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的驿程:构筑多元行动方的非遗保护机制—中国民俗学会学者畅谈二十四节气保护
2017-01-27祝鹏程
祝鹏程
迎接新的驿程:构筑多元行动方的非遗保护机制—中国民俗学会学者畅谈二十四节气保护
祝鹏程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
在本次申报过程中,中国民俗学会与中国农业博物馆一道成为该遗产项目的群体代表,这也是民俗学会首次以申报主体之一的角色参与具体项目的申报工作和保护工作。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急速推进的当下,让源于农业社会的二十四节气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焕发出活力,是学界急需面对的问题。为此,中国民俗学会于2016年12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召集本会从事时间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与来自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专家们一道就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展开专题研讨。学者们以现场发言或书面来稿的形式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以及后续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中国民俗学界的盛事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对中国民俗学会参与二十四节气的申报和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申报成功和民俗学会做的大量前期工作密不可分。通过这一次申报,进一步领略了民俗学会专家学者深厚的学养、强大的阵容和一流的国际交流能力。并代为宣读了文化部雒树刚部长与项兆伦副部长的贺信与批示。表示申遗成功是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巨大成就,向中国民俗学会所有参与这项工作并付出辛勤努力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也对民俗学会在本次申报中付出的努力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认为此次申遗成功有助于中国民众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先民们的时间观念。同时展望了接下来的保护举措,即社区参与、社会团体的技术与知识支持、政府主导三方面共同协作。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副处长赵瑾深情地表达了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喜悦,认为这一项目对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外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确立国际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凡的意义。对民俗学会的辛勤劳动表示了祝贺与感谢,并就今后的保护工作和履约举措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王应德则回顾了各方互相协作完成申报的历程,介绍了接下来的保护计划,表示要充分吸收专家意见,与文化部、民俗学会通力协作。
中国民俗学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有着不解之缘,历次项目的申报规划与后期的保护计划都有着学会的深度介入。本次申报,学会首次以申报主体的角色参与其中,各位专家学者更是毫无保留,从基础研究,到项目的申报、评审到入选,全方位地参与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后续的保护中,学会力图搭建协同文化部、农业博物馆的合作框架,协调各方关系,齐心协力完成后续的保护工作。
构筑多元行动方的保护机制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以“迎接新的驿程:构筑多元行动方的保护机制”为题,从如何担纲起中国民俗学会在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和承担起共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两个方面,强调了二十四节气保护的群策群力问题。他说,多元行动方不仅涉及到申报材料述及的10个社区、两个群体和9位传承人,更应该根据《公约》精神及其对保护的定义,将政府部门、大众传媒,乃至社会各界都纳入多元行动方,其中基层社区、年轻人和儿童更是确保该遗产项目代际传承的重要力量。因此,这次会议不是简单的学术探讨,更是走向协作性保护的又一次出发。进而他表示,中国民俗学会将根据文化部的部署和要求,从人力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上,考虑在学会的二级机构和专家学者之间组建保护二十四节气的共同行动工作组,同时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和河南省登封市、内乡县,湖南省安仁县、花垣县,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遂昌县、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贵州省石阡县,广西天等县等相关社区一道积极探索,共同努力,以构筑多元化行动方协同增效的保护机制。
唤醒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的意义
与会学者一致强调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人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唤醒二十四节气在民众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施爱东指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会让我们唤起许多已经日渐丢失的传统文化,比如“年”和“岁”的差别。这些冷知识未必是今天物质文明发展的必备武装,但理解它们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祖先多一点敬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诗意、更加丰满。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能让我们重新拣回理解这些知识的钥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国人对自然时序的理解有关,也深刻地浸润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阴阳五行观念等)。在全球化的当下,二十四节气维系着中国人乃至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价值,以其为代表的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代表一种文化归属。在每个节气点,通过共同的仪式活动以及食物,带来一种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认同感。
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长期关注中国古代岁时研究,并撰写过《中国节典》等相关著作。他认为,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历法的阳历的部分,是中国人顺应自然方式的根本框架。中国古人强调顺应自然,人的行为与自然变化相一致。因此二十四节气规定了中国人四时的行为标准,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重要意义。
山东大学王加华教授是《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的作者,他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的民众日常生活中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指针,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应用与指导价值,也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决定着民众社会生活的节奏。此外,二十四节气在民众社会生活中还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内涵,如变身为节日,有丰富多彩的节令活动,产生了诸多有特色的饮食习俗等,与民众的娱乐、饮食、仪式活动、身体养生等紧密相关,深深融入了人们生活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彭牧在发言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包括人类历史上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时间观念与经验,其目标在于增强遗产的活力与持久的存续力。二十四节气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生命观。节气不仅仅是人对于自然宇宙的观察与体认的结果,更是人作为自然与文化共同的产物,在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中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洞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十四节气体现出在标准化的世界时间中,民众身体所保持的不同的时间节律与时间经验。
做好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认识是实践的前提,要保护好非遗,需要深入开展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促进有关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准确传播。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指出,要使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首先要正确理解二十四节气,包括其起源、功能、文化内涵、现状等等。就民俗学者而言,首先应该做的,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节气文化全面的整理、认真的研究,为公众和各界提供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利用学科专长参与到节气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创意之中。
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指出,与申遗成功相伴随,报刊杂志开始出现很多相关的研究和文章,这是可喜可贺的。但也有一些说法欠缺科学依据。所以,科学而准确地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是今后保护和推广二十四节气最核心的环节。他倡议中国民俗学会应当负起责任,主动承担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组织撰写相关书籍和文章的任务。
北京联合大学张勃教授认为,二十四节气保护成功是比申遗更为艰难的工作。传统乡土社会的解体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表记功能以及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中国人宇宙观的变化,也使许多人不再相信天象、物候、人事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二十四节气习俗活动大量消失。加之20世纪以来历法变更以及传统文化失忆,当地人对二十四节气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普遍不足,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们需要深刻研究、解析二十四节气的生存危机,才能抓住保护工作的重要转机,重振它的生机。
开展创造性的保护工作
对于申遗后如何做好相关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与会学者也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刘宗迪教授指出,应当高度关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创造力及其在当下的“再创造”。在现代条件下,尤其是现代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条件下,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用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涵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让这项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而这一工作,不是单靠民俗学者或农业史学者所能完成的,更需要艺术界、文化创意界、传播界的共同参与。
曾长期在日本留学的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毕雪飞从二十四节气对日本的影响这一角度切入问题。她指出,二十四节气在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如今得到社会各界的保护。有的节气被列入国家法定节日,更多的则在民间得以传承。国家层面的立法,民间层面的践行,媒体与商业宣传推动,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则从更具体、直观的角度讨论具体的保护措施。提出在系统化建档的基础上,为各个节气提炼出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事项,囊括其生产、生活、信仰乃至政令规训诸面向,制定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传统年中行事表》,进而根据地域差异丰富表格。在此基础上,可以制作一部权威的《二十四节气生活》教学仿真片,用以直观展示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生活方式,重点揭示其中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变迁。既可以在公众媒体上播放,也可以作为各类专题博物馆里的常设展示,尤其可以在各中小学巡回播放,从而切实地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
让保护落到实处
在急速现代化的当下,申遗成功是重振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的契机,势必要求国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朝戈金会长在发言中提出了保护的六个环节:一、厘清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现状及其面临的风险;二、对保护计划的实施步骤、调整方略、创新性措施及其必要性做出评估;三、对保护计划进行综合分析和适时调整;四、对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可采取的工作模式和实施步骤进行确认,以探索组织多元行动的多种可能性进路和最佳策略;五、对保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横向问题做出预判,对国际同类项目的整体发展走势展开前瞻性研究;六、为第一份六年定期报告做出前瞻性规划,责成相关保护单位针对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形成对策性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在发言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强调了活态保护的重要性。他认为,同许多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不同,作为一项贯穿一年四季、遍及大江南北的知识系统与生活实践,二十四节气至今鲜活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它的这种特征,同学术界及社会上往往把非遗同“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大相径庭,却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内涵。这一点有助于纠正我们对非遗的一些误解,对于在我国各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则强调要“确保社区在保护工作中的中心作用”。她指出,“社区”根据《公约》及其基础文件的精神,社区以及构成社区的群体和个人才是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他们参与到从申报到保护的整个过程中,成为所有保护措施和计划的中心以及列入名录之后所获利益的受益方。因此,从《公约》的立场出发,在二十四节气的保护过程中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在保护其所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应发挥主要作用;第二,非遗项目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应使社区成为受益方;第三,在代表性社区之外,还应注意对社区的多样性及其相关实践的多样性予以保护。
如何进一步保护与传承节气文化?萧放认为,借助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契机,全社会需要进行二十四节气知识的普及与价值功能认识的再动员,实现其在社区、家庭、学校的落地生根。应该利用节气文化,开展不同的活动,让人们直接感知与节气相关的东西,从而把节气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二十四节气才不会仅仅是过去留下来的传统遗产,而是成为一种不断再生产的文化资产,成为我们生活中天道与人道互相感应的周而复始、循环不绝、永葆生机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康丽长期从事性别民俗研究,她认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应当关注相关知识体系的异质性与性别实践的多样性。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体系在社区民众的不断再造与实践过程中,能够为其享有、传承和实践的群体或个体提供文化认同感和持续感,才是该遗产项存续力的当代展现。基于这种立场,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应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在保护工作中体现出对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的异质性及其所反映的不同社区文化特性的尊重;二是在非遗保护中权衡好推进性别平等与尊重社区性别实践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发挥民俗学会在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的咨询机构与审查机构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直肩负着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就如何发挥专业学会在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中应有的咨询服务作用展开发言,回顾了中国民俗学会在非遗领域的既有实践和经验,并强调了老中青三代学者所做出的贡献。巴莫认为,在国际层面上,通过审查机构项目评审工作的具体实践和实际操演,能够对《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和委员会的工作方法形成更透彻的理解,对缔约国当下的非遗保护现状、公共政策制定和履约能力形成更广泛的了解,从而拓展学会和相关学者参与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实践和能力建设的可能性进路,为中国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带来国际化的理论视域和可资借鉴的工作方法与操作经验。而在地方和国家层面,受文化部非遗司和外联局的邀请,学会依托评审团队的骨干力量正式成立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履约报告课题组”,协助相关社区完成了7个急需保护项目和30个代表作项目的履约报告撰稿工作。在定期报告的数据采集、分析、汇总和表述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及其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形成了更为切近的理解,由此对传达《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话语系统和工作语汇也有了更为深细的认识。民俗学会的非遗团队不仅是参与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的智力资源,也为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公约》实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业务咨询奠定了可靠的学术力量。
最后,巴莫也强调,中国民俗学会在非遗领域的能力建设依然亟待加强。通过二十四节气保护计划的具体实施,学会从事时间民俗和从事非遗研究的专业力量也需要进一步整合,进而在《公约》框架下,结合中国国情和项目自身的属性,在保护实践中寻找最佳方略,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做出专业学会应有的贡献。
本次会议以二十四节气申遗为切入点,系统地探讨了非遗保护中的知识积累、技术与伦理等问题,这无疑将对今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激发人们形成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自信和传承自觉,从而切实地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
[责任编辑:丁红美]
I207
A
1008-7214(2017)01-0124-05
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