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家名言

2017-01-28李兴斌

孙子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军事力量凶器道义

兵家名言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

【释义】用道辅佐国君的人,不靠军事力量逞强于天下。靠军事力量逞强一定会有恶报:军队驻扎过的地方,田园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定有灾荒之年出现。

兵非益多也,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释义】兵力并非越多越好,只要不专靠武力、轻举妄动,而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战胜敌人就可以了。那种既不深思熟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成为敌人的俘虏。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孙子兵法·行军篇》)

【释义】对士卒既要用道义进行教育、团结,又要用法度和纪律加以统一、整齐,这样才能战则必胜。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兵法·地形篇》)

【释义】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才能获得胜利而没有危险;既懂得天时,又懂得地利,胜利才会圆满实现。

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国语·越语》)

【释义】逞勇好斗,有悖于仁徳;用兵打仗,是杀人凶器;奋起相争,是出之下策的事情。

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左传·隐公四年》)

【释义】战争就像火一样,如不加以控制,将会自己把自己焚毁。

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桓公十一年》)

【释义】军队能打胜仗在于上下团结,并不在于兵员众多。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为之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司马法·仁本》)

【释义】古时候以仁爱作为根本,以合乎道义的方法治理国家作为正常途径,在正常的方法达不到目的时才运用特殊手段。特殊手段源于战争,而不是源于中和仁爱。

(李兴斌 辑录)

猜你喜欢

军事力量凶器道义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消失的凶器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凶器是玉米
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
伤害孩子的“凶器”黑名单
军事力量海外运用的国家利益分析
应更加灵活地运用军事力量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