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2017-01-28杨帆
杨帆
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杨帆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人群。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0.7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呈正相关。积极干预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临床中常见多发病,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1-3]。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形成的过程非常缓慢,一旦生成便不再解离,是反应近期体内血糖浓度水平的较好指标,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脂蛋白(a)是特殊类型的脂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与心绞痛、脑溢血、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因此本文拟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其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200例为我院健康人群。研究组平均年龄(53.1±12.7)岁,男性113例,女性8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4.2±13.7)岁,男性120例、女性80例,研究组和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为32%、48%、49%;对照组为34%、47%、5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性别不限;(2)入院后通过CT或MRI确诊;(3)无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3 排除标准
(1)出血性卒中者;(2)有明确栓子来源者;(3)凝血机制、免疫机制异常患者。
1.4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1)吸烟史:每天>10支,同时吸烟1年以上;(2)糖尿病: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999年)诊断标准;(3)高血压:根据1999年WHO/ISH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蛋白a采取仪器奥林巴斯AU400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验室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分别为(4.83±0.74)mmol/L、(1.95±0.36)mmol/L、(1.96±0.79)mmol/L、(1.36±0.45)mmol/L、(7.56±0.36)mmol/L、(312.45±154.25)mmol/L;对照组分别为(4.31±0.74)mmol/L、(1.54±0.33)mmol/L、(2.31±0.62)mmol/L、(1.20±0.43)mmol/L、(6.32±0.24)mmol/L、(73.25±24.12)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0.72,均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经过对比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0.72,均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叶虹研究一致[3]。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预测脑卒中发生、病情的严重有重要的价值,有学者通过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8%的患者,有很高几率发生脑卒中事件[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影响加重脑卒中的机制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后,体内葡萄糖代谢增加,加重脑细胞氧化代谢障碍,易造成乳酸酸中毒。脑细胞酸中毒后使得NA+-K+-ATP离子泵处于衰竭状态,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加重脑水肿[5]。(2)糖化血红蛋白造成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增加血液粘稠度,引起毛细血管闭塞,导致血流出现湍流,容易在局部形成血栓。(3)脑细胞缺氧缺血后,糖酵解放大5~10倍,细胞获取正常途径的能量大幅减少,脑细胞出现肿胀,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6]。(4)脑卒中发生后,脑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钙离子内流,激活蛋白酶、磷脂酶、自由基等,造成细胞死亡。(5)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糖形成恶性循环,能量供给不足以及利用障碍。
糖化血红蛋白还能通过以下因素促进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2)降低了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3)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全血粘度增加。(4)导致氧解离曲线向左偏移,使神经发生变性、髓鞘的脱失[7]。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主要机理如下:(1)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在动脉内膜上聚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参与和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促进血栓形成。有学者对比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结果发现前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后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着血清脂蛋白(a)水平增高,还会造成缺血性小病灶增加,指出脂蛋白(a)可作为预测卒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8]。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分别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积极干预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1] 庞长绪,张平,史金钟.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615-616.
[2] 马婉琳,钟赟,莫沛,等. 广州市某钢铁企业高温作业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139-141.
[3] 叶虹.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35-36 .
[4] 李红旗. 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0):2602-2603.
[5] 李静,张芳芳,韩玉华.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4):4493-4495.
[6] 屈箫箫,张丽丽,王舒. 动态血压监测指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进展[J].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5):629-631.
[7] 赵岩,闫福岭.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脂蛋白a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相关性研究[J]. 淮海医药,2016,34(5):520-523.
[8] 何可,杨毅.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中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3,21(6):445-449.
Correlation Betwee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ipoprotein (a) an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YANG Fan Clinical Laboratory, Beijing Gul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Beijing 100009,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ipoprotein (a) an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Methods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defned as the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a healthy population.Resultslaboratory index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 the correlation coefcientri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ipoprotein (a) an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0.77, 0.72, which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P<0.05).Conclusion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lipoprotein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by interven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ipoprotein (a) levels actively.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ipoprotein (a);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743
A
1674-9308(2017)04-010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4.057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