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之路

2017-01-28陆孟平南京林业大学21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拙政园造园古典

陆孟平 (南京林业大学 210000)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之路

陆孟平 (南京林业大学 210000)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也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当下各民族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也形成了一元化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现状下,每一位景观设计师面临着如何将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形成既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景观文的挑战。好的景观设计不仅需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这就需要每一位景观设计师具备勇于创新、融贯中西、集思广益自成一家的优良造诣。

民族性;传承;创新

一、古典园林的现状

中国古典园林以“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和建筑等加以构配组合,将自然界的山水搬入一定的空间之内,将此空间表达出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这就要求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效果,最后表达精神诉求。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模式,奠定了中国园林自然山水型的风格特点。

山水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深远,但随着十九世纪末,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山水画对于中国园林的影响日益下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度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山水画没落趋势更为显着,相应的,中国园林风格开始发生转变,西式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园林的应用上如喷井般涌现,中国古典园林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走下园林发展史的神坛。

科学研究美术史论家童书业先生曾经点评中国画中的深邃哲理难以与实际相联系,毕竟时代在进步,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玄虚哲学在当代社会很难交流碰撞,它本身的高雅大气应该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与科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对古典园林重新理性的审度,细致的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园林的进步。

二、古典园林的提炼升华品——“苏博”

与古典园林拙政园相邻的一座现代园林是位于苏州市东北街的苏州博物馆,此馆与忠王府古建筑交相呼应,与其珠联璧合,又要符合现代审美,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山水古典型博物馆,此馆本身就是一件诉说古典的精品。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错落摆放与拙政园建筑群的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苏州博物馆主庭院位于走廊尽头的平面布局符合中国古典园林含蓄后的内在之美。但是在园路的设计上没有了中国园林曲径通幽的传统造园形式手法,平面上看,整个空间布局大胆地利用具有现代感线块组合创造出简洁朴素的庭院。在与周围大环境的布局上,苏州博物馆利用水流动性的特性,与相邻的拙政园、忠王府交流融入,成为其古典建筑风格的延伸,两者相互借景呼应。

拙政园的最初主人是王献臣,文徵明受王献臣之邀改造拙政园,他为拙政园前后画了五次图最初根据王献臣为人处世低调内敛的品质,用潘岳的《闲居赋》为造园模本,建造出“简朴俊美”风格的拙政园。由于文徵明深厚的文化修养,所以拙政园的立意、布局、元素处理,都彰显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这种人文内涵同样也展示出来了,在植物造型的选择上,选择与建筑刚柔并济的姿态柔美的植物,体现出自然的和谐美;而竹林处的布置营造出的幽幽意境将道家的禅意营造出来;博物馆墙面大面积白色,在转折处用深灰色线条勾勒,这样的色彩选择展现除了中国山水画和“留白”的手法,江南烟雨季节使得整个博物馆呈现出朦胧的山水画意境。简言之,“大道至简,清雅俊秀”的意境之美在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正如贝聿铭所言,苏州园林是不可超越的旷世之作,只有与传统结合进行创新,才能创造新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形成充满现代主义的格局,它既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内涵,又在这形形色色的背景下,将拙政园,忠王府和新馆巧妙结合起来,寓情于景,让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样的结合更何尝不是对历史的致敬。

三、古典园林未来之路的开拓之道

要想做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中国古典园林,单单只是完成对中国古典园林元素形式的照搬是远远不能实现继承与创新的。中国古典园林透露出来的“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是重在告诉我们在学习技法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亲身与自然交流,感受自然,才能做出有内在的中国园林。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真正从思想层面领悟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才能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仅仅形式上的拼凑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在景观造园师。

由于时代的不同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代人的审美与古人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中国古典园林自古崇尚“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在欣赏其洒脱自然的同时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从中寻求一种能与心境相契合并且可以产生共鸣的感觉;而西方几何极简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国人的审美,干脆利落的线条组合在当今社会被视为“高端”,诚然,这种形式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形态相契合,但这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如何用心去与景观交流,去感受景观之美,去与景观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是我们每一名社会人所需要去思考的。园林从古至今都是与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我们正真理解园林之美时正是我们与园林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从平淡中习惯它感悟它。

凡事都是循序渐进,推陈出新的,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只会丧失园林时代的生命力。不管景观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民族的还是世界的,在我们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的同时,我们需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做到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而又能体现民族特色。如今,中国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也正是突破历史局限性,同时延续民族文化特色并体现世界溯流。通过融会贯通,中西合璧、传承创新去开辟良好的生态效益之路,才能走好中国特色景观之路。

[1]刘破浪.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困惑与传承途径思考[J].时代文学,2009.7.15.

[2]宗白华,陈从周,刘天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1.6.

[3]蒋毅.吴门画派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以拙政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4.5.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童寯.园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6]李劲松.园院宅释[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陆孟平(1993- ),女,江苏省扬州市,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拙政园造园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苏州拙政园历史沿革与分期考据
壹 造园·纳瑞集祥
风雨拙政园
怎样读古典诗词?
荷花节
“盛世造园”说考论
论经济、文化等要素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