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1-28曹立鹤
曹立鹤
骨创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曹立鹤
目的探讨骨创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结果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动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骨创伤患者来说,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治疗非常有效,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骨创伤;损伤控制技术;应用效果
近年来,我国临床骨创伤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技术也有了发展与广泛的应用,起到了显著的骨折修复作用[1]。为了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参与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基本信息与资料来源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0.5±6.0)岁,其中体温异常降低的患者12例,代谢性酸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20例,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0.8±6.4)岁,其中体温异常降低的患者11例,代谢性酸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20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并同时采取常规的并发症预防措施。观察组主要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治疗,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环节进行治疗:第一,在患者早期治疗环节,及时采取最初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一系列生命体征稳定,采取相应有效的液体复苏措施、防感染措施,以稳定患者的骨折为核心。针对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有效地冲洗和清理患者的伤口,全面掌握患者脉管受损的情况,并在采取伤口压迫、堵塞以及包扎措施后及时止血。针对那些液体过于肿胀的患者,诊断其为骨筋膜综合征之后,及时实施筋膜切开措施,起到减压的作用,且要实施VSD负压引流。通过石膏牵引外固定支架等稳定患者的骨折,进行血运重建,如对肢体受损严重的患者,在采取严格论证方法之后,及时地采取截肢处理。另外,还要做好保温工作、酸碱平衡工作等。第二,采取持续动态观察和测定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方法,及时恢复患者的生理体征。针对损伤情况评分低于20分的患者,要在最短时间内送进ICU病房接受救治,避免患者病情严重,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在这一阶段,要以恢复和控制患者体温、避免患者凝血机制紊乱、防止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稳定患者血容量为核心。第三,针对二期骨折,且存在心脏疾病、糖尿疾病以及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在做好并发症控制措施后,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手术治疗时机,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分期手术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针对性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SPSS22.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经过临床治疗情况观察对比可知,观察组临床治疗明显有效30例,一般有效8例,治疗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疗明显有效20例,一般有效10例,治疗无效1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5.0%),低于观察组(9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过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出现恶心、头晕、无力等不良反应的患者3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头晕、无力、心悸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7例。对照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17.5%),高于观察组(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活动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的平均评分为(32.189±5.72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的平均评分为(24.902±3.523)分;观察组活动质量改善的平均评分为(30.157±7.226)分,对照组活动质量改善的平均评分为(22.101±5.204)分。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患者活动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严重骨创伤患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2],患者骨创伤之后,不仅会导致其自身生活质量和活动质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不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可能会导致骨折等问题的出现,且在以往的常规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还可能存在代谢性中毒、创伤严重等一系列问题[3-4]。在骨创伤患者手术实施之后,也往往会伴随一系列后遗症和不良反应,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伤害[5]。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骨创伤控制技术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损伤控制技术是指针对病情较严重的骨科患者,采取比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更加复杂和繁琐的治疗方式,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手术,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病情继续恶化的一种技术手段[6]。通过在骨科患者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可避免骨创伤患者出现伤口渗血以及感染等问题。在当前的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处理骨折患者临时性固定的问题,往往是创伤患者临床治疗当中的核心问题。在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手术治疗过程中,若患者手术固定措施不当,患者会由于疼痛以及出血等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状和不良反应,影响后续的正常治疗[7]。外固定支架技术是比较常用的骨创伤损伤控制技术,不仅有利于患者骨盆、长骨骨折、胯关节骨折患者的快速康复,且具备快捷性、操作便利以及受伤创伤面积小等优势,可防止手术实施时间过长,
造成患者发生不良的生物学应激[8]。
总之,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较强。
[1] 罗灏,刘君. 骨创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482-1483.
[2] 柏刁. 骨创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2014,8(4):448-449.
[3] 邓兵,鞠建. 损伤控制技术应用于骨创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5):930-931.
[4] 刘颖赵,孙长根. TNF-α、IL-6、PLA2在严重骨折合并创伤患者中的变化及损伤控制技术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4):501-503.
[5] 杨益红. 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2):125,127.
[6] 蒲仕强. 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急诊中的运用[J]. 医学信息,2016,29(1):356.
[7] 张立峰,贾燕飞,金淑霞,等. 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疗效影响[J]. 中国医刊,2015,50(12):49-51.
[8] 金作恒,周亚明. 分析应用于骨创伤中的损伤控制技术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4):90.
Observation Application Efect of Damage Control Technology in Bone Trauma
CAO Li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amage control technology in bone trauma.Methods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80 patients with bone trauma,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adopted routine surgery,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ontrol the damage technology.ResultsClinical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patients,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ctivities,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bone trauma, treatment is very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damage control technology to fundamentally promote patients recover.
bone trauma; damage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efect
R68
A
1674-9308(2017)04-014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4.079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