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曲《古巷深处》
——作品背后的音乐文化内涵
2017-01-28浙江音乐学院310000
何 娜 (浙江音乐学院 310000
浅谈二胡曲《古巷深处》
——作品背后的音乐文化内涵
何 娜 (浙江音乐学院 310000
《古巷深处》是李博禅先生创作于2013年的一首二胡曲。该作品是取材于老北京人民的真实生活场景,抒发北京胡同人文情怀的二胡作品。作品表现了上百年老北京古巷胡同的典型文化特征。音容音情中,体会着朝阳时分古巷深处的朝气勃勃,日落时分的炊烟渺渺。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古巷胡同里的传统文化依旧在其深处,生生不息。作曲家通过老北京典型代表的吆喝声“磨剪子、镪菜刀”的语言素材为音乐创作动机,在二胡酷似人声的音色模仿这句吆喝声中拉开帷幕,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同时挖掘二胡这件乐器高超的演奏技法与完美的音乐表现力,最后作品结束在模仿这句“磨剪子、镪菜刀”的吆喝声上,首尾呼应。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展现的惟妙惟肖。
本人在北京求学10年,生活学习的中央音乐学院就在西二环边上,一出学院东门,就是胡同,地铁两站地就能到北京的中心天安门故宫。所以在演奏这首《古巷深处》作品时经常深受感动,深感好的音乐正是因为其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打动人心。本文由演奏作品有感而发,浅谈二胡曲《古巷深处》之作品背后蕴含的“老北京胡同文化内涵”与对胡同文化现状的反思。并由二胡这件乐器产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些感想。
北京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更是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京味文化代表就是这些保存在北京老城区的“胡同”。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活化石,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记载着北京的历史变迁,人文情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外来文化冲击。中国很多传统文化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 “胡同文化”。这种破坏不仅是表象上代表性景观的破坏,更是北京胡同背后包含着的传统文化以及老北京人的人文情怀遭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增强北京胡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如何更好地推广发展北京胡同传统文化,如何在多元化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这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北京胡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 ,具有永恒的价值意义。与“胡同文化”一样,中国民族器乐也正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拉弦乐器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地位。在近代,二胡的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刘天华、周少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以振兴国乐为己任,对二胡在演奏技巧、乐器制作、乐曲创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二胡从民间戏曲伴奏乐器进入高雅艺术院校成为独奏乐器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代表乐器。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乐器制作的工艺问题,作曲家创作的技法音乐性及可听性问题,以及演奏家对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偏差等一系列问题。首先,从乐器上而言,做二胡的师傅由原来的工匠到了现代化机器的流水线生产,一切追求利益最大化,商业化,商家急功近利。有些二胡制作者的运用各种手段方式让自己变成“二胡制作大师”,在市面上招摇撞骗,徒有虚名。器乐的做工精良直接影响到乐器的发音音高的准确性,干净程度,演奏乐器的音色的质感等一系列问题,一把好琴对于演奏者而言就犹如士兵打仗手上的武器一般,装备越精良,越容易打胜仗。所以传统的器乐制作手艺正面临失去传承的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将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传承发扬,再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发展,我国的民族乐器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作为中国的文化品牌,走向世界,赢得世界的尊重。其次,在器乐作品方面,随着器乐的发展与推广,演奏的人越来越多,二胡的技术的得到不断的提高与突破,那么演奏者对作品就有了更高的追求。近代,出现了许多的演奏者委约作曲家创作的委约新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的很成功,一直流传推广至今,而有些正好相反,一些崇尚现代风的作曲家为了追求现代的作曲技法,写的不知所云,整首作品就像在打谱软件上码音而成,观其作品谱面,各种奇怪的演奏手法,音与音之间毫无关系,纯无调性作品,甚至以发出一些奇怪的噪音为妙,实在无音乐可听性可言。而李博禅先生创作的《古巷深处》这首作品,既有现代的丰富作曲技法,又保留了传统和声与可听性的旋律美感,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最后,从演奏者的角度而言,演奏的技法是实现艺术突破与不断超越的重要部分。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创新的追求,关门守旧是没有前途的。就二胡而言,技法是技术、速度、音韵、内涵等多方面的统称。如科学的按弦、换弦、换把、揉弦、运弓及多变的音色等等。而这一百年来,二胡技法的发展着实惊人,高难度演奏技术层出不穷,除艺术风格、地域风味和流派特点的丰富,一大批借鉴其它艺术门类技法的曲目也已广为流传。演奏者不仅需具备极高的演奏技术技巧,还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音乐修养,能理解作曲家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更深艺术境界,方能将作品演绎的天人合一,打动人心。
在倡导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尤为重要。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乐器”、“器乐作品”、“演奏者”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意义。对创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养,锻铸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李颍伯,王燕美.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发展前景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
[2] 邱健.胡同北京特有的文化景观[J].文化交流,1999
[3]刘纯.通过传统音乐现状看待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J].黄河之声,2010,10.
[4]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 报,2010,05.
[5]席强.民族乐剧《又见国乐》: 向传统经典致敬[J].中国文化 报,2015(14).
[6]童龄.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意识建构的思考[J].科教 导刊(上旬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