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民族声乐作品
2017-01-28陕西省歌舞剧院710054
张 妍 (陕西省歌舞剧院 710054)
运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民族声乐作品
张 妍 (陕西省歌舞剧院 710054)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声唱法的特点,又指出了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声乐作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从将声音和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注意整体共鸣的运用、加强咬字吐字训练等方面。探究了运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声乐作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以此加强美声唱法与我国声乐作品的结合,进而为我国声乐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声乐艺术不断发展。
美声唱法;民族声乐;作品
美声唱法具有一套科学的发声系统,是一种综合性音乐艺术形式。它源于意大利,并逐渐流传到西欧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日趋完善,并日益普及。美声唱法旋律精美、音质清澈、音色柔美、发声灵活。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美声唱法被传入我国。并在国内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声乐作品,有助于丰富我国声乐作品的内涵,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时常出现作品表现不到位、咬字不清晰等现象。因此,若要丰富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内涵,拓展其表现空间,促进美声唱法和我国声乐艺术的融合,就必须深入探究美声唱法的特点,以及它与我国声乐艺术的契合点,并探讨二者结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美声唱法的主要特征
美声唱法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它具有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关注音韵的匀净和平滑。美声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以作曲家贝利尼、罗西尼所处时代的声乐作品及其风格。而在我国美声则多被认为源于音乐会、舞台歌剧。美声唱法提倡科学调动和运用共鸣腔体,使演唱者嗓音得到最佳发挥。由于每个人的共鸣腔体大小、声带长短都不同,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应当结合演唱者特点,协调真假声比例。美声唱法可以使演唱者的假声、真声完美结合在一起,并协调假声、真声之间的比例关系。此外,美声唱法采用混合声区。若将它与我国传统声乐作品的咬字结合在一起,就会赋予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以新的活力。
二、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声乐作品的意义
声乐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声乐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美声唱法方面,我国许多优秀演唱家都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并获得国际声乐比赛奖项。许多优秀的中国声乐家都在世界舞台上用东方人独特的嗓音演绎声乐作品。这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国际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我国人民的声乐审美品味也日益提高,大众开始倡导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观众希望演唱者运用不同的演唱风格演绎同一个作品。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声乐演唱者运用美声唱法诠释我国声乐作品。例如廖昌永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迪迪拜尔演唱的《一杯美酒》等。这些声乐演唱者结合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及演唱要求,借鉴吸收西洋唱法,运用美声唱法成功演绎了民族声乐作品。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对民族声乐演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数量和种类日益多元化,还要求演唱风格更加多样化。因此,演唱者应当积极采用富有科学性的美声唱法传播我国声乐艺术。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促使我国民族声乐逐渐走向世界。
三、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需注意的问题
1.将声音和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
声乐演唱就是要求演唱者借助声音的缓急、高低变化表达情感,因此,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声乐作品时,应当注意在歌唱中恰当的融入情感。进而增强演唱的感染力,与受众形成心灵共鸣。而若要准确把握演唱情感,演唱者不仅要熟悉声音变化,还应当增强对作品风格、内容的理解,以及自身风度、仪态的把控。在运用美声唱法演绎声乐作品之前,对声乐作品的创作手法、风格、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在演唱过程中更加完整的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和意蕴,进而满足受众的声乐审美需求。
2.注意整体共鸣的运用
共鸣对音色的变化起决定作用,它能够将声音美化与扩大,在声乐演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声唱法要用到所有的共鸣腔体,但会根据音的高低偏重某些共鸣。比如在低音区或较低声部多采用胸腔共鸣。而在高音区或较高声部则采用头腔共鸣。但若要增强声音的穿透力、通畅度和饱满度,使演唱者具有更完美的音色,就必须综合使用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头腔共鸣。因此,在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时,应当根据民族审美习惯、我国文字特点,强调局部共鸣。传统民族唱法声音较为甜美、亲切、清脆和明亮,穿透力较差,且缺乏立体感,表现力不足。而若结合美声唱法的整体共鸣,综合运用所有腔体,就能够使声音统一、圆润,且富有张力。例如在演唱《节日欢歌》《我的深情为你守候》这类歌曲时,就应当运用美声唱法的整体共鸣,增强声音的厚实感,展现歌曲中的爱国情怀。
3.加强咬字吐字训练
美声唱法总在元音上唱,因此,演唱者若要唱得准确就必须发音纯正、字正腔圆。同时,发音的位置也应当十分准确。例如,若开始是i就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因为音高改变而改了元音。同时,在结尾处不能随意改变口型或闭口,应当将元音拖到底,若元音改变,歌曲意境也会发生变化。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十分讲究吐字和咬字,行腔的抑扬顿挫都能够体现作品的民族特色。因此,民族声乐作品演唱讲究以字传情、以腔带字,即对演唱者的归韵和咬字都有严格要求,收音要做到清晰、准确。传统声乐唱法多运用口腔共鸣,咬字比较靠前,牙关打开较小,咬字发音较缓慢。这些演唱特点固然使演唱者咬字清晰、音色明亮,但同时也是其高音淡薄,缺乏弹性。归根结底,汉语发音离不开a,e,i,o,u这五个元音,因此,在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声乐作品时,应当从这五个元音训练着手,使演唱者拥有良好的共鸣,且音色统一、吐字清晰。改变了传统民族唱法中为了字音清晰掐着唱或挤着唱的现象。例如在传统民族唱法中演唱者常常将i母音咬的较死,这固然可以使音色明亮,但到了高音区就会使声音变得淡薄。而运用美声唱法在演唱i时运用开口唱法,发出的音不仅更富空间感,而且声音更加圆润。
综上所述,运用美声唱法演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能够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创作、形式与演唱技巧产生积极影响。在声音方面,美声唱法感情更加充沛、声音更加洪亮,更有助于表达我国声乐作品的情感。在演唱技巧方面,美声唱法讲究整体共鸣,将真假声混在一起,进而增强音色的圆润度。此外,美声唱法还关注咬字、吐字,在演唱中准确把握原因,这有助于增强演唱的流畅性、连贯性和清晰性。因此,将美声唱法运用到我国声乐作品演唱中能够极大地拓展我国声乐作品的表现空间,加强文化碰撞,促使我国声乐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
[1]陈岳琴.美声唱法下民族声乐演唱的科学性[J].楚雄师范学院院报,2009.
[2]曾子铭.浅谈如何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曲[J].大众文艺,2012.
[3]肖黎声.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 [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
张妍(1980-),女,汉族,陕西西安,本科,国家三级演员。现任职于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研究方向:美声演唱、歌剧表演及舞台实践研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