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本科教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7-01-27李德杏孟繁洁
赵 健 李德杏 王 蕾 孟繁洁
中国医学史本科教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赵 健 李德杏 王 蕾 孟繁洁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高阶思维是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思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决策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医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医学史课程的特点,医史课程的教学应不断融入问题求解、批判考辩、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并期望通过考核引导建立起课程内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步框架。
中国医学史;本科教学;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1],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反思、创新、创造等。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其融合于具体教学活动之中。有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是影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重心应该聚焦于教会学生推理、思考,而非告知答案[2]。本文拟基于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其在本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展开初步探讨。
1 中国医学史课程特点及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 中国医学史课程特点概述 中国医学史是中医本科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它以医家、医学成就为中心,侧重各时期中医学整体、专科或专题的发展概况以及医家生平、著作、学术成就的提要。授课过程中既重视基本史实的讲解,又需要联系社会背景对历史中人、事、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不同历史时期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并能对历史现象做出自主判断。
1.2 中国医学史课程开展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中国医学史课程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大一新生的开门课,对于中医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医史教学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授,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应用,主要表现为低阶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中国医学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分支,其学科属性中包涵分析、综合、评价、反思以及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要求,例如,对于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现象的评价和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因此,医史课程的教学不应满足于现状,而应开拓进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多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在中医学子求学之初,就能取法乎上,必将获得较好的结果。
2 中国医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
2.1 提问求解 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所谓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点构成的基本要素,并能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新的或更系统的解释。在医史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同一教学单元不同知识点进行分类讲解,对不同教学单元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在教学的小结阶段有意识地抛出一个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前后章节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比如,晋唐时期药物学发展概况如何?宋元之际的针灸学成就有哪些?明清时期的外伤科学成就包含哪些方面?中国医学史上六部主要的本草学著作及其学术成就是什么?诸如上述问题的求解,需要学生自己梳理并联系相关知识点找出答案。
2.2 批判考辩 培养评价反思能力 所谓评价反思能力,包括反思和评价两种能力,要求学生不盲从教材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作出客观地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摆脱权威的束缚,对于教材中的某些论述提出不同看法,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比如,有关《外台秘要》的不足之处,医史教材认为作者王焘具有某些片面认识:“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提示其重视灸法而否定针法,但经详考原文,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并非王焘所说,而是出自《针灸甲乙经·针灸禁忌第一》,因此不能用作王焘否定针法的论据。
对于客观评价能力的培养,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客观评价的论述方法,应该包括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比如,对于孙思邈《千金方》价值及影响的评价,就应该保持客观公允的态度。《千金方》作为中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代表了盛唐医学的先进水平,是中医学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积累的成果,也是吸收外来文化取各家之长的结晶,对国内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但鉴于孙氏所处时代及其受到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较大,其历史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如《千金翼方·禁经》中宿命论观点,禁用动物药等。
2.3 探究学习 培养创新创造能力 所谓创新创造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以获得某些新的东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引入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较艰巨的任务,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创新创造能力。比如,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史课程组开展的古代名医调研项目[3],要求每位同学负责一位古代名医的调研,课下查阅医家的全部资料,制作ppt并随堂汇报。学生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许多教材中没有论及的内容,甚至还会发现某些论述存在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拿出充足的论据,并接受师生们的质疑。通过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此外,经由初步的科研锻炼,能够促使学生对中医科研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提出科学假说或问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进一步释放学生们创新创造的潜能。
2.4 考核引导 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初步框架的建设 对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平时,但教师的关注程度以及投入精力大小则关系到该项工作的持久度与提升空间。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要求在期末考卷中提高高阶思维能力考核试题所占比例,促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才能最终建设完成课程内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体系。具体而言,通过试题库中高阶思维能力考核试题的修订,使得教师重视高阶思维能力相关信息的学习和领悟,从而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使得考核方式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达到良好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考核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开放性思考题、项目作业、读书笔记等多种学习考评形式,对于课程内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初步框架的建立同样具有较大作用。3结语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变得十分便利,如何更好地驾驭和利用海量的信息创造新的知识,必将成为今后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焦点。本科教育作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关键还是在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本科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而尽早在实际教学中开始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接受和建立高阶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史作为中医本科一年级基础课,因其历史学科的内涵特点,非常契合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医史课程的本科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重传承、重实践、重人文、重创新”[4]的特点,重视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问题意识、批判思维、探究学习、创新思维等方面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21-28.
[2]王帅.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11(9):31-34.
[3]赵健,李德杏,王蕾.基于古代名医调研的《中国医学史》教学互动方案构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1):91-93.
[4]张伯礼,石鹏建,洪净.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Disscussion on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ZHAO Jian,LI Dexing,WANG Lei,MENG Fanjie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Higher-order thinking is a higher cognitive level of thinking ability,including problem-solving ability,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decision-making ability,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etc.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thinking 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graduates of Chinese medicine.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the problem solving,criticism,examination,inquiry,learning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constantly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history course to cultivate students'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The study expected to establish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in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through the assessment guide.
Chinese medical history;undergraduate teaching;higher-order think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0.015
1672-2779(2017)-20-0033-02
2017-07-25)