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汕尾渔歌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2017-01-28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渔歌汕尾文化遗产

刘 敏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浅谈汕尾渔歌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刘 敏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汕尾渔歌是我国三大渔歌体系之一“南海渔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广东省汕尾地区,汕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全国十大优良港口之一。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主要在“瓯船渔民”中传唱。“瓯船渔民”亦称作“疍民”,疍民是以在海上生活为特征的特殊群体,习惯用歌唱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汕尾渔歌是疍民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人们对汕尾渔歌的发掘、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渐衍生出更多有益价值。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深入开展探索和研究,是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发掘保护向纵深发展的目标方向。

汕尾渔歌;传承;创新;发展

汕尾渔歌,是广东汕尾沿海地区的汉族民歌,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优秀的岭南民间音乐资源。汕尾渔歌内容广泛,充分反映了汕尾地区疍家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汕尾渔歌曲调古朴优美,富于海洋韵味和浪漫主义情怀。本文在综合当前汕尾渔歌研究现状和深入实践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汕尾渔歌的文化脉络,从汕尾渔歌的传承、发掘创作、“新渔歌”的兴起、渔歌文化推广和发展构想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汕尾渔歌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

一、汕尾渔歌的传承

汕尾渔歌是疍民在日常的生产实践和海上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汕尾渔歌内容广泛,有反映苦难生活的《渔家泪》、《渔工苦》、《水乡怨》等;反映劳动生产的《十二月渔谚歌》、《出海歌》、《织网歌》等;反映伦理道德的《赞媳歌》、《教姑歌》、《劝世歌》等;反映婚嫁习俗的《婚嫁歌》、《心焦歌》、《叮咛歌》等;反映爱情生活的《送兄歌》、《丝线送妹绣花丛》等;反映民俗生活情趣的《月令歌》、《斗歌》、《猜调》等;以及歌颂新生活的新编渔歌《党和渔家心相连》、《人民政府力量强》、《如今有了婚姻法》、《学好文化来当家》等。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沿海汉族劳动人民生活,表达了疍民复杂的思想感情,是疍家文化的代表符号。

汕尾渔歌演唱风格清晰自然,表演落落大方,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情。汕尾渔歌的传承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的,渔歌手大都能“依调填词”,用“以歌言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因此,常以一曲多唱的方式出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即兴性。汕尾渔歌有记载的传承谱系可追溯至解放前,共有三代传承人:

第一代渔歌名师,是以徐十一、徐月春、李招和李勿为代表,尤以徐十一最为突出,主要作品有:《斗歌》、《辩歌》、《情歌》、《渔灯歌》和《下乡歌》等;

第二代渔歌名师,以苏少琴、苏香花、钟玉兰、苏细花、徐圆目、庞美英为代表,主要作品有:《纺线歌》、《情理歌》、《出海歌》、《文明新风树起来》、《送槟榔》、《我有渔歌几千箩》、《眺开湾外三领帆》等;

第三代渔歌名师,以李香桂、钟鸿玲、苏少珠、苏梅菊、李少冰、苏美娜、徐玉兰为代表,主要作品有:《送兄歌》、《夺红旗》、《住在新村好开心》、《相爱歌》等。这一代的渔歌手生长在新中国,党和政府为渔民建设了崭新的渔民新村,渔业实现机械化,婚姻实现自由自主,疍民的生活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不难看出,在这个时期的渔歌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虽然中间因“文革”的影响出现了断层,但改革开放后,汕尾渔歌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和希望。

2013年,汕尾渔歌的传承人在当地政府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汕尾渔歌传承基地”,该基地以传承、学习、保护、发展汕尾渔歌为己任,招收和培育渔歌传承人。目前已招收入室弟子560多名,全市普及学艺人数2400多名。2014年“汕尾渔歌”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汕尾渔歌传承基地”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二、汕尾渔歌的发掘和创作

汕尾渔歌原只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承的,而能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始于1927年,由钟敬文编写和出版的《疍歌》一书;首次将渔歌编成戏剧文学的,是马思周先生于1952年至1956年期间,根据疍家所唱长篇叙事歌词《炎舵与初二》改编成渔歌剧《长洲泪》,发表于汕头地区《工农兵》刊物,并排演成剧目搬上舞台;而以歌谱形式记载的,则起于1960年,由汕尾本地音乐家黄琛记录整理的《海丰渔歌集》;在2011年,汕尾城区委宣传部罗光钊连同林汉齐、钟训成编辑出版《汕尾渔歌》,主要收录了黄琛等人在上世纪50年代采录的内容;同年,罗光钊、陈勇铁领衔一批汕尾文艺工作者对汕尾渔歌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普查、挖掘、采集和整理,于2011年出版了《汕尾渔歌集》,该著作近80万字,收集原生态渔歌350多首,为历次采集之最。

汕尾渔歌作为优秀的民间音乐遗产,为广大的音乐家们提供了宝贵的音乐素材和创作灵感,作曲家们在这丰富的渔歌资源基础上,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首先对汕尾渔歌进行发掘的是原广州乐团作曲指挥家施明新,他于1958年创作了汕尾渔歌题材音乐作品《渔歌组曲》。该作品保持了汕尾渔歌的原生态特点,对音乐原型结构进行扩大发展,采用“二部曲式”、“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将原本结构短小的渔歌进行艺术加工,采用领唱、齐唱、轮唱、合唱等演唱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渔歌的表现力。

有着“南海渔歌王”称号的汕尾本地音乐家黄琛,不仅是汕尾渔歌最早的采录者,还开创了汕尾“新渔歌”的先河。他对原渔歌曲的节奏进行扩大或压缩,从原曲调中衍生新的音调,使音乐更为生动脱俗,朗朗上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琛陆续创作了《月亮湾里拾月亮》、《大海也是我的家》和《拾贝壳》等近百首新渔歌作品,结集成《南海渔光曲》,在1996年出版。

随着汕尾渔歌的艺术价值被发掘,国内许多音乐家纷纷来到汕尾采风,根据原生态渔歌元素创作了一批经典的音乐作品,被广为传播。其中声乐作品有:施光南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1980年)、王酩创作的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1975年)、刘诗召创作的《军港之夜》(1980年)和王佑贵创作的《春天的故事》(1995年)等;器乐作品有:李自立创作的小提琴曲《丰收渔歌》(1973年)、刘诗昆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战台风》(1958年)等。

三、21世纪的“新渔歌”

21世纪以来,以汕尾市音乐家协会为代表的艺术家们,扎根于汕尾渔歌的艺术土壤中,不仅传承了老一辈渔歌艺术家的精髓,还创作了一批“新渔歌”音乐作品和渔歌剧目,使汕尾渔歌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其中,由汕尾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何晓雾作曲、林汉齐作词的《山海湖城汕尾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曲是宣传汕尾城区旅游文化的歌曲,采用渔歌音乐素材结合现代配器方法,渔歌风味浓郁,旋律优美动人,易于传唱,此歌曲被制作成音乐电视,广为传播,开启了探索“新渔歌”的艺术创作先河。

“新渔歌”代表作品还有:歌曲《我要为你歌唱》(何晓雾作曲、何朝晖作词)、《渔歌斗唱》(林汉齐作词、陈务可作曲)、《喊出金银满滩头》(林汉齐作词、钟训成作曲);民乐合奏曲《海韵随想》(王思雄编曲);渔歌音乐《娶新娘》(卓荣光作曲);还有集体创作的原创渔歌剧《默娘》(2014年);渔歌剧目《孤儿再生记》(2015年);大型渔歌剧《“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2016年)等。

在声乐演唱方面,汕尾本地的新生代歌唱家们,大都接受了良好音乐专业教育,她们将科学的发音技巧和民歌表演技术融入到渔歌的演唱当中,增加了渔歌音乐的美感,提升了渔歌的艺术欣赏性。较有代表性的“新渔歌”演唱家有:余晓燕,代表作《我要为你歌唱》、《汕尾你好》、《神奇的红海湾》等;汕尾音乐家协会“蓝色踏歌”女声组合,代表作品《渔歌组曲》、《渔歌斗唱》等。此外,国内知名女声演唱组合“纯音组合”,用和声的演唱方式演绎《山海湖城汕尾美》,使歌曲的音乐层次更为丰富,展现了汕尾“新渔歌”的和谐之美。

四、渔歌文化推广

汕尾艺术家们不但致力于汕尾渔歌艺术的创作创新,更注重汕尾渔歌的文化推广。近年来,在政府和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汕尾市音乐家协会联合汕尾渔歌传承基地共同发展和推广渔歌艺术,努力搭建新媒体和舞台艺术展示平台,为汕尾渔歌的推广做出了贡献,主要活动内容有:

2013年,汕尾市与中央电视台数字频道合作,举办首届“红海湾沙滩音乐节”,其中汕尾渔歌首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同年,举办“海陆之声——汕尾市原创作品音乐会”,发布和推广汕尾市音乐工作者创作的“新渔歌”作品;

2014年,举办“我要为你歌唱”余晓燕独唱音乐会,进一步激发了汕尾音乐家们交流学习的热情;同年,组织了“文艺采风下基层”文艺演出,将“新渔歌”带到广大渔民群众当中;2014年底,余晓燕走进华南农业大学,向师生介绍和演唱原生态的汕尾渔歌和新渔歌作品,这是汕尾渔歌艺术首次在高校进行宣传和展示。

2016年,举办《沙坑渔韵》汕尾渔歌音乐作品研讨会;同年,举办“蓝色魅力,海的情怀”第三届红海湾沙滩音乐节文艺晚会,采用了现场发布和新媒体传播等方式,将汕尾渔歌《海迅催我再起帆》和《咸茶歌》制作成实景演唱音乐电视,精准的提炼了汕尾渔歌的文化艺术特点,把原生态的汕尾渔歌推向新的展示传播平台。

同年12月,由汕尾城区新港渔歌队主演的《“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大型渔歌剧在广东粤剧院演出。该剧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汕尾传统渔歌曲,从多个侧面反映往昔汕尾疍民生产生活情景、人文风俗及思想情感,打造了一部反映汕尾地域风貌与人文气息浓的艺术诗篇。

五、汕尾渔歌的未来发展构想

虽然人们对汕尾渔歌在传承保护、发掘和创新做出许多努力,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从汕尾渔歌的未来发展来看,还有许多不足。目前看来,关于汕尾渔歌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从事汕尾渔歌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还不多,汕尾渔歌普及推广程度不高。所以,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深入的传承和开发像汕尾渔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其一,充分调动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理论研究,需要结合高校的优势,调动高校的研究力量,从历史、人文、艺术、文化产业、教育等学科多角度对汕尾渔歌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提升。

其二,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激发大学生群体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一批专业学生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研究事业中;同时,发挥高校师资力量,协助地方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传承人。

其三,培养高素质的渔歌传承人。汕尾渔歌能得以保存和发展,离不开传承者的努力和创造。一位高素质的渔歌传承人,不仅需要具备海量的渔歌储备和优秀的演唱能力,更需要掌握汕尾渔歌的历史渊源、人文艺术特征等理论认识,提高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

其四,普及教育。将汕尾渔歌设置为汕尾本地学校的音乐课必修内容,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识,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将汕尾渔歌音乐写入大中小学的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中,鼓励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民间艺术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氛围;

在科研和教育方面,华南农业大学一直以来重视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近年来成立了“岭南文化与艺术研究中心”和“民俗艺术传承创新平台”,肩负着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使命和责任,该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承担着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功能。未来,可以汕尾渔歌的传承和发展为切入点,采取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教学研究与实习基地”等方式,打造高校参与当地文化建设模式,开创高校与地方联动的新局面。■

[1]罗光钊,林汉齐,钟训成.南海渔唱 汕尾渔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12.

[2]罗光钊,林汉齐,钟训成.汕尾渔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4.

[3]马薇姗.浅谈汕尾渔歌的渊源、成名、现状及其传承发展[J].神州民俗,2011,164.

[4]余大栋.海风吹来的疍家风情[J].岭南音乐,2014,07.

[5]佘一玲.质朴歌声承载的漂泊人生-广东汕尾疍歌的音乐特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4.

[6]傅凤龙.“非遗”保护传承的启示与对策-以汕尾渔歌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07.

[7]林晓彦.汕尾渔歌在广州再唱响!“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专场晚会在广州举办.金羊网,2016-12-22.

猜你喜欢

渔歌汕尾文化遗产
汕尾开放大学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吕铮铮美术作品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雷家民作品
抓好“渔歌”这张文化名片
活态文化
秋浦渔歌
汕尾发展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