了面对三种不利地形时,该如何避地形之害。遇到上游降雨时,要“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遇到“六害之地”时,要“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遇到复杂、不易观察的地形时,要“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这三点是为了防止军队被地形的不利因素所制,从而降低战斗力。
2.相敌知彼,有的放矢,针对敌情制定有效作战计划
“知彼知己”是孙子一直所强调的,《行军篇》中就如何“料敌”主要列举了“相敌三十二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分析来判断敌情;其二是通过对敌人行为举止的观察分析来判断敌情。在自然景象中,植物、动物以及烟尘等都会因为人的活动而被观察到不同的现象,通过分析自然景象的不同变化,可以判断出敌军相应的不同动作和状况。敌人的行为举止则可以反映出敌军的状态和意图:两军对峙时,“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两军交涉时,“辞卑而益备者,进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观察分析敌军营内情况时,“杖而立者,饥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相敌之法,由对敌军之外的自然景观到对敌军本身,由对敌军军队的整体分析到对敌军将领乃至士兵的详细分析,由外至内,由表及里,层次分明,逐步深入。虽然《行军篇》中一些相敌的方法较为朴素原始,但是其目的与当今的侦查分析却是一致的,即搜集情报,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大限度、最为周全地掌握敌情,从而及时制定出克敌制胜的作战计划,充分发挥好己方战斗力,“因敌变化而取胜”。
3.文武并用,治军附众,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战斗力
人的因素始终都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孙子在《行军篇》中提到“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对于“人”,孙子并没有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取人”,也就是“取用人才”①刘春志,刘思起 :《〈孙子兵法〉教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以充分发挥人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取人”的具体措施是“治军附众”,讲的是对军队的科学管理,其关键环节在于指挥管理者。《行军篇》对指挥管理者如何“治军附众”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赏罚分明,正确用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二是用合理的方法管理部队,牢固掌控军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三是以身作则,让部属信服,“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在军队整体上,“治军附众”可以使“人”做到内部团结、行动协调,培育出军队这个群体结构系统内官兵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提高行动效率;在军人个体上,“治军附众”可以为“人”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官兵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与战争相关的本职工作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战场上实现“足以并力”。虽然孙子在《行军篇》中只用了寥寥数语来说明该如何“治军附众”,相比前面的“处军”和“相敌”在篇幅上少了许多,但这并不就是说明“治军附众”不如前两者重要。恰恰相反,“治军附众”体现的是对部队的领导管理能力,是在前期的“处军”“相敌”塑造的有利形势下,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军队战斗力,齐心协力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对当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过程中战略管理的几点启示
我们学习《孙子兵法》不应仅仅停留于僵化的篇章句字上,而应学习其中实事求是的唯物立场、积极能动的辩证思维、生机盎然的理性分析,积极领悟精神、探索思想、借鉴方法,与时俱进地服务于当下的实践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第2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和挫折,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引用现代战略管理,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过程中缺乏系统性、长远性。孙子在战争实践中使用的战略管理模型,虽然还较为朴实原始,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战争,但是其中展现的实践逻辑,仍能为当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启示。
1.明确建设目标,聚焦战斗力生成
孙子的战争实践逻辑告诉我们:要想实现既定的战争目的,能力建设是关键。战斗力是一支军队能力的最直接体现,无论处于战争还是和平环境,“能打胜仗”始终都是衡量一支军队价值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形成“能打胜仗”的战斗力。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切的行为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进行,只有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要求,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乃至国家战略目标才能得以保障。孙子以塑造有利的“形”与“势”来生成战斗力,这对于现代战争也具有指导意义。从基础方面看,就是要充分准备好与军事行动相关的一切基本的要素,包括人员、装备、制度、经济、战场环境、信息等基本条件。从运动方面来看,就是要提升军队运用所具备的物质基础的能力,包括作战指挥、军队管理、作风传统、精神信仰等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各要素。
2.完善战略管理机制,科学规划,有力落实
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战略管理是基本条件,高效有力的末端落实是根本保证。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借鉴先进国家和军队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战略管理机制,做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把握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方向,引导实践活动更高效率地服务于战略目标。同时,末端落实高效有力,各项工作才能落地生根,各项建设才能开花结果。其一,要将宏观目标解析为具体措施。宏观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是由其支撑的一项项具体措施得以实践后,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将宏观目标解析为一项项具体的措施,既有利于对全局进度的分析和掌握,又有利于实施者对局部的操作和管控。其二,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要贴合实际。解析出来的各项措施能否被实践,要看其具体内容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目的性和规律性。如果脱离了实际而对具体内容作盲目的要求,光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没有实践的基础和能力,再理想的措施都只能是流于形式。
3.与时俱进,择利而建,有效促进战斗力生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战争中战斗力的生成模式,已经不再仅仅是《行军篇》中列举的“处军”“相敌”和“治军附众”等。但是,孙子在战争实践逻辑中,通过运用各方面条件和因素,服务于战斗力生成的“并力”思维,对于现代战争也是适用的。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不再仅仅是军事力量之间的相互对抗,而是已经发展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第2版。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跳出军队自己的“小圈圈”,聚合国家整体战略资源乃至全球资源,打造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充分运用对生成战斗力有利的各方面资源,把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先进的知识、最前沿的科技、最优质的人才、最科学的管理整合起来,吸纳和运用到建设现代化国防和强大军队中,为战斗力生成提供保障与支撑。
图3: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逻辑图
Logical Analysis of Sun Zi’s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War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A Brief Analysis of the Logical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War of the Chapter of On the March
Yu Yang
As the practice guidance for an army on the march, the chapter ofOn the Marchof eThe Art of Warcontains the clause-style guidance items, which always centers around the necessary military ability to serve the war purpose, thus displaying Sun Zi’s war practice logical from purpose to projects. Through combing Sun Zi’s war practice logic, we not only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thinking connotation ofThe Art of War,but also can provid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oday’s national defense and arm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On the March; War; Practical Logic
B22
A
2095-9176(2018)01-0062-06
2017-09-12
余 洋,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孟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